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泪眼读此文 朦胧见“背影”——读He Was My Father
作者: 桂榕茂   来源: 科技英语学习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租车驾驶员   矛盾修辞法   人格教育   parallelism   Oxymoron   《背影》   《读者文摘》   “背影”   grand   朱自清  
描述: 去年第八期的美国《读者文摘》刊登了Michael Coren所写的“HE WAS MY FATHER”一文,此文不足千字,却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它令人联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也联想起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全文如下
耕耘之苦苦亦乐——孙菁和她的书籍装帧艺术
作者: 邹园   来源: 科技与出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科技出版   关心帮助   美术编辑   书籍装帧艺术   艺术学   工艺美术设计   封面设计   创作观念   艺术创作  
描述: 耕耘之苦苦亦乐———孙菁和她的书籍装帧艺术邹园印象中的孙菁清丽娇小,热情开朗,是一位典型的江南玲珑女子。深谈之后才知道其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满族人,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照孙菁自己的说法:“我太像杭州姑娘了,以至于所有认识我的人都不相信我是带满族血统的...
使用Photoshop3.0制作特技的几个案例(一)
作者: 虞芳   来源: 科技与出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浮雕   色通道   浮雕化   选择域   浮雕效果   Photoshop   特技效果   行拷贝   图像输入   案例  
描述: 使用Photoshop30制作特技的几个案例(一)虞芳1996年《科技与出版》杂志的封面(如图所示)普遍受到读者欢迎。其制作时使用了三种特技效果:浮雕感的效果(英文刊名及年号),玻璃质感边缘及有渐变光感的效果(中文刊名及期号),类似透明玻璃放于沙...
描绘崇高而辉煌的画卷——谈第九届全军美展
作者: 王界山   来源: 科技与经济画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幻想   民族   艺术道路   自修   美院   色彩   激情   浪漫主义   海洋   艺术修养  
描述: 的旗帜,引导人们克服前进途中的各种困难,走向最终的胜利。在纪念建军70周年之际,第九届全军美展于1997年7月2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进行了为期26天的展览。观众的热情出乎意料,它印证了展览的成功
盈手万钧藏珍楼
作者: 鲁忠民   来源: 科技与经济画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古都北京   仿古建筑   明清家具   文化底蕴   艺术博物馆   名胜古迹   地下室   国家行政   文物收藏  
描述: 古都北京,不仅名胜古迹多,博物馆也多。据统计,北京有博物馆73座,馆藏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国的雅士游客。最近,博物馆家族又添新成员,这就是中国首批经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建立的四家私人博物馆。以收藏瓷器和明清家具而闻名的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就是其中的一家。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坐落在著名的古文化街——琉璃厂西街。据馆长马先生介绍,观复一词本意为观天复地,事物往来,另有研究喜爱之意,于古玩收藏乐趣无穷。博物馆是一座临街的仿古建筑,两层楼连同地下室共三层,面积400多平方米;与京城国立博物馆相比,当属小型。而小型化、亲切化正是主人的办馆宗旨。博物馆内,处处精心设计,布局、陈设、灯光都非常讲究,精美的青花瓷器和凝重的明清家具以及环境装修所蕴涵的古朴之风,十分浓郁;馆内陈列和使用的物品都是文物,令人目不暇接。馆内一楼厅堂里悬挂着乾隆年间水墨国画《五老赏古图》,两旁对联是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手书:门无俗土驾,人有上皇风。左侧为一扇晋陕民居木门,班驳厚重。透过草帘,可以窥见中堂后侧布置的一个旧时代文人书房,大大的书案摆放着文房四宝,靠墙而立的一排古式书柜里,有珍藏的4000本1935年商务印馆重版...
坝上风物 横翠微
作者: 崔新华   来源: 科技与经济画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什克腾旗   桦木林   小气候   内蒙古   坝上   大峡谷   狩猎场   蒲公英   清王朝   木兰围场  
描述: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关于那片清王朝时期的皇家狩猎场——木兰围场的传说,从来都是富有吸引力的:那里有遍野大如拳头的蒲公英,萧萧的野生桦木林和挂满夜空的硕大星星;锦羽山鸡或者成群狍子在林间出没。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名字叫做坝上。坝上位于河北围场县北部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相邻。因海拔地势在这里突然增高而形成一百多平方公里的丘陵森林和草原。坝上的小气候变化多端,东边日出西边雨,风驰云飞,阴晴殊异,由是景色愈加迷人。盛夏时节,驻足于林区高高的防火瞭望点塞汗坝塔上,只见绿野无垠,林涛似海,令人心旷神怡。驱车抵达坝上的红山军马场,登临喇嘛山顶,视野更是广阔:高天上白色流云滚滚,大地山峦构成丰富多彩的色块与残条,山顶上劲风吹拂,一簇簇桦木林顺着风向舞动树冠,缤纷的野花仿佛洒遍天涯……坝上有很多引人入胜的景点,大峡谷、五彩山、将军泡子和大草原等等。清晨的朝霞落在名为将军泡子的湖泊里,天光水色波动,色彩奇幻,水鸟翩飞;据说这湖水哪怕是干旱季节也不枯竭,永远滋润着大地。在秋的时节,五彩山在阳光的勾画下,真是耀眼得五彩缤纷,热烈浓重的色彩,疏密有致的色块,展示着秋的淳香丰厚。大峡谷桦林茂盛,谷底蜿蜒...
