首页>
根据【关键词:俄罗】搜索到相关结果 1103 条
-
小说的戏剧性
-
作者:
许峰
来源:
雨花(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泪
革命时期
俄罗斯
威尼斯
巴洛克
涅瓦河
战争
古典
-
描述:
曾几何时,我们每个人心中也许都曾经有过一个作家梦,梦想用手中的五色笔去描绘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梦想的火花慢慢熄灭了———它看上去离我们太遥远了。不过别灰心,“请记住:每一只鸟起初都是鸟蛋,每一个成功的小说家开始都是没有作品———即使是最杰出的那一类,包括欧内斯特·海明威、列夫·托尔斯泰、弗吉尼亚·伍尔芙和詹姆斯·乔伊斯”。
-
《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介评
-
作者:
张朋川
来源:
西域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草原文化
大草原
介评
俄罗斯
丝绸之路
美术史
西亚
青金石
古代艺术
艺术学院
-
描述:
我国出版的中国和外国美术史书籍,分别是两个不同思维体系的产物,中国美术史多以王朝为架构、汉族美术为基本面,西方美术史以希腊罗马为主源、欧洲美术为中心。两种美术史之间没有中间的有机的联系,两者都构不成有整体观的通贯东西的美术史。造成这一文化现象的一个原因是东亚与欧洲之间的西亚、中亚的古代艺术整体研究的缺失。沈爱凤的《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一书的出版弥缝了东西方古代艺术之间的缺环,他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一直不断地关注和搜集中亚
-
芬兰人的气量(下)
-
作者:
弓正
来源:
现代班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芬兰人
战争赔款
气量
俄罗斯
前苏联
殖民统治
亚历山大二世
赫尔辛基
参议院
-
描述:
保留殖民统治雕像赫尔辛基市中心有两个游人必去的广场,一个是有赫尔辛基地标之称的参议院广场,另一个是风光诱人的芬兰湾南码头广场。两个广场各有一座青铜雕塑巍然耸立。令人震惊的是,这两尊雕像并不是芬兰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和象征,而是当年沙俄殖民统治者留
-
莫斯科河畔的雕塑家
-
作者:
侯贺良
橄榄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直接饮用
公共场所
莫斯科
始终保持
俄罗斯
前苏联
雕塑公园
雕塑家
自来水
现代雕塑
-
描述:
在莫斯科,只要是晴天,天空就是清澈的,没有一丝烟雾,一眼可以看得很高很远;空气始终保持新鲜,很少尘土,一年四季都很滋润;所有的河流、湖泊、池塘都是清洁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到处都可以看到绿色的树木,如茵的草地;到处一片宁静,没有使人烦恼的噪音,在任何公共场所都听不到人的喧哗。
-
当代谈艺录
-
作者:
黄梵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东方式
摄影作品
俄罗斯
纪录片
当代
中国画
中国文人画
笔触
油画
-
描述:
1、寻找东方式的自由与那些到处厮混的艺术家不同,葛震更多是独自面对画中那些活的"残骸"。公道地说,这些"残骸"并不完全出自巨大的悲悯,它更多是遵从东方式的直觉,遵从西画中罕见的一笔一画的东方笔墨情趣。如在《被制约的空间》《冷雨》中,中国画中用
-
难忘地带
-
作者:
刘长春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波利亚
灵魂
绿色生命
森林
浙江作家
莫斯科
列夫·托尔斯泰
俄罗斯
普希金
-
描述:
亚斯亚纳波利亚纳的森林六月,我们浙江作家访问团访问了俄罗斯。“森林中的城市”莫斯科,用绿色、用幽深的林荫,用高高盗立的尖顶塔楼,让我们看到一幅巨大而又优美的俄罗斯风情油画。
-
圣彼得堡·列宁街8号
-
作者:
陈丹燕
李力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记
俄罗斯
散文
圣彼得堡
-
描述:
一栋绿色的大房子站在阴郁的街角,很大的房子,街上有轨电车的轨道已经多年失修,铁道两边随处可见水洼,冬天的雨水积在黑色的水洼里,倒映着它落满了灰尘的绿色,和阳台下方的雕塑,裸体的巨人每一块隆起的肌肉上,都因为积尘而发黑。所有的门窗都禁闭着,落满了雨痕,所有的阳台都是空的。当我站在它的门牌下,一个字一个字地核对小纸条上的地址,不能确认自己是不是找对了地方,这是我在圣彼得堡一周里落脚的地方。清晨的彼得堡街上,没有一个人,白桦树的细枝在街心花园的林中,像雾一样。放眼望去,世纪初的大房子们紧紧相连,红色的,棕色的,绿色的,在街角上的房子圆圆地沿着街角绕过去,街
-
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王
-
作者:
列宾
来源:
党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主义绘画
文化传统
俄罗斯
《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王》
列宾
-
描述:
列宾是俄罗斯19世纪后期写实主义绘画大师。他创作了大量的油画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表现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人物心理,被公认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泰斗,他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早以为我国读者所熟知
-
高莽:人生笔记
-
作者:
李秀菊
谷岷锟
来源:
道路交通管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俄罗斯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奴化教育
巴金
文学翻译
周年纪念日
采访
教会学校
普希金
-
描述:
家,老师主要是俄罗斯人,用俄语授课。他说自己参加革命工作后,长期担任口译,从而上了另一种没有教室、没有课本的"大学","教授"中有茅盾、巴金、老舍、丁玲、曹靖华、戈宝权、华君武、梅兰芳……他自幼爱画画
-
当代俄罗斯电影中的现实主义回归
-
作者:
邹思怿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电影
现实主义
当代
回归
-
描述:
1931年,高尔基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奠定了苏联艺术创作的主流形式。苏联电影的艺术内涵丰富,故事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与好莱坞相媲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打击,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