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中西绘画中的“和谐美”
作者: 谢毅辉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意象   油画对比   和谐美   对立统一  
描述: 和谐美是人类对真、善、美这些美好理想的最高标准。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美在和谐。它是一个极古老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其不但包含着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智慧,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精髓,同时也是西方绘画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科学地研究中西绘画和谐美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日后更好地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
画自己的画
作者: 梁智龙   来源: 写作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意象   尝试   表现方法   中国传统   设计语言   现代艺术   人文情结   视角   油画创作   现代科技  
描述: 现代设计语言、现代艺术的多元材料观和多维表现方法,成为我尝试用现代的视角方式表达传统"人文情结"的手段。在我近期的油画创作系列《中国传统意象与现代油画手段的结合》中,我尝试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
中国现代油画的写意风格
作者: 陶圣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传统意象   油画家   传统文化精神   意象表现   以夷制夷   绘画工具   赵无极   中国绘画   中国油画  
描述: 自从油画成为中国画家又一种绘画工具始,在追随西方客观模写,学习与消化“写实风格”的过程中,中国油画就已并行了传统中国绘画的写意风格,因此产生对于油画完全西化的具象风格与中国传统意象风格的方向选择,其中褒贬由来已久,中国油画也在渐学渐长中发展成熟。两百年的发展路程不算短,中国油画人在熟悉油画材料及技法的纯技能性指标后,洋为中用并不难。无奈油画在最初进入和影响中国绘画之际,正是中国衰落挨打之时。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夹击下,国将不国的文化人掀起了质疑中华传统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一味强调“以夷制夷”。在几代中国油画人的身上,就表现为以西方审美为标准,从古典风格到现代风格系统地模仿一遍。
当油画遇见禅宗:当代中国油画与传统意象观的契合
作者: 张亮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禅宗文化   传统意象   产生年代   文化底蕴   当代中国油画   禅宗思想   社会文化   契合   禅宗美学   审美倾向  
描述: 艺术是一种文化载体,反映着其产生年代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倾向,当代中国油画亦是如此。其展现出的光怪陆离且又捉摸不定的状态,正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代谢的产物和展现。经过85思潮的洗礼后,中国油画目前正处在一种非良性嫁接的排异痛苦期,传统审美与
浅谈风景油画的写生技巧
作者: 曹振华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禅宗文化   传统意象   产生年代   文化底蕴   当代中国油画   禅宗思想   社会文化   契合   禅宗美学   审美倾向  
描述: 浅谈风景油画的写生技巧
当代工笔重彩画传统意象的缺失
作者: 韩典亮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意象   工笔画   重彩  
描述: 我国的工笔重彩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现端倪,经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至唐代达到高峰。而松原文人画的兴起,使工笔重彩沦入了绘画艺术的边缘,甚至被贬斥为匠人之作。到明清重视绘画和教育,使工笔重彩有所发展,但随着西画的传入,对中国传统绘画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掀起"西化"与"国粹"的大讨论。由于西方学院式教育模式,教授素描写生和物理学的色彩知识训练模式冲击,从此奠定了从引入到目前国内艺术教学的基本模式。西方这种"重"写生,重"写实"的造型原则,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思维,以及大众媒体大力宣传,使得中国画,包括工笔重彩画中的"意象"日渐缺失,从而,在这大文化发展的环境里,给我们每一个创造者、欣赏者,留下了深深的反思。
细拣“弃物”入画来
作者: 栗宪庭   来源: 黄河之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队伍   传统意象   力钧   墙画   传统写实   可悯   马克笔   艺术样式   陈丹青   乡土风情  
描述: 张鉴墙的这五个系列的小画和小雕塑,是他近几年尽心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写实主义的方式,选择了"被丢弃"的人、物、风景入画,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忧伤感觉。1980年代以来,中国写实主义的发展,在脱掉革命外衣之后,以陈丹青和四川伤痕写实主义的小、苦、旧的情绪,作为反叛革命现实主义的开端,逐渐在艺术界衍化出一种乡土风情的风格,并固定成一种模式
大武夷格局中的书院建筑之传统意象
作者: 金银珍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院建筑   传统意象   大武夷  
描述: 包括古代闽北在内的大武夷区域,曾经是福建乃至全国书院的集中地,朱熹为首的诸多理学家在这块山清水秀之处创建众多书院,在此讲学著述、培养后学,而他们所创书院至今也光芒四射、引人注目。其中书院建筑更是用其独有的传统意象,传递着孕育已久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哲学思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