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京风韵系列作品展名胜巡礼将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著名画家   韵系   名胜   2005年   展览   油画作品   中国画   美术创作   北京   十三陵  
描述: “北京风韵系列作品展-名胜巡礼”是北京风韵大型系列美术创作、展览、出版项目的第三个主题、第三次展览,时间为2005年6月22日至6月28日,共展出描绘北京的坛庙、道观、教堂、十三陵等人文遗迹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计75件,有58位著名画家参与创作。
嘉泰秋拍 延续春拍势头
作者: 宋珏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展览中心   征集   延续   中国书画   古籍版本  
描述: 嘉泰2005秋拍拟于12月1-3日在新锦江举行。在此之前,预展将会于11月29-3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嘉泰此次秋拍很好地延续了春拍的势头,中国书画,瓷器杂件,西洋油画,古籍版本四个板块齐头并进,所征集到的拍品无论以质论或是按量计,都极其引人注目。[第一段]
嘉德秋拍 5800件拍品的盛宴
作者: 刘婉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书画   鼻烟壶   中国古代   饭店   古钱币   秋季拍卖会   中国当代   近现代   古籍善本   中国油画  
描述: 11月4日至7日,“中国嘉德2005秋季拍卖会”将在北京昆仑饭店举办。这次陆续推出了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一)和(二)(包括“白石自珍专题”)、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暨近现代书画、务本堂藏中国
堵车:四个艺术家的展览陈文波、刘韡、杨勇、朱加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文波   朱加   刘韡   杨勇   艺术展览   艺术家   交通堵塞  
描述: ”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想象中,都无从抹去。在这个展览中,陈文波、刘韡、杨勇、朱加将展出他们的新作品,“拥堵之痛”是作品中的一个共同点,经过艺术家的排列重置,整合至油画、录像、装置和照片之中。20051月16日至3月9日在北京四合院画廊展出。
展览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博物馆   董其昌   艺术   首届   学院   展览   考察团   精品   梁庄王  
描述: 郑和时代的瑰宝——梁庄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董其昌诞生四百五十周年书画特展;学院工笔——首届全国青年肖像艺术邀请展;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六十周年(1940-1945)纪念展;独运巧思·别雅奇趣;莫奈博物馆现展出卡米尔·克洛岱尔;[第一段]
吉州窑陶瓷精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瓷窑   彩绘陶瓷   吉州县   黑釉陶瓷  
描述: 2005年2月4日至4月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系列展”。该展览是吉州窑的首次专题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吉安市博物馆精选200件(套)吉州窑文物,展示吉州窑的概貌,揭开古代吉州窑
2.3亿元青花罐震撼全球
作者: 佳文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销   佣金   公司   2005年   伦敦   拍卖会   青花   英镑   全球   欧元   中国陶瓷   私人   14世纪   美元   成交价   工艺品   人民币  
描述: 2005年7月12日,从伦敦佳士得(CHRISTIE'S)传来令全球热血沸腾的消息,在其当天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14世纪中期元朝青花“鬼谷下山”图罐的成交价令人瞩目
明代沉船里的平和窑青花瓷器
作者: 楼钢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作建设   青花瓷器   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中心   拍卖公司   明代   澳大利亚   实验室   沉船  
描述: 2004年春节刚过,香港中文大学中科古物鉴证实验室的罗荫权教授打来电话,说他们得知佳士得拍卖公司受越南政府的委托,将在澳大利亚举行越南沉船中打捞出来的中国明代出口青花瓷拍卖专场的消息,由于广州今古博达中国古陶瓷标本研究中心正与香港中文大学中科古物鉴证实验室合作建设中国古陶瓷科鉴测试数据库。[第一段]
粤博藏“空白期”青花器漫谈
作者: 黄静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正统   陶瓷史   因素影响   天灾人祸   花器   广东省   定都   空白   政治动荡   瓷器  
描述: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由于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而且从正统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故这一时期的瓷器数量较少.尤其是官窑器更是少之又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长期以来,这一阶段瓷器的断代与鉴定都存在不少困惑。现介绍几件广东省博物馆藏的“空白期”青花器,与同好者共享。
砚边人语
作者: 黄文彬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题   李贺   唐代   青花  
描述: 清代有管世铭,以为砚坑位高则石佳,位下则石劣。因之咏端砚诗有“本出端溪最上坑。”但端州砚石上岩、中岩皆不及下岩,管氏作臆想犯错。所幸管世铭声名不大,其错误影响也不大。反之,像唐代李贺诗“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诗题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其影响误导则较甚。按“青花”是唐代下岩的石品,下岩位置低于水准,“踏天”两字是形容失实。由于李贺的名气大,错误竞一直在影响后人。
< 1 2 3 ... 703 704 705 ... 716 717 7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