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7173 条
-
红绣鞋 白布里
-
作者:
洪方煜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者
工笔
优秀作文
文章
鞋
开头
-
描述:
这是今年浙江为数不多的一篇优秀作文。文章的开头,作者以工笔细描的手法,一开始就将我们引入了如诗如画般的情境,接着顺承一笔.引出了红绣鞋的回忆。这一段,作者的功底可窥一斑。但读者也仅仅认为这是一篇纯粹的写亲情的温馨的文章而已。往下部分.我们才知道这仅是一个引子。作者实际上是借“红绣鞋”这一枝一叶来思考中国女子的命运。她们美丽.能干,但在生活的冲涮中.在传统的礼仪中.
-
感受“天堂”的精魂:读凌仕江散文集《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
-
作者:
柯汉琳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天堂
感受
凌仕江
散文集
诗意地栖居
-
描述:
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圣洁的梦:如果一个人能诗意地栖居存西藏大地上,那么他一定幸运地看见过天堂雨:那些纷纷扬扬的五彩雨花昭示着一个不朽民族的美好祈愿。
-
淡淡的哀愁 深深的相思——李叔同《送别》赏析
-
作者:
王晓维
来源:
语文知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李叔同
《送别》
语文
歌词
阅读欣赏
-
描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 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 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是中国现代文艺的先驱,他早年留学日本,专攻西洋油画和音乐,是把油画艺术、钢琴和话剧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曾尝试把西洋名曲填上自己的歌词演唱,这首《送别》就是根据美国人约翰·奥德威的《梦见母亲》填写的。
-
古诗鉴赏训练(二)
-
作者:
洪方煜
来源:
语文知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参考答案
专项训练
语文
古诗鉴赏
-
描述: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标题中有"怨"字,但全诗却不见"怨" 字,试简析作者是如何写"怨"的。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
层层累积 激情奔放——余秋雨《只因它特别忠厚》赏析
-
作者:
韩金保
来源:
语文知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忠
中国历史
艺术作品
激情
《都江堰》
西班牙
余秋雨
累积
-
描述:
[原文]西班牙到处都是斗牛场,有的气势雄伟,有的古朴陈旧。我知道到了西班牙不看斗牛是一种遗憾,便几次随车队去斗牛场,结果都大门紧闭,一片冷清,怎么按电铃也没有反应,只能看场外那些著名斗牛士的雕塑。后来终于在一个场子门口问到一位工作人员,他说斗牛期刚刚过去。
-
试论油画风景写生语境中的意境
-
作者:
郭仁海
王玄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境
意境
写生
油画
-
描述:
提出了传统文化精神是油画民族化在中国的根本的观点,同时阐明中国绘画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及代表,并进而论述了在油画风景写生语境中“意境”生成的意义及具体方式。
-
浅谈“重彩”与“岩彩”
-
作者:
李功伟
李倩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彩
中国画
重彩
日本画
-
描述:
师承于中国的日本岩彩画在近现代无论是在内容、形式、颜料、技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创新,并取得了许多的成就。然而中国的工笔重彩画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和创新,和日本相比,我们已处于落后地位。因此学习、借鉴日本岩彩画的发展经验,对于促进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
海派盆景的摆件欣赏
-
作者:
宗元宪
来源:
园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微型盆景
人物
山水盆景
使用比例
海派
制作
摆件
作品
画龙点睛
-
描述:
海派盆景,历来讲究摆件的点缀,特别是山水盆景和微型盆景。摆件的使用比例恰当,能深化作品的意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已故的翁映星、冯舜钦先生是制作摆件的高手。海派盆景的摆件,精致优美,无论写意或工笔,如楼、阁、亭、台、桥、舟、宝塔、人物等,均栩栩如生.
-
山水盆景制作之四英石
-
作者:
邵忠
来源:
园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石
山水盆景
制作方法
作品欣赏
-
描述:
英石色泽灰黑,也有夹白,纯净古朴,石形美观,有各种皱纹,包括直纹、横纹和云头纹,纹理粗细不等,活泼多变,石形天然,不用雕凿而有自然之美,大石可叠山,小石精巧玲珑,可制作盆景,如色泽欠美观,可用盐酸腐蚀一遍,除去表面风化层,然后用鞋油刷擦,即显示色泽洁润。
-
类雕塑石摩尔石
-
作者:
梁志伟
来源:
园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属铜
材料
摩尔
粘土
造型艺术
雕塑
-
描述:
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塑、刻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以粘土为材料的"塑",做的是加法,如陶塑:以金属铜、石头、木材为材料的"雕"、"刻",做的是减法,如铜雕、石雕、木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