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事变】搜索到相关结果 38 条
-
宋美龄庐山往事
-
作者:
殷荫元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
西安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宋美龄
抗战时期
蒋介石
庐山
周恩来
油画
-
描述:
宋氏三姊妹中年龄最小的宋美龄,有与生俱来的智慧,高超的手腕,在中国近百年历史风云际会中,最有影响,最有魅力。 1927年12月,宋美龄与戎马倥偬的蒋介石缔结姻缘之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风靡一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她从1933年起至1948年,除抗日战争8年外,每年夏天,甚至春节,常在江西庐山“美庐”度过。她对庐山情有独钟,她在庐山演译的历史有政治上的失意,也有人生的温馨,令人回味。
-
不灭的记忆
-
作者:
陈萧军
来源:
中国社会保障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全民族抗战
1937年
记忆
七七事变
参观者
卢沟桥
-
描述:
1937年7月7日夜,密集的枪炮声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日军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揭开序幕。如今,时隔78年,每天数以万计的参观者走进坐落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
-
重新认识中国传统陶塑的价值(上)——以刘传大师的理论成就做范本研究案例
-
作者:
纪文瑾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老
石湾陶塑
八卦炉
理论成就
忠臣义士
信息全球化
刘泽棉
陶艺家
世事变迁
美学原则
-
描述:
品位,这种品位不因世事变迁而随波逐流,不因风云变幻而人云亦云,它顽强地固守着中国传统雕塑的美学原则,忠臣义士、才子佳人、文官武将、村夫野老,每个人物都诉说着关于忠孝仁义信礼智廉耻勇的故事。在信息全球化、
-
张学良在凤凰山被幽禁的岁月
-
作者:
杨绍泉
来源:
纵横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军事委员会
国民党
沅陵县
游泳
凤凰山
小姐
张学
端阳节
小划子
-
描述:
1938年10月至1939年12月,张学良幽禁在沅陵凤凰山期间,经常到山脚下钓鱼、游泳或散步,屡次从村前路过,看到我们家有一只玲珑别致的小划子(小木船),就派人上门商议,要我连人带船帮他做事。在我帮张学良划船的近一年时间里,使我有机会同他亲身接触,并常见到赵四小姐和女佣王妈等人。跟他们在一起,有时行动上虽然有些拘束,但我平时看到或闲谈中偶尔听到的有关张学良的人和事还是不少。
-
为和平祈祷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明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沟桥事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南京大屠杀
花园口事件
中国抗日战争
青铜
作品
和平
雕塑
石头
-
描述: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花园口事件、重庆大轰炸等事件的发生地——长春、北京、南京、郑州、重庆、厦门等地举办了“和平
-
《百鸽图》:一幅见证中美友好的名画
-
作者:
朱渝生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沟桥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美国
工笔花鸟
中央大学
《百鸽图》
中国
徐悲鸿
-
描述:
1937年7月7日傍晚,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不久,南京沦陷,国立中央大学被迫奉命内迁重庆沙磁区。徐悲鸿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当时他在印度访问)。陈之佛先生教工笔花鸟,张书则教授
-
抗战中的文化责任
-
作者:
罗宏才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文物资料
收藏活动
文化责任
艺术家
“七七”事变
民族文化遗产
-
描述: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速侵略中国步伐,大片国土沦陷敌千,无数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遭到空前蹂躏与破坏。值此关键时刻,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留法归来的著名雕塑艺术家王子云的建议,于1940年6月正式组建教育部
-
孙霁岷与张学良将军塑像
-
作者:
姜宏顶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安事变”
爱国主义精神
美术学院
凤凰山
杨虎城
纪念馆
张学
湘西沅陵
将军
雕塑
-
描述:
孙霁岷与张学良将军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