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64 条
-
应用丝网小膜花纸进行贴花工艺的试验体会
-
作者:
占宝林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操作
工艺技术参数
大膜花纸
小膜
辊道烤花窑
贴花纸
聚乙烯醇缩丁醛
陶瓷产品
瓷器
颜料
-
描述:
一、前言 "小膜花纸"是移花膜贴花纸的俗称,"大膜花纸"是指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为载花体的印刷贴花纸,两者相比,"小膜花纸"主要有以下优点: (一)贴花时,花纸可任意移动,具有伸缩性,能适应器型较复杂的制品,特别是对采用满盘花和连续满边花装饰的高档陶瓷产品,这种花纸能贴得平整,边花接口处不会留下缺陷. (二)颜料在膜的下面,操作时,不易产生刮破花纸和颜料脱落的缺陷;烤花时,膜经碳化分解后,不会留下阴影残迹,能减少爆花缺陷.
-
测量弱磁场的梯度计探讨
-
作者:
周冬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定量测定
剩磁作用
磁感应强度
消磁电流
测量线圈
铁芯
陶瓷原料
弱磁场
梯度计
探头
-
描述: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的陶瓷生产中,为了提高瓷器的白度,减少斑点,多数厂家采用的是湿式磁选机.它一般具有很高的磁感应强度,吸铁能力大,在通电时将陶瓷原料中的铁杂质分离出来,并进行断电冲洗,这种除铁工艺是原料精制过程中的关键.由于铁芯的剩磁作用,对铁杂质的清洗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加之清洗的劳动强度大,难以做到定时定次地冲洗.为此,人们试图研制小型去磁机来补偿铁芯的剩磁作用.但是,每次断电后铁芯中的剩磁和消磁后的场强究竟是多少?目前尚未能定量测定.如果凭经验一次决定应通以消磁电流的大小,那就很难
-
进一步提高石膏模质量的探讨
-
作者:
郭贤性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颗粒级配
陶瓷厂
抗折强度
吸水率
陶瓷生产
熟石膏粉
质量
半水石膏
石膏模
高纯度
-
描述:
一、前言陶瓷厂的石膏模是可塑法和注浆法成形的重要的辅助工具,近年来,我国陶瓷工作者为提高石膏模的质量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的认为采用高纯度的石膏是提高石膏模质量的基础;有的认为用α-石膏是提高石膏模质量的方法;还有的从颗粒级配、水的配比、真空脱泡、添加剂等方面来提高石膏模的质量. 尽管如此,认为我国石膏模质量有很大的潜力,这一点却是共同的.因此,随着我国陶瓷生产成形效率和快速干燥温度的提高
-
隧道窑预热带减小上下温差的新途径
-
作者:
王纪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循环风机
陶瓷隧道窑
热工设备
预热带
窑炉
劳动强度
减小
上下温差
煤气隧道窑
生产实际
-
描述:
日用陶瓷隧道窑在生产实际中被证明了是一个良好的热工设备:具有热耗低产量大,工人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可是在结构上存在不少缺点。例如预热带的上下温差大问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症结,有的窑炉预热带上下温差最高处是450℃,一般也有350℃左右,这就严重的影响了瓷器的烧成质量和隧道窑推车速度,并给工人操作也带来不少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缩小上下温差是众多窑炉设计人员关心的课题之一。现介绍一种采用在隧道窑预热带安装空气循环风机的方法来减小预热带上下温差。 1982年我院设计的93米煤气隧道窑其预热带结构是这样:
-
陶瓷产品设计学(续)
-
作者:
黄美尧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生产
设计系统
陶瓷产品设计
设计人员
相关因素
信息情报
生活活动
目的性
集中控制
分散控制
-
描述:
第二节控制和设计系统控制控制和目的的关系陶瓷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活动中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它的目的性极强,也就必然有实现目的手段.所以黑格尔在《逻辑学》中说:"在有目的的活动中,终点即起点,结论即根据,结果即原因."因此有目的的活动既是已生成的事物的变化过程,也是由相关因素构成、调节
-
制定“服当地水土”的责任制是振兴林业生产的关键——景德镇市蛟谭区进一步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调查
-
作者:
史忠良
杨俊颖
张翼翔
高玫
来源:
社会科学情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青花瓷器
彩瓷
景德镇
嘉靖
生产
元末明初
纹饰
釉里红
元代
-
描述:
制定“服当地水土”的责任制是振兴林业生产的关键——景德镇市蛟谭区进一步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调查
-
昌江洪水规律的探讨
-
作者:
冯其全
冯丽珠
来源:
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月径流量
演变曲线
平均年降水量
洪水规律
洪水传播
洪水频率
年最高水位
警戒水位
年平均流量
昌江
-
描述:
昌江发源于安徽省祈门县北部,流经祈门、景德镇、鄱阳县南部,在鄱阳县饶公渡与乐安河汇合后流入鄱阳湖。河长253公里,流域面积6293平方公里。昌江洪水频繁。据道光版《浮梁县志》从公元812年(唐·元和7年)至公元1780年(清·乾隆45年)不全的记载,有关昌江洪水的记述达30处。解放后,各水文站的实测资料,更准确地反映了昌江洪水频繁的特点。据渡峰坑站1950年以来36年的实测水文资料统计,超过警戒水位(28.50米)的年最高水位发生22次,洪水频率为二年一遇,超过警戒水位1.5米以上,造成灾害的年最高水位发生11次,洪水频率为五年一遇。
-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应用研究
-
作者:
彭苏惠
来源:
铁道标准设计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降量
地基承载力
景德镇
加固地基
夯击点
原位测试资料
动孔隙水压力
夯击能
载荷试验
强夯法加固
-
描述:
采用强夯法加固建筑物软弱地基是一项地基处理新技术。本文以景德镇铁路旅客站房地基强夯处理为实例,阐述地基应用强夯法处理的基本原理,对施工机具、施工设计流程、试验方案选择与制定、各项原位测试资料的分析、施工参数选择、经济效益以及
-
明代宣德青花鹦鹉水孟
-
作者:
华义武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鹦鹉
藏品
青花瓷器
景德镇
明代
胎骨
造型
腹径
北京市
金属光泽
-
描述:
北京市文物商店资料藏品中,有一件明代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鹦鹉衔桃水盂.鹦鹉全长18.2、宽6.2、首高8.8、尾高9.9、腹高7.1,桃形水盂腹径4.3、高4.5、口径62,鹦鹉和桃形水孟连为一体,底径7.5cm.(见水盂正、反面照片)
-
陶瓷奇葩“成化斗彩”
-
作者:
王建中
来源:
装饰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彩瓷
景德镇
中国陶瓷
釉上彩
陶瓷发展史
釉下彩
陶瓷艺术
成化
瓷器
-
描述: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到明代出现一次高峰,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烧造业的全面发展,所谓“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明代最突出的成就是彩瓷的进步,堪称中国陶瓷艺园中的一枝奇葩,明代成化斗彩瓷器又是这些瑰宝中璀璨的明珠。明代彩瓷主要有釉上彩、釉下彩,而成化斗彩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烧造而成的。清代《南窑笔记》载: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景德镇方言中把凑在一起均称为“斗”。总之是指多种颜色绘于一起,有争奇斗艳之意,故称斗彩(也称“填彩”、“加彩”)。它的特点是用釉下青花料在胚胎上勾勒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