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499 条
-
版画艺术的出路在哪?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版画艺术
艺术家
现实生活
生活积累
中国画
中国现代
中国版画
油画
出路
-
描述:
版画的问题不是孤立的,和其他美术门类如中国画、油画、雕塑遇到的问题有许多共同之处。面临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面临商品大潮与市场经济,版画创作者的心态如何调整、适应,如何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与此相关的,是如何解决好"五四"以来的艺术传统与艺术创新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西方现代
-
坚持的力量:记中贸圣佳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
作者:
谢扬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交额
发展历程
成交价
艺术品
佛教艺术
拍卖场
中国书画
作品
著录
拍卖市场
-
描述:
从1992年10月3日深圳市动产拍卖行(现深圳市拍卖行有限公司)在深圳博物馆举槌开始国内首届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从起初屈指可数的寥寥几家艺术品拍卖行发展至如今规模各异的数百家拍卖公司,从中国书画的单一拍卖门类拓展到瓷器、油画雕塑、西方艺术、珠宝翡翠、古籍、家具、邮品、钱币以及玉器等古玩杂项,时间已匆匆走过了十余年。这弹指挥间的时光见证了各拍卖公司的兴盛或衰落,也见证了拍卖市场的潮起和潮落。2009年是艺术品拍卖市场具有起承转合历史意义的一年,众多记录被一一刷新,伴随60周年大庆对本民族的传统经典文化的认识回归逐渐复燃,在此时回顾历史总会有更多意义蕴含其间。
-
2008拍卖版图透析
-
作者:
陈亚梅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依赖
艺术市场
艺术产业
金融危机
重大影响
现当代艺术
发展
拍卖行
中国油画
拍卖市场
-
描述: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额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未及的。虽然多半依赖自给的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部分行业还是受到重大影响。艺术产业一直依赖国外资本,与金融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加之艺术市场不成熟、不规范的运作,所以当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受到影响自然非常巨大。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此次2008秋拍各大拍卖行中国现当代艺术及油画雕塑专场的成交额与春拍相比的情况,皆缩水50%以上。当然,这样的拍卖结果原因并不仅是金融危机,更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飞速发展后的自我调整的过程。本期拍卖专题,将分为国际拍卖、国内拍卖两部分以世界金融环境为切入点对中国现当代艺术拍卖市场进行深度的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和综述
-
关起门来折磨自己 打开门来吓唬别人 刘溢访谈录
-
作者:
夏季风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夏季风
中国现代艺术
美术学校
艺术家
现代派
加拿大
绘画
电视频道
油画
-
描述:
刘溢,男,1957年生于天津。画家。1978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1991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出国前曾参加过东京中国油画展、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等重要展览。出国后,作为优秀艺术家同样活跃在世界各地画廊和博物馆。10年前,加入安大略省美术家协会,是该协会成立125年来第一位获全票进入的画家。2005年,北美艺术电视频道Bravo把他作为加拿大艺术家十杰予以报道,跻身于西方主流艺术界。
-
只做经典·铸造现代
-
作者:
刘品毓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力
台湾人
中国大陆
经典
艺术馆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铸造
-
描述:
历史上溯20年,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们正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古典写实艺术阶段迅速跳脱,进入西方当代语境。尽管他们能够捕捉西方前卫语汇且抱有极大的社会政治热情,短短数年竟把欧美一个世纪的创作形式走了一通,促成风格别具的当代繁荣。而时过境迁,表面的移植因为观念的孱弱令活力式微,因为根系缺失渐使表现手段流于程式。相较而言,西方艺术本身因其历史脉络。理所当然地在其文化背景中继续产生着深刻的思想和社会价值。科学与理性激发现代主义对各种形式风格与表现方法的实践以实现对古典程式的反抗,一如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再批判及解构。回头重审西方现代主义概念的历程,从现代艺术衍生的视角发掘后现代乃至当代艺术生根的土壤,意图借其中经典的案例为旧有认识填补新知,或更提供重新思考的门径。此次铸造艺术馆展出撷选馆长施力仁先生近30年在现代艺术史上从罗丹到安迪·沃霍尔等6位名师41件作品,内容涉及油画、版画、雕塑等形式的收藏,是一个不可错过展览,而施力仁本人的收藏与艺术经营经验更值得借鉴。
-
一段传说
-
作者:
苏笑柏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面
传说
油画
-
描述:
~~
-
孤独的先行者 林达川的艺术之路
-
作者:
潘耀昌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院主义
战后日本
现实主义
艺术
美术学校
印象派
审美趣味
美术展览会
油画
后印象主义
-
描述:
载誉归来1953年8月,旅日画家林达川(1912—1985),携夫人和子女归国,这时他的身份不是刚刚毕业的学子,而是一个成熟的画家,是在日本著名油画家木下孝则创办的神奈川鹤见美术研究所执教的教师,和多次参加日本全国性美展的中国人。具有"无监查"和"依嘱"资格的艺术家,是当时在战后日本美术界获得最高荣誉的华人。
-
半生求索 自成画风 读林达川作品
-
作者:
王流秋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留日
作画
多产
色彩
吐鲁番
日本
线条
画风
油画
-
描述:
1984年秋天,我和胡善馀先生去杭州朝晖新村看望林达川先生,坐在权当画室的过道小厅里,喝茶闲谈,观赏他的新作。林是勤奋多产的画家,出外旅行总是满载而归。即便居家也从不停笔。没有画题时他焦虑不安,亲自去菜场买鲜鱼、蔬菜等,兴致勃勃地画起来。他作画
-
石冲:且隐且现的“大景观”
-
作者:
刘晓丹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油画
陌生化
前卫艺术
艺术市场
观念性
写实绘画
行为艺术
中国美术
景观
中国油画
-
描述:
当前卫艺术和学院绘画处于两难时,石冲因为综合了架间的不同形态,为写实绘画由传统走向当代提供了可能,也因为复合了身体的不同寓意,同时获得了多方的认可。或许,石冲的多极转换和多重隐喻,会永远地处于进行时。架上架下:迂回架间的画风正如孔新苗在《今日中国美术》中所认为的,石冲的画概括了20世纪中国油画留下的所有印迹:其写实面貌,标示着中国美术负载百年革命重任的视觉经验;其人生关注,标示着中国美术从古典形态进入现代形
-
一段题跋说往事:王原祁《仿黄鹤山樵山水》简介
-
作者:
胡西林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题跋
山水画
王原祁
黄鹤
题款
款识
款题
画面
王时敏
作品内涵
-
描述:
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的综合效果,这种讲究不仅仅来自画面的形式需要,更来自所绘作品内涵表达的需要,所以有能耐的画家都会在题款的时候极尽能事,以促进画面与款题的和谐统一,即所谓题画艺术。然而,古人作画本来并无款题,甚至连作者的姓名都不题于画幅之内,那时的作法与后来的油画署款甚为相似。清代钱杜在他的《松壶画忆》中说:画之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记之,然犹是细楷一线,书无两行者。唯东坡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已开
<
1
2
3
...
18
19
20
...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