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谈莫罗的素描和米罗的版画
作者: 朱维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铜版画   石版画   艺术家   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莎乐美   古典主义   作品   象征主义  
描述: 在从事素描和版画教学中,我总是不能不提到莫罗和米罗,他们有着独特的风格,是有国际影响的美术大师,除油画外,莫罗在素描方面,米罗在版画方面都有他们突出和独到的成就。现仅就他们的这两方面,谈谈我对他们的认识,并郑重地推介给读者。
为了真理的追索——访司徒立先生
作者: 宋建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   空间结构   中国画家   贾克梅蒂   存在主义   真理   绘画美学   色彩表现   教学观   完成态  
描述: 在巴黎的美术界,尤其是中国画家们进入的那些圈子里,司徒立先生以其博闻善辩、快言快语而著称。93年4月初,他应肖峰院长和浙美油画系之请前来讲学,为该系高年级和高校助教进修班的学员们授课。教学成绩果然不俗。课后,司徒回法已数月,却仍似掉了魂一般,说是:他把心留在了远方。司徒之痴情,着实令人感动。故专题造访,请他就造形艺术及其教学作一番“侃谈”,“侃论”所及,发人深醒。特整理成文,愿与朋辈共识。 (一)艺术“真理”的认定来自对生活经历的体验 “体验”这两个字,在司徒的谈话中常常是被用重音来表示的。这个“体验”,在他看来是以“经历”作为基础的。这显然是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是“老三届生”,是在一个美好的观念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向往、崇拜,到失望,甚至绝望,乃至铤而走险;(?)
版画系的素描教学
作者: 甘正伦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期作业   素描教学   现代素描   版画   生活速写  
描述: 在对近年来的版画系教学进行总结时,我们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什么是我系素描教学的特点? 我们的总结所以从这个角度切入,是因为由此可以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纵向,可以上溯到五十年代的各系共上大课;六十年代前后以长期作业为主的苏联教学模式;以及文革后的种种渐变。横向,则有各兄弟系教学的参照,如中国画系的以线造型、讲究结构;油画系的层次丰富、刻划细腻;雕塑系的重形体塑造和体积表现;工艺系重在对形式美的探求等等。同时,随着艺术交流活动的增加,世界各国的多种素描方式得以介绍,各种丰富多采的素描教材译作问世,这些都有利于我们进行这种比较。 经过以上比较,我们认为版画系素描教学的特点是: 一、以短期作业为主、长短期作业交叉,以课堂作业为主、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安排。 二、教学的整体性。 (一) 就第一点来说,其中的课堂作业为主、课外作业为辅;其实却表现为将课外作业正式列入教学计划,是对课外作业的重视和加强。短期作业为主,固然与版画专业有关,但更重要的却来自艺术需要。
沉痛悼念胡善馀教授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立艺专   热爱学生   美术教育   油画艺术   美术学校   中央美术学院   沉痛悼念   油画创作   中国美术   美术馆  
描述: 我国老一辈卓越的油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胡善馀先生,因病经抢救无效,不幸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十二时二十分在杭州逝世,享年八十四岁。 胡善馀先生一九○九年十二月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早年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一九三二年在法国留学,一九三五年一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回国后,先执教于广州美术学校和国立艺专。抗战胜利后,国立艺专迁回杭州,胡先生历任国立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和浙江美术学院教授。 胡善馀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就立足于油画创作。他的《自画像》、《静物》入选巴黎一九三四年的春季沙龙。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大展,油画《桃子和壶》等三十八幅作品分别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南京美术馆、浙江博物馆、云南美术馆等收藏。曾在杭州、广东、昆明、南京、上海等地举办个人油画展和《从艺六十周年油画作品回顾展》、《胡善馀艺术研讨会》,受到国内外艺术界高度赞扬。他为我国油画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胡先生一生纯正率直、淡泊自甘,他对教学一贯认真负责,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他高尚的师德感化着一代又一代的海内外学子。他的精神和风范将长留人间。
《全山石油画集》出版
