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499 条
-
珠山八友的瓷绘艺术及其市场行情
-
作者:
何如珍
何鸿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王琦
艺术成就
艺术团体
创作
作品
江西
景德镇陶瓷
瓷器
珠山
-
描述:
中国瓷器历来是世界各地收藏家们热衷的对象,无论是上古的陶器,还是中世纪的唐三彩,抑或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至今元青花瓷器保持着中国陶瓷拍卖成交价的世界记录[2005年7月,一件"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瓷罐在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568.8万英镑(约合2.4亿人民币)成交]。由于瓷器是属于易碎的物品,尽管历代生产的瓷器数量很大,需求量也很大,且
-
龙泉青瓷瓷片也疯狂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值
元青花
龙泉青瓷
收藏
花纹
口径
刻花
古玩市场
瓷片
瓷器
-
描述:
瓷片市场渐成气候七八年前,一块画面好的明代嘉靖官窑瓷片不用三元钱便能买到,现在少则五六十元,多则五六百元。五年前一块清代康熙斗彩龙纹片,在工地上可能以五角钱的价格就能拿下,如今即使花上几百元也不容易找到。而部分块儿较大的元青花、明永宣青花瓷片,目前的行情已到万元以上。正是这些在常人眼中看来缺乏魅力的碎瓷片们,不仅吸引了一大批瓷器收藏者的目光,还在短短的几年间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古瓷片收藏市场。所谓"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讲的就是珍稀瓷片的价值。
-
香港佳士得秋拍进账7亿多港元
-
作者:
晓辰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成交额
香港
拍卖
中国艺术
自画像
港元
成交价
岁寒三友
中国瓷器
-
描述:
香港佳土得秋拍于2005年11月29日结束,包括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近现代画、瑰丽珠宝与翡翠首饰、中国古代书画、亚洲当代艺术和20世纪中国艺术等在内的6个专场,拍卖总成交额约7.47亿元,其中以4716万港元成交的元代锦香亭青花图罐及拍了1244万港元的清朝官员张若霭的绘画《岁寒三友图》,分外引人注目。
-
风华重视龙泉瓷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刘毅
黄琳
许冠群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认同
龙泉青瓷
郑和下西洋
国际贸易
市场化
龙泉窑
强心剂
首当其冲
艺术品市场
中国瓷器
-
描述:
中国瓷器作为国际贸易品,自古有之。到郑和下西洋,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的国际认同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婴儿初啼,到2006年,十几年时间的摸索成就了其全面与国际的接轨,其中首当其冲的当数瓷器。从十万、百万、千万……到"鬼谷下山青花罐"在伦敦以近2.3亿元成交,以数字丈量的中国瓷器市场化之路,是否真如有人所说的已显疲态?若果真如此,那么强心剂在哪? 2005年,叶英挺的一次发现,证实了明代处州龙泉窑的官窑身份,蛰伏多年的龙泉青瓷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一段淹没的历史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整个瓷器市场也为之一振。由此,我们似乎重新隐约看到几百年前郑和时代龙泉青瓷的耀眼光辉……
-
事件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英镑
捐献者
毕加索
现当代艺术
国宝
梅瓶
英国
捐赠
南京市
-
描述:
五十年前赠国宝子女如今讨说法号称"10亿元人民币也不卖"的南京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近日在南京博物院展出。该文物的捐献者的子女2005年11月27日赶到南京市博物馆,希望能给父亲讨个说法。据了解,1950年,"青花梅瓶"被盗。国宝捐献者陈新民,他不惜倾家荡产凑了10根金条,换回了这件元末明初的"青花梅瓶",并于两年后主动捐献。但据陈新民子女称,因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此珍品转交给国家时的手续不健全,未能及时给予凭据,"使父亲终生叹息"。父亲1996年去世后,家中经济留下了不可弥补的漏洞。陈家兄妹说:"我们恳求政府及博物馆领导给我们补发一个捐赠证书,并按国家政策给予我们一定的经济补偿。"南京市博物馆的白馆长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文物收藏时的相关问题是一次性处理的,陈家人的要求她不好回答,但她会尽快将此事向市文物局汇报,争取尽快给予答复。