夏日的情怀
作者: 佐桓   来源: 科技与经济画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斑   原始森林   画笔   仓山   落叶   旅游者   涂抹   长白山   整理   世界  
描述: 仲夏时节,我们这群久居闹市的摄影发烧友,相约去到河北境内的木兰围场。置身于那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发思古之幽情,领略旖旎的草原风光,真是令人陶醉不已。木兰围场是久负盛名的皇家狩猎名苑。据载,从康熙帝开始,清王朝各代皇帝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狝活动,到此狩猎习武。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草原)将木兰围场分为坝上和坝下两个部分。坝下山高水深,峡谷纵横。坝上则是一片辽阔无垠的绿色草原。我们漫步在柔和如毯的草地上,尽情欣赏着远远近近的迷人景色。这里是草的王国,紫苜蓿、黑麦草、鹅冠草、猫尾草、蒙古冰草挤挤挨挨,铺向遥远的天际;更有五彩斑斓的鸽子花、百合花、金莲花掺杂其间,好似闪烁的点点繁星。偶尔微风吹来,这些花草婆娑起舞,飘起缕缕馨香,让人如啜佳酿,感到一阵微醺和怡然。
精神无形 物质有态
作者: 刘见   来源: 科技与经济画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人与世界   创造力   企业文化   外在形象   创造性   艺术品   自由创造   现代雕塑   艺术氛围  
描述: 现代人奔涌的创造力恣肆磅礴,要在心灵与物象之间凝聚出一方天地,以为恒久之誌,现代雕塑便成为极佳的形式——以巨大的体量暗示人与世界的关系,以节奏和韵律包含心灵潮汐,以无限可能性的材质象征自由创造,以抽象提纯的造型提供辽远延伸的神思。在美利坚大地的一隅,云朵与绿草之间,星罗棋布了众多现代雕塑艺术品,或昂首向天,或怡然静卧;以千姿百态的妙构营造出极富艺术氛围的宏大美境,使一种厚重的奔放的精神吐纳于万绿丛中,那些厚重的巨美之构动人心魄。这就是百事公司著名的雕塑园。这处艺术品王国拱卫着百事公司总部,构成了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的外在形象。以有形的雕塑来象征和鼓动创造性,是1986年以前一直担任
梦之舞:梁明玉的时装艺术赏析
作者: 牟群   李江树   来源: 科技与经济画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凡尔赛宫   路易十四   十五时期   巴黎   纪念碑   建筑师   法国   绝对君权   宫殿   中轴线  
描述: 聪慧、高雅的梁明玉是来自四川的时装设计师。自1986年从事服装设计以来,已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大奖。她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的梁明玉服饰艺术晚会,在首都时装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一些观看了晚会的国外同行们惊叹: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经过梁女士的融汇、变通与创新,竟然产生出如此神奇的魅力。梁明玉设计的女夏装,突出东方女性端庄静雅的气质,同时又极力表现女性温柔、妩媚的风采。一组名为《沙滩系列》的作品飘逸、潇洒,梁女士把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穿孔借景、虚实相生的手法,同西方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穿洞透空相结合,并成功地运用于自己的时装设计中。她的《盛唐遗风》系列采用唐代妇女高髻长襟和日本和服的特点,充分展示了东方传统服饰文化的底蕴和东方妇女的特殊美感。《南国魂》系列是梁女士最用心、也最得意的作品,它全部采用四川传统的手印花布制成,色彩高雅、古朴,气势恢宏、磅礴。设计师用现代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为了设计这组服装,梁明玉曾多次深入乡村向染工求教,用民问传统染织方法精制面料,并亲手缝纫制作。梁明玉的《南国魂》对中国传统服饰是一种继承,也是一种突破与创新。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之魂魄的同时,她...
石刻存至美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与经济画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艺术   变化与发展   龙门石窟   审美观念   石刻艺术   宗教信仰   造像风格   艺术发展史   大足石刻  
描述: 艺术瑰宝,可越千年而闪耀灿烂光辉;一块土地如果与艺术结缘,则灵气四溢,意蕴丰厚。我国石窟艺术,兴盛于唐代,但继后横空出世的大足石刻艺术,以其宏大规模、精深造诣、丰富内容,堪与前朝任何时代的石窟媲美。当代雕塑家刘开渠曾说:大足石刻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为中国石窟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不少专家亦以大足石刻时代来评定其在石窟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认为它展示了晚唐之后宗教信仰和造像风格的变化与发展。这一名闻于世的石刻艺术群,以摩岩造像遍布大足县境内,先后公布为全国和省、市、县的文物保护单位达74处,造像达6万多躯;其中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山、宝顶山两座大型石窟为最。大足石刻,是与云岗、龙门石窟三足鼎立的石刻艺术瑰宝。大足石刻所体现的审美观念和所表现的内容,充满了中国文化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吸纳、融汇外来文化的能力与创造才华。究其内容,这一宏大的石刻艺术群落虽然以表现佛国世界为多,但其间充满了人世的生活情趣,这一特色,迥异于前期各代石窟。
< 1 2 3 ... 243 244 245 ... 259 260 26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