作者: 南飞雁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美术教育   人文景观   现实主义   画集   石油   当代中国油画   高于生活   源于生活   表现力  
描述: 《全山石油画集》最近已由香港德艺艺术公司及我院出版社联合出版。全山石教授是当代中国油画界中颇具影响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的油画语言简练,色彩丰富,造型严谨,不仅用笔奔放、潇洒,富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且充满现实主义的美感和浪漫的情调。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作品,表现了人物、动物、风景等题材,展示了亚洲、欧洲的风情。尤其是中亚、新疆那粗犷豪放的山川,纯朴美丽的各族人民,在画家笔下流露出强烈的生命力,刚中有柔,撼人心魄。这不仅是自然人文景观的灵魂写照,也是画家热爱生活的激情反映。
石膏浮雕
作者: 姚巧云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膏   浮雕  
描述: 石膏浮雕
雕塑艺术杂谭
作者: 高照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毕业创作课   新潮美术   "新潮"   西方现代派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描述: 余五十年代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后留校从教至今,倏忽40余年,如今老之将至,而往事历历,难以忘怀。兹应《新美术》之约,将昔日有关创作日记、学习笔记、教学谈话及学艺偶得,择其一二,杂烩成文,就教于各位同 好。
雕塑艺术漫笔
作者: 傅维安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先行   现代艺术   模式认知   雕塑艺术  
描述: 唯因钝鲁,我于雕塑艺术并无见解可言,至多是将那些已成通论的东西加以咀嚼再咀嚼而已。所为作品,类如戏笔。偶或用心亦不出应命应制,还是主题先行,然后从人物时事、史因地缘的筛滤中形成图象,最后挂上一个题目,任情适可,甚少考虑其他。这种带有模式意味的惯性造作固属平庸,但循行已久,早成轻车熟路。况每有侥幸也就不思易辙了。方法乃因实践,惯性由经验,模式之说亦有然焉。应当说,模式之所以为模式,自有其科学性和适时性在,才能获得普遍的接受与遵从。而将模式视作食谱、药方,唯一的太平道、流水线,进而狭路争奔致骐骥失蹄、庸驽迷踪,则全在对模式认知的异化。 然而决定艺术的品位或水准的终不关模式,模式只是一种途径:一种方法,至多奠定一时的作风罢了。而“体有古今、艺无新旧”,艺术之为艺术最根本的还在于艺术品自身的格致、个性及寓于其中的文化内涵。艺术首先是要讲格的。艺术的格是对一定规范的遵循与臻善,是对思理或观念载送的明快和确当。美术上的构思、构图与表现就像诗文的运思、谋篇与
金属焊接雕塑艺术:记迈克先生的金属焊接雕塑课
作者: 木子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属焊接雕塑  
描述: 初秋,西子湖畔披上了一层迷人的金纱,格外灿烂多娇。应浙江美院的邀请,英国当代著名的金属焊接雕塑家、曼彻斯特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迈克先生来雕塑系作为期一个月的金属焊接雕塑讲学。 迈克先生的金属雕塑课安排在雕塑系四年级,在这一个月当中迈克先生分大小不同规模的讲座和录像教学进行授课,学生受益非浅,实践了大量的作业。在这些作业中体现着学生们对金属焊接雕塑的认识和思考,也倾注着迈克先生的汗水和心血。这一个月的教学给迈克先生的经历和学生们的学习生涯都记上难以忘怀的一笔。对我国的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学改革和雕塑事业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从教室到杭钢的废料场 在雕塑系的中秋节茶话会上,迈克先生热情洋溢地说:“浙江美术学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校,西湖非常美很可爱,我来到这里后见了许多国家的教授、学者和艺术家,学校的艺术文化交流也非常频繁。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学校里所有来自西方欧美的艺术家们,我是第一个到了中国杭州钢铁厂的废料厂……谢谢大家,祝大家节日愉快。”他的直爽和幽默把大家逗笑了。是的,他来中国后的第一件事就问我杭州的钢
雕塑教学体系中的硬件与软件:试论傅维安先生开创的“构饰课”
作者: 黄发榜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教学体系   硬件与软件   教学方法   雕塑艺术  
描述: 艺术的发展,说到底,在于形式的创造。 (一)雕塑教学体系中的新领域 “构饰课”是傅维安先生开创的。它集中体现了傅先生几十年来对雕塑艺术的思考、研究及在雕塑艺术教学上的经验总结。它使现有的雕塑教学体系更为健全、更为完善,具有了实际意义上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到现有教学不适应当代艺术发展的各种现象和根源。因此,作为雕塑系教学的新课程,对它的研究是十分自然的。 一、“构饰课”名目的择定 “构饰”是傅维安先生创造的一个专业名词。这一择定,在于区别人们惯常所理解的变形或抽象,“构饰课”是以研究雕塑造型结体的法则和构成雕塑语言诸
< 1 2 3 ... 18 19 20 ... 222 223 2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