-
御座藏市·当代回调:2009香港苏富比秋拍盘点
-
作者:
刘品毓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交量
香港
中国艺术
拍卖公司
港元
中国书画
工艺品
作品
中国瓷器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1973年苏富比作为第一家进军亚洲的国际拍卖公司.首先在香港文华饭店举办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1980年在仇炎之私人收藏拍卖会上,2只明成化的斗彩鸡缸杯以528万港元、418万港元成交,中国文物在香港拍卖交易市场上的买气逐渐被苏富比点燃。1986年佳士得国际拍卖公司接着进军香港,开始中国文物在香港拍卖交易的业务,此后这2家国际跨国拍卖公司每年春秋拍卖交易的成次状况,成为艺术品价格参考乃至艺术品市场的指标,而香港因为交通地利之便,加之商品交易无关税,文物在买卖流通上也没有法令障碍,使之成为亚洲拍卖交易市场的重镇。
-
掌中玲珑:鼻烟壶
-
作者:
马可滢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手套
鼻烟壶
收藏家
拍卖
传入中国
世界纪录
艺术品
珐琅
制作
乾隆皇帝
-
描述:
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到清代康熙时,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来华,先是葡萄牙,接着是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传教士。康熙帝将传教士带来的礼品悉数回赠,单单留下了鼻烟壶;雍正帝亲自掌控宫中鼻烟壶的制作,留下了众多关于鼻烟壶的圣旨;乾隆皇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嘉庆帝更是清朝中赏赐鼻烟壶最多的皇帝;如此上下沿袭,吸鼻烟渐渐成为社会时尚。鼻烟壶,成为一个朝代的时尚。近日,在电视、网络热播,并让无数粉丝hold不住的热门大剧《步步惊心》中,今人导演也不忘给雍正帝赠予若曦的
-
寸天厘地 玲珑稀巧:小鼻烟壶 大行情
-
作者:
杜卡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鼻烟壶
造办处
收藏家
玻璃胎画珐琅
收藏品
香港
拍卖
美元
艺术品
乾隆朝
-
描述:
如果你不准备花上亿元买一件官窑瓷器,你可以买些更物美价廉的东西,譬如:鼻烟壶。堪称浓缩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之精华的各式鼻烟壶,集多种材质、工艺、造型、纹饰于一身,而且变化丰富,小巧玲珑,令人爱不释手。
-
玲珑稀巧物 香风逐浪高:从香港鼻帮瀚斯烟壶专场拍卖看鼻烟壶走势
-
作者:
马可滢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鼻烟壶
造办处
收藏家
玻璃胎画珐琅
收藏品
香港
拍卖
美元
艺术品
乾隆朝
-
描述:
玲珑稀巧物 香风逐浪高:从香港鼻帮瀚斯烟壶专场拍卖看鼻烟壶走势
-
玲珑稀巧物,香风逐浪高 从香港鼻邦瀚斯烟壶专场拍卖看鼻烟壶走势
-
作者:
马可滢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鼻烟壶
收藏家
诗书画印
中国文化
香港
认知程度
舶来品
西方世界
收藏价值
拍卖行
-
描述:
鼻烟壶,这个西方世界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也算是一个传奇:在17世纪,欧洲人率先从美国入口鼻烟,再由商旅传入亚洲,引入闻鼻烟的习惯。中国用家发现由于亚洲气候潮湿,传统西方鼻烟盒难以妥善储存鼻烟,故其后中国工艺师自制小巧且密封的小瓶,让鼻烟可以存放在一个干爽的环境之内。而中国的能工巧匠和文人雅士们,更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世界里,可以集诸多诗书画印、雕刻镶嵌于一身,不得不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奇异载体。
<
1
2
3
...
32
33
34
...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