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突如其来的光环
作者: Sesshomaru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980年,就读于川美油画系二年级的罗中立和很多同学一起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他送去的是自己创作的第三幅油画《我的父亲》,先是学校挑选,然后再送到省里,省里再挑选。12月,《我的父亲》和其他参展作品全部送到了首都北京的中国美术馆,这件作品几乎在亮相的第一时间就引起所有评委的注意,评委之一的吴冠中建议将其改名为《父亲》,理由是这样更能概况上一代父亲的形象。12月20日,多达543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开展,观众对《父亲》反响巨大。评委会慎重考虑之后决定设立观众评奖的环节,结果《父亲》赢得逾800张投票,超出第二名足足700多票,一举夺得金奖。此时身在达县的罗中立还完全不清楚北京的状况,直到一天早晨从广播里听到自己获得金奖的消息,这突如其来的巨大荣誉简直令他难以置信。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几乎所有报刊杂志都发表了《父亲》。除了赞誉之词,也有人说罗中立丑化了农民,对于画面中老农头上的圆珠笔,则说罗中立向政治低头,另外,甚至还有人说《父亲》受到关注跟这件作品在美术馆展厅里陈列的位置有关……《父亲》背后的故事也多次被人挖出来晾晒:前后四件手稿迥然各异,在创作过程中多有领导提出修改意见,它的创作是非常有目的的,有人说它是“伤痕美术”的代表作,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30年之后,《父亲》每次出现仍然轰动依旧。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