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命的回眸与延伸——沙耆晚年油画作品赏析
作者: 徐君萱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耆   作品赏析   工艺美术厂   油画  
描述: 沙耆先生的一生,由于其独特的经历与机遇,并随之而生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成就了他在艺术道路、艺术面貌上的非常规性和不可比性,特别是他晚年作品的形成,除了历史积累的因素以外,更是与他非同寻常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密切相关的.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形势的逐步深入,身处浙江鄞县偏僻乡村的沙耆先生的生活也渐趋安定,其时因缘起于教授一农村青年余毅习画,便由原来孤寡一人蛰居的沙村故宅,移居于附近的韩岭村与余的全家合住,余毅不久因从沙耆处学得的绘画技艺而为宁波一工艺美术厂招聘担任设计工作,余毅父亲系村党支部书记,对美术也十分爱好,于是余氏父子便都成了沙耆的学生,余家老幼都把沙耆当作“自家老人”(宁波话对家中长辈的尊称),为沙耆单独设了一间朝南的卧房兼画室,
文化潮流与艺术价值——观沙耆油画有感
作者: 严善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耆   艺术价值   印象派画家   后期印象派   表现主义   文化潮流   油画  
描述: 沙耆这一名字对我来说,多少带有一点传奇的感觉.当我十多岁正式开始学画的时候,我就听一位少年宫的画友讲,他的书法老师沙孟海有一个堂弟,是一个非常杰出的画家,大概是仅有的一位与毕加索一起办过展览的中国画家.不过在那个时候,不要说沙耆,就连毕加索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我也弄不清楚.进入大学后,我另外一位少年宫画友告诉我,他的父亲正在编一本《英汉美术词典》,其中有一个关于沙耆的词条,后来翻检得知,这位几乎为所有的近现代中国美术史著作所遗忘,并且现今仍在勤奋创作的画家,生于1918年,早年攻读于比利时国立皇家美术学院.其作品获得“优秀美术
司徒立三度来杭讲学回溯——兼谈绘画基础方法论
作者: 尤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艺术教育   方法论体系   绘画基础   现象学   教学改革   绘画理论   基本功   具象表现   油画  
描述: “你怎么看自己三度来杭讲学?”“尽力为之而已.事实上,从第一次讲学回去以后,我和油画系的联系几乎就没有断过.”当我们和美院客座教授、旅法知名画家司徒立先生凭窗眺望三月潇潇春雨中的湖面时,心情都像这一湖春水,荡漾起一片感怀追想的涟漪.继1993年4月首次邀请司徒先生来我系
艺术媒介与创作意图
作者: 曹意强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艺术媒介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画家   艺术家   伦勃朗   色板   颜料   中国油画  
描述: 一 在我们的时代,艺术已被视为表现个性的神秘载体,因此,人们往往乐意对艺术自由、灵感和独创性之类的问题高谈阔论,而忽视那些跟创作实践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这种情况也存在于我国的油画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揣浅陋,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下油画材料、调色板、表现手段与油画风格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牵连触及油画民族化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对发展中国油画都是重要的。 众所周知,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已有四百余年,而从本世纪初起,它迅速发展为我国视觉艺术领域中的一支主力军,有时甚至有压倒其他画种之势。可是,凡在国外观看过西方油画名作的人,都会意识到中国油画依然没有摆脱一股“土气”,看上去缺乏油画本来应有的特质,尤其是缺乏那种光的韵味与笔触的生气,或者说,缺乏“油画味”。
致七十年
作者: 许江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初年   油画艺术   文化特质   中国艺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艺术教育思想   文化视野   文化背景   艺术发展史   现代艺术教育  
描述: 翻读一段历史,一段70年的历史,总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更何况,这段历史维系着一个民族的现代艺术教育的世纪发展,维系着她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的当代进程。 油画艺术作为西方画种传入中国,始于明代中叶,仅数百年。但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的滥觞,却是以油画作为一个美术学科在中国的确立和传习为标志的,这,还是20世纪初年的事。以今天人们的文化视野来关注已经相当模糊的早期油画图景,1928年,我院的前身杭州国立艺术院的诞生,林风眠先生、吴大羽先生等开创的早期艺术教育思想,正是这个图景中的一片格外明晰的风采,是近代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可资世代考查的历史丰碑。创建我系的一代老师们,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口号,
油画
作者: 赵无极   肖峰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  
描述: 油画
“没骨花”序说
作者: 顾震岩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没骨花   徐崇嗣  
描述: 戊寅新春伊始,国画系嘱我教授本科二年级花鸟班“没骨花”课程.虽有近代名家画本可供临摹,然因其法古卓,恐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惶惶之时,把自己以前读过的几篇古人有关“没骨花”的论述迻录出来,参以己意,略为叙说,敷成短章,特奉上以资参照学习.“没骨花”是一种古法.《图画见闻志》说“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五代、宋初是没骨花卉很盛行的时代,后来曾一度中绝,至清代得以复兴,成为“正宗”画格,这是“没骨花”发展的基本轮廓.
雕塑与环境的感通:环境雕塑随想
作者: 杨奇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环境雕塑   自然环境  
描述: “你的雕塑创作到底属什么类型的创作”,对于这个提问美国著名大地艺术家约翰·克里斯托福这样回答:“如果一定要将我们作品归类,为了艺术史家的方便,我想我的艺术是属于自然的,就叫环境艺术、环境雕塑吧.”在自然环境中发现和创造,并将自己和作品融入自然,从而产生出新的自然,这是约翰·克里斯托福对自己作品特点的解释,同时也揭示了环境雕塑的本质.
鸡冠花·油画
作者: 刘大鸣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鸡冠花   铁路   油画  
描述: 鸡冠花·油画
晌·油画
作者: 苏杰明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  
描述: 晌·油画
< 1 2 3 ... 18 19 20 ... 290 291 2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