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93 条
-
瓷苑撷英 学海采珠——读《陶瓷纵横》
-
作者:
许智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青花瓷
丰富内涵
景德镇
轻工业
陶瓷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
釉瓷
雕塑
瓷器
-
描述:
当观众步入博物馆或陶瓷馆的时候,呈现在面前的古今各色瓷器精品真让人目眩神迷。那青翠素洁的青花瓷,绚丽多彩的颜色釉瓷,莹润典雅的粉彩瓷,玲珑剔透的雕塑瓷……,瓷苑里群芳竞妍,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还只是陶瓷生活器具,对陶瓷的理解往往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轻工业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陶瓷纵横》一书却从新的角度对此作了深层的探究,大大开拓了读者的视野,面对陶瓷涉及的宽广领域及其蕴含的丰富内涵不禁令人拍案叹绝。陶器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迄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瓷器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三
-
瓷艺“惠风”创作随想
-
作者:
冯绍华
徐庆庚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景德镇
相结合
新课题
现代陶艺
艺术创造
原始手工业
陶瓷艺术
变化发展
材料性能
-
描述:
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从原始手工业——机械工业——当前电子工业,这个世界就像万花筒一般变幻离奇而多姿多彩。形形色色的新艺术,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工艺美术,成为艺术探索,艺术创造及艺术形式的新课题,也启迪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从元明时期的青花——釉上五彩——清代“古彩”“粉彩”,优秀传统使我们陶瓷艺术得以生存,延续、进步。数百年后的今天,陶瓷艺术亦在变革,创新。而今、艺术家们更注意对科技、生产、信息的研究,更加重视原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的掌握,更加注重利用材质的美和装饰的出新,力求现代陶瓷艺术更富魅力。现代陶艺正是国际陶瓷艺术经历数十年探讨发展的成果。是与文化,科技相结合而有别于传统陶瓷艺术的一种新型艺术形态。
-
铁炻器的研制及其耐热机理分析
-
作者:
程国胜
缪松兰
肖尊文
张晓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铁炻器
物理性能
熔块釉
氟硅酸钠
劣质粘土原料
化学组成
热稳定性
内表面
中间层
膨胀系数
-
描述:
一、引言铁炻器不仅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与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且胎质呈黑褐色,其外表面虽不施釉,但经过精细加工后光滑细腻;内表面施一层强乳浊白釉,洁白光亮,使胎,釉具有显著的质地对比效果;造型压重大方,形体、线条简练;装饰以色调鲜明的黑、绿、棕等颜色的色边,做到了质地、造型、装饰互相衬托,交相辉映,从而使制品具有古朴,浑厚、粗犷、豪放的风格,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1983年,湖南铜官陶瓷公司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合作,首次以当地成本低廉的劣质粘土原料蠕虫状红土、官冲土、益阳泥等为主
-
地球第一雕塑
-
作者:
高建国著
来源:
济南:黄河出版社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选集)
年代:
中国
学科:
现代
报告文学(地点:
-
描述:
本书是一部中篇报告文学集。
-
乐器操作技能有效练习的心理因素
-
作者:
彭泽金
来源:
音乐探索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操作原理
动作方式
操作技能
心理因素
操作活动
教育心理学家
乐器演奏
动作技能
操作知识
外部动机
-
描述:
乐器演奏是一种动作技能。它是运用一定的操作原理、法则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的动作方式。演奏者只有通过练习这一基本途径方能将前人的、他人的操作知识、经验转化为个体的技能、技巧。因此,练习是演奏者(家)掌握演奏技巧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培养演奏家的必由之路。高超技能的掌握必须通过长期的有效练习。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教授对美国钢琴、雕塑
