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社会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卷首语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终结
介绍
艺术问题
后现代主义
中国社会研究
相关问题
雕塑艺术
全球化语境
艺术评论
本期
-
描述:
本期适逢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来我院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本刊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独家专访《静水深流——访谈潘公凯》。潘院长就很多重要问题发表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传统是一个不断生长、延续和演变的体系。本期也对吴为山的写意而传神的雕塑艺术进行了介绍。
-
壮族图腾初探
-
作者:
梁庭望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突厥人
岭南
三十年
壮族图腾
部落
汉族人
图腾崇拜
特殊地位
中国社会研究
殷人
-
描述:
岭南的古代文物——铜鼓,型式典雅庄重,鼓体铸有太阳、云雷、翔鹭、羽人船、园涡等纹饰,十分生动。最引人注目的,是兀立于鼓面周边的青蛙立体浮雕。立体蛙饰分为单蛙、群蛙、累蹲蛙和累蹲群蛙等数种类型,造型别致,栩栩如生。蛙饰之间偶而也出现一些武士、马、牛撬等立雕,但都小于蛙饰,显然成为陪衬,足见立体蛙饰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古人曾经试图对此作出解释,但都没有找到过正确的答案。1963年,郭沫若看了广西出土的铜鼓上的蛙饰之后,曾说:“或解为图腾,恐未必然。”(见1963年12月《光明日报》)这里虽然只是提出一个疑问,但我认为解为图腾是比较合乎实际的。首先,蛙黾曾经被古代殷人奉为图腾。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部落彩陶上,也发现有蛙类的图象(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第263页)。古代越人也曾崇拜蛙黾。由此可见,蛙黾是曾经被尊崇为神物的。其次,各民族总是把自己的图腾描绘或雕刻在适当的地方,以便供奉。突厥人“建狼头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