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53159 条
-
徐悲鸿的爱国心
-
作者:
张帮俊
来源: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心
中国留学生
西方绘画
留学生活
美术学校
中国人
创造精神
徐悲鸿
-
描述:
1919年,针对当时中国画学正日益丧失创造精神的弊端,为寻找西方画可采入点,徐悲鸿远赴法国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活。徐悲鸿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成为该校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他如饥似渴汲取着西方绘画知识。当时,学校里有一位外国同学非常瞧不起中国,也看不起中国人。
-
金农临《华山庙碑》
-
作者:
陶元强
来源: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碑刻
《礼器碑》
北京故宫博物院
拓本
华山
金农
嘉靖年间
-
描述:
石拓本传世,拓本有四种:即宋拓本“长垣本”,后归日本私人所藏;“华阴本”和“四明本”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玲珑山馆本”现藏于香港中文大学。
-
高轩访童
-
作者:
张奇
张九玉
来源: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碑刻
《礼器碑》
北京故宫博物院
拓本
华山
金农
嘉靖年间
-
描述:
高轩过1 唐·李贺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2。 马蹄隐隐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3。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4。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5。 庞眉书客
-
与妈妈同桌十余载:自闭症男孩惊变中国“毕加索”
-
作者:
东亮
来源:
青少年与法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著名画家
毕加索
连衣裙
中国
妈妈
男孩
生活困境
自闭症
-
描述:
2015年纽约秋冬时装周上.一款由国际大牌推出的油画连衣裙艳惊全球。谁能想到.其花样竟出自中国一个19岁自闭症少年之手!著名画家陈丹青称他为“中国毕加索”.其画作共在慈善晚宴上拍出百万元高价:前不久
-
宽容是爱
-
作者:
邹景恒
来源:
青少年与法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点中学
教学经验
校长
办公室
宽容
“问题学生”
转学
-
描述:
这年的冬天,天气异常寒冷,一天校长找到我,说准备安排一个从某重点中学转来的学生到我班。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途转学来的学生,十有八九是“问题学生”;果不然,当我随校长来到办公室时,看到一个长发及肩、服装怪异、脖子上还有一根五彩项链的高个子男生,我正准备以我班人多加以拒绝,
-
浅谈中国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
作者:
吴晓波
杨莉
来源:
轻纺工业与技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服装
运用
中国画
美感
-
描述:
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国画不管是写意还是工笔,在处理形神关系上都要求“形神兼备”,在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中国画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
-
古城艺苑话三彩
-
作者:
李笑鹤
来源:
轻工集体经济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西北
中华民族
美术陶瓷
传统工艺
艺术特点
青铜器
唐三彩
主要生产厂家
轩辕黄帝
陶瓷工艺品
-
描述:
大西北的黄土层,厚重深沉.这里人杰地灵,沉睡着半坡先世、轩辕黄帝、秦皇汉武、唐宗女皇;这里有着中华民族的骄傲:青铜器、兵马俑、铜车马;就连用这儿的黄土制成的工艺品也别具风采……唐三彩,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是我们祖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绘画、雕塑等姊妹艺术特点烧制的一种...
-
电子汽车时代初见端倪
-
作者:
郭立
来源:
轻型汽车技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车载无线信息服务装置
信息资讯器
汽车
信息技术
COMAND中央电子方位显示器
导航系统
安全系统
-
描述:
信息技术——车载无线信息服务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据佛来斯特研究公司报告说,到2005年,将有3000万辆汽车安装信息技术服务装置。罗兰德·伯杰战略咨询公司也说,到2004年将出现五彩缤纷的电子汽车的奇妙景观。佛来斯特的报告预测,安全和娱乐服务将很快实现,人-机对话的导航和信息系统还要拖延
-
中国陶瓷谷 五彩新醴陵
-
作者:
暂无
来源:
清风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醴陵
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陶瓷
原产地
花炮
-
描述:
醴陵以陶瓷、花炮闻名于世,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国瓷”“红官窑”所在地和花炮祖师李畋故里,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花炮之都”。
-
西中国油画系列(散文诗)
-
作者:
郭传火
来源:
清明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河流
高原
尼龙
分割
草原
草地
散文诗
绿色
中国油画
-
描述:
A:打马过草原寂静的草滩。孤独的“扎年”奏不出绿色的歌声,六根尼龙弦只好在老牧人的额上静静地枯萎,唯有深邃的目光穿透面前这座古老的冰山。此时,雪山、草地、河流、牛羊和人都是一种默契,谁也不能分割彼此的联系,谁也无法分割紧紧依靠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