-
黄自美学思想辨析
-
作者:
茅原
来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汉斯立克
格林卡
黄自
西洋音乐
作曲家
现实生活
民族音乐
特殊性
理论与实践
-
描述:
对于黄自的美学思想,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可能说:黄自认为音乐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为他写道:“艺术是生活的表示,一个时代的艺术就表示一个时代的生活”(《西洋音乐进化史鸟瞰》《乐艺》一卷二期)。“伟大的艺术都不失为民族与社会的写照”(《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1934年10月21日《晨报》)。也可能说:黄自认为音乐不反映现实生活,因为他断言:“纯正音乐是表象而不是摹仿的艺术,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都没有直接关系的。在绘画、雕塑、戏剧与诗歌中,内容与外形都是判然为二;而内容总不
-
音乐的时空效应
-
作者:
王少华
来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时间量
音乐作品
空间信息
形态特征
亚里斯多德
艺术理论
音乐创作
造型艺术
时间艺术
-
描述:
1766年,莱辛发表的《拉奥孔:论绘画和诗的界限》一书,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时间和空间分别考察艺术形态特征的崭新视角。尽管这一思想早在二千年前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已初露端倪,但莱辛毕竟以天才的思辨创立了自己的体系,因而被鲍桑葵的《美学史》称为“近代美学的真正道路的开路先锋。”此后的数百年间,艺术理论家们群起效仿,从对艺术的时空分析进一步走向明确的时空分类,例如把音乐、文学纳入时间艺术的范畴,把绘画、雕塑,建筑纳入空间艺术的范畴,把舞蹈,戏剧、电影纳入时空综合艺术的范畴,等等。对这种艺术的时空分类理论本文不想全面探讨,仅想在此背景上就“音乐是时间艺术”的命题略作议论。
-
王野苹美术创作简介
-
作者:
一丁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阳市
师专图书馆
水彩画
根雕艺术
林园
根材
美术创作
艺术节
美术作品
油画
-
描述:
王野苹,男,1092年生于河北省,77年考入河南安阳师专艺术系,学习油画专业,80年留校工作,88年至89年在北京大学进修学习,现任安阳师专图书馆助理馆员。 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美术创作,82年开始发表美术作品,88年6月他创作的水彩画《林园静悄悄》获河南省首届大学文化艺术节“校园采风”美展一等奖,88年9月,他的15件根雕艺术作品在“第一届河南艺术节”中获奖,后被“安阳市民间艺术博物馆”收藏并设专柜陈列展出。89年10月,他的两幅油画《春光交响曲》、《硕果》在安阳市国庆美展中
-
五彩斑斓的艺术织锦——《红楼梦》的结构美
-
作者:
罗宪敏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织锦
彩斑
太虚幻境
顽石
通灵宝玉
警幻仙姑
贾宝玉
《红楼梦》
曹雪芹
大观园
-
描述:
在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有异于其他任何一部小说的鲜明特色。但这一特色究竟是什么?应当怎样加以概括表述?红学家们对此曾各持己见,言人人殊。或曰“网状结构”,或曰“双线结构”,或曰“三线结构”,或曰“立体建筑式结构”,等等。这些看法,虽不乏真知灼见,但却并未真正概括出《红楼梦》的结构特色。多年来,在探索《红楼梦》艺术美的过程中,我曾就这个问题进行过反复思索,并认定它为织锦式结构。曹雪芹就象一位巧夺天工的织手,巧妙构图,精心营运,把五颜六色的生活彩线织就成为一匹天衣无缝、斑斓璀璨的艺术织锦。所以,我们读《红楼梦》,才会感到它的艺术结构那么严整绵密,五彩缤纷。
-
本原的力
-
作者:
章纯凡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物体
标新立异
艺术家
现代美术
日本
雕塑家
作品
石头
精神
本原
-
描述:
今年二月,一个正在美国巡回展出的,名为"本原的精神"的日本雕塑展,在沃斯堡现代美术馆开幕.这个展览展示了十位当代日本艺术家的作品.展出伊始,它便在当地引起强烈的反响.和任意扭曲材料的美国雕塑家相异,日本艺术家相信一根木头或一块石头都有其内在的精神,并把释放出这种精神当做创作的宗旨.这种源于神道的理论相信神就寓居于树木或山岭等自然物体之中.因此这次展出的作品在显得标新立异的同时,又明确地体现出对一种古老的观念——即自然是人与宇宙的中介——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