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活的时间 活的空间 活的色彩
作者: 阿·阿庇亚   吴光耀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形态   序列   戏剧艺术   人体活动   艺术作品   色彩   灯光   音乐控制   艺术品   绘画  
描述: 阿道尔夫·阿庇亚(1862—1928)晚年出版他最后一部著作《活的艺术品》,据他自己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最充分地表达了他成熟思想的书。所谓《活的艺术品》,是从瓦格纳乐剧引伸和概括出的更抽象的一个名称,它是指一种以活的人体为媒介的,完全受音乐控制的戏剧,相对于绘画、雕塑、建筑等静止的艺术而言,它是活的艺术。阿庇亚企图在这本书中建立起他的戏剧美学,有比较系统的论述。在全书未能翻译出版之时,现在选择了其中《活的时间》、《活的空间》和《活的色彩》三个部分先予发表。阿庇亚一直在寻找音乐的空间表现形式。在《活的时间》中,他提出了音乐配置的不同时限可以产生无限的节奏现象,这种节奏现象也可以在空间中获得表现,而人体的活动是这两者间的媒介。在《活的空间》中,他提出了坚实和重量这两个因素,水平面承担了人体的重量,而垂直面可以与人体起对比作用,两者都要坚实,对于人体施加于它周围的压力起对抗的作用。在此阿庇亚发展了他早先就提出的以直线衬托人体的曲线,和以静态衬托人体的动态,从而造成对比美的思想。在《活的色彩》中他强调灯光色彩,这也就压低了绘景的作用。阿庇亚在这里建立起一个序列,也就是把各种舞台表现手段按其重要性排成一个次序:音乐是第一位的,它支配人体的活动,而人体又支配了空间,灯光可以使人体活动和空间协调起来,而绘景最不重要,甚至受到排斥。音乐—演员—空间—灯光—绘景,这就是著名的阿庇亚序列。正是通过这一序列理论的建树,阿庇亚向自然主义展开了严峻的挑战,并使20世纪戏剧转入新的航程。人们称颂他在演出史中是一位新的审美观念的先驱人物。他所提出的节奏空间、简炼布景、强化灯光等主张直至当代一直在演出中起指导性作用。阿庇亚晚年的著作更抽象,更富于哲理性,也较难理解和翻译。《活的艺术品》1921年出版于瑞士,相隔40年之后才在美国有英译本问世,传入我国则已是80年代了。本文译自1962年美国版《〈活的艺术品〉和〈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书,英译者H.D.奥尔布赖特。
让形象“走”出来与读者见面——浅谈新闻人物通讯的采访与写作
作者: 葛启旭   来源: 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县委书记   彭德怀   思想感情   景物   表现人   焦裕禄   新闻人物   人物通讯   人物形象  
描述: 所谓形象,即指具体、生动、可感的生活图画,它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等。形象是文学创作的生命,没有形象,就不称其为文学。因此,文学就是用语言塑造形象来再现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新闻不同于文学,虽然它们都要运用文学描写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都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但文学是用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来再现生活,它可以并且需要虚构、夸张,而新闻则必须老老实实地以事实本身来反映生活,不能有丁点虚构和夸张。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新闻就不能以形象来反映生活。相反,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那种抽象性、公式化、概念化的新闻报道,巳远远满足不了读者求新、求知、求乐的欲望。从读者阅报的心理来讲:一方面他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八股式的、陈旧性的、介绍式的宣传报道则感觉倒味口。他们希冀我们笔下报道的人物有血有肉,呼之欲出,宛然若现。
这里,会送给你一份海的感受——记海军上海博览馆
作者: 刘阁忠   来源: 现代兵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人民海军   江泽民   汉语拼音   大理石   海洋   中国海军   大海   抽象造型   映入眼帘  
描述: 朋友,如果你对这个题目感兴趣,请光临上海吴淞塘后路68号。当你走近那以船帆、烟囱、船体抽象造型构成的大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海军上海博览馆”7个金色大字。大门内首先是一座象征着馆标的雕塑,大理石贴面的主体呈H型,是“海”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
风雨草原(油画)
作者: 刘伟强   来源: 遵义党史通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思   艺术   社会文化   叙事手法   表现语言   自然生命  
描述: 风雨草原(油画)
一幅油画
作者: 赵秋玲   来源: 当代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也是秋天   明暗交界线   冰湖  
描述: ~~
张健平的点彩油画
作者: 张健平   来源: 当代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健  
描述: ~~
城市情人
作者: 裘山山   来源: 当代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沟   路口   服装   三岔口   街面   自行车   城市   大楼  
描述: 一于青骑车穿过服装街,尽可能对五彩缤纷的街面视而不见。本来她上班总是避开这条街的。可这几天,那条与服装街并行的清冷的小街忽然挖了一条深沟,她只好每天像穿过枪林弹雨一样穿过这条该死的街。于青的单位在服装街尽头的那个岔路口上。当她远远地看见自己单位那座高十二层的大楼时,脑子里突然闪出个念头:不想进去。她的双手轻轻一拐,自行车就拐到了三岔口的另一"岔"上。
海洋在他脚下
作者: 李国文   余曼   来源: 当代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   信息   水域   游鱼   南海   高地   人流   深水   海水   飞鸟   海底   小艇   眼底   胸襟   礁盘   身体   海洋   中国   海风   大海  
描述: 南海,这是中国海洋中最辽阔、最富饶,也是最深不可测的水域。这片广漠的水域安靜的时刻,显得那样温和。从飞机上俯瞰,万顷碧波,一平如镜,那隐隐约约的海底礁盘,和碧绿橙黄淡白的水下世界,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若是驻足海上,驾一叶小艇,在水天一色之中,能像抬头看那翱翔着的、追逐着飞鸟一样,可以低头看到深水里游弋着的,嬉戏着的游鱼,清澈见底,历历可数,仿佛五彩缤纷的龙宫,展现在你的眼前,赏心悦目,令人流连忘返。此时此刻,你会感到大海的亲切和宽容,你会觉得它无保留地向你袒露它那磊落的胸襟,似乎亲身体会到它张开臂膀在拥抱你。然而,当天色渐渐地晦暗起来,海风传来不安的信息,飞鸟开始绝迹,游鱼水下潜藏,海水一浪比一浪高地涌动时,便是大海变得暴躁的时刻,也是应该离它越远越好的时刻。否则,愈来愈愤怒的大海会以雷霆万钧之力,铺天盖地之势,摧枯拉朽
岁月的浮雕(三首)
作者: 雷抒雁   来源: 当代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裂   上跳   利如   有锋  
描述: ~~
城饰
作者: 高洪波   来源: 当代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聂耳   故城   塔山   阿诗玛   云南玉溪   首饰   公园   红塔   音乐家   卷烟厂   城市   雕塑  
描述: 一座城市如一个女子。随处可见的雕塑便是这女子的首饰。云南玉溪是一座小城,但却很出名,一是因为了不起的玉溪卷烟厂,他们生产的"红塔山"巍然屹立于烟民的心头,"阿诗玛"同样用明媚的微笑征服了众多的烟客。玉溪的代表性首饰便很容易地变成了那座有着一尊红塔的小山。但也不尽然,因为玉溪还是大音乐家聂耳的故乡,故城内有一聂耳公园。
< 1 2 3 ... 43 44 45 ... 148 149 1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