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9118 条
-
我们的声音有力量——我做《百姓消费》节目
-
作者:
王仪兵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消费者权益
万里长城
专题节目
消费时尚
人民广播电台
《消费者之声》
-
描述:
我们的声音有力量——我做《百姓消费》节目
-
稀土改性铈锆固溶体的制备及表征
-
作者:
王振华
石秋杰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铈锆固溶体
稀土改性
比表面积
储氧量
-
描述:
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了铈锆固溶体,用稀土元素Nd、Dy、Sm、Er掺杂改性铈锆固溶体,分别测定了比表面积和储氧量,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铈锆固溶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铈锆固溶体中掺杂稀土元素Sm、Nd、Dy、Er可以增加储氧量和提高抗烧结性能。
-
仙景仙境去浮塵 筆意筆趣顯空靈——觀黄勇山水、人物畫有感
-
作者:
刘新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美好生活
松下
夏文化
香港
文化内涵
陶瓷文化
著作者
自然
作品
-
描述:
仙景仙境去浮塵 筆意筆趣顯空靈——觀黄勇山水、人物畫有感
-
做一个有家的人
-
作者:
张丹萍
来源:
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感觉
幸福感
拖鞋
一次性筷子
-
描述:
有人等或者等人,都是家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自己有,同时又能给别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有一句老土话叫"幸福就是幸福感",想表达的意思是,感觉很重要。其实家也是讲感觉的地方。比如,不会烫嘴的陶瓷勺子有家的感觉,一次性筷子就没有,因为家是一个充满呵护的地方;插在汽水瓶子里的野雏菊有家的感觉,摆在景德镇大红釉瓶里的塑料
-
瓷都之惑
-
作者:
陈一雄
来源:
经济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瓷都
十字路口
瓷器
-
描述:
固守传统、缺乏创新的景德镇瓷器正在充满风险的十字路口徘徊.
-
陶迷道人——王琦
-
作者:
曲立氏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山八友”
景德镇
王琦
瓷画
艺术形式
-
描述:
工琦是"珠山八友"的领袖人物。但凡谈到近代景德镇瓷画艺术,继汪晓棠、潘匋宇之后,无不提及王琦。于琦的遗世之品较多,但其身世资料却较少。笔者采访了几位瓷坛耆宿,现略作整理,简述其人其事。王琦,生于1884年,字碧珍,江西新建人。他17岁只身来景德镇,以捏面人为生,即后工以团面捏聚人物。听老人们说,捏面人有"手捏戏文"与"耍贷"两种。"手捏戏文"也称"细货",取材于成文、神话人物,作工精腻,造型写实,色彩典雅,多为节日及喜庆盛典的陈设品;"耍货"也叫"粗贷",以儿童为消费对象,虽然造型夸张简洁一些,但整体风格也保留着轻快明媚的基本格调。王琦捏《白蛇传》中的折子戏"断桥会",一男二女的形象俊美秀雅,在端阳节的御窑厂前尤为抢手。但景德镇是个业陶都会,"业陶者聚于斯,贸陶者聚于斯。天下之大,受陶之利,而举以景德镇名"。存这种人文经济的环境里,尤其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影响。18岁时的工琦摒弃了捏面人的旧业,迷上了陶瓷绘画艺术,故自称"陶迷道人",开
-
釉上瓷画新工艺技巧
-
作者:
乐知林
徐玉莹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子印
玻璃白
新彩
釉上彩
陶瓷艺术家
艺术作品
现代陶艺
陶瓷绘画
瓷胎
颜色釉
-
描述:
釉上瓷画新工艺技巧
-
软件无线电及在调制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
谢恩
徐贝贝
肖祖铭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DSP
调制
软件无线电
-
描述: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和基本概念,详细地叙述了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讨论了FM调制的数字化实现方法。
-
塑料注射成型机控制系统硬件组成与应用
-
作者:
江新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控制系统
中央处理器(CPU)
注塑成型机
-
描述:
以典型的国产海天注塑成型机为例,对其控制系统的硬件从其结构、原理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力求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使得对同类型注塑机在其控制系统的硬件工作原理方面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把握,以利今后的维护、维修与管理。
-
跨栏跑教学改革与探讨
-
作者:
余洪权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
跨栏跑
教学方法
-
描述: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及配对对比实验等研究方法,对传统跨栏跑技术的教学方法与实验教学进行对比探析。结果显示新的实验教学程序较传统跨栏跑的教学程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跨栏跑技术,形成良好的节奏,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