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材料的可持续性”主题沙龙
作者: 張利   傅紹輝   張勃   張劍   楊洲   鄭方   王鑫   晏青   Amy H.Lelyveld   張寶貴   来源: 城市建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理性能   石材   全生命周期   新材料   装饰混凝土   施工方法   思考   建造   清水混凝土   文化性  
描述: 隨着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建築的可持續性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然而材料作爲建築的基本構成要素,它在其中起到了何等的重要作用?是决定性的還是錦上添花?面對同樣的建築設計方案、同樣的經濟條件,如何通過對材料組合的選擇獲得更好的可持續性?除了在物理性能層面,材料對建築的可持續性的影响還有哪些其他的可能?比如文化的延續?……
丹麦维堡市政厅
作者: 赵丹   来源: 城市建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政厅   丹麦   城市社区   会议室   市政广场   通透性   建筑   绿色屋顶  
描述: 维堡市政厅以其与众不同的形态成为随着市政合并而新建的大型城市社区的标志。建筑位于维堡市郊区一片原为军事用地的区域.犹如白色雕塑般漂浮在黑色的基座之上,面向市政广场和新的绿地公园。建筑以其通透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深受员工甚至游客喜爱。从建筑底座向上延伸的绿色屋顶与前端广场周围的景观和绿色屋顶停车场形成完美的互动。建筑设有餐厅、休息室和会议室.需要时可以灵活转换为会议中心。巨大的中庭贯穿6层直通屋顶.宽阔的如雕塑般的楼梯将空间统一。员工餐厅和厨房位于视野极佳的建筑顶层.并直通宽敞的屋顶露台,一览维堡大教堂的全景。设计利用与公园之间的互动为城市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场所.一个巨大的内部中庭成为建筑的核心,将市政厅的专业部门与市民部门联系起来。立面结构为建筑提供了独特的表情.同时还起到了遮阳的作用。
意大利Vidre Negre办公楼
作者: 徐璐   来源: 城市建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色玻璃   高速公路   环境背景   识别性   意大利   办公室   建筑设置   办公楼  
描述: Vidre Negre的黑色玻璃办公室是基于对强烈的识别性的需要.甚至在形象方面作为一个现代雕塑、一个对动态和连续发展的象征而生的。处于高速公路外围节点的环境背景下.建筑设置在一个种植本土物种的公园内.公园入口则呈现出某种市镇广场的形式。
丹麦哥本哈根贝拉天空酒店
作者: 李健美   来源: 城市建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会议中心   雕塑感   酒店   客房   丹麦   吸引   建筑事务所   天空   造型   哥本哈根  
描述: 作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大的酒店,Balla Sky的開幕不僅成爲哥本哈根現代化的restad地區的象徵,更彰顯了該市在國際會議組織方面日益重要的地位。在哥本哈根任何角落都可領略到的雕塑般的造型,使它成爲該地區的地標,吸引了衆多游客前往restad地區。Bella Sky酒店擁有814間客房和30間會議室,爲哥本哈根Bella會展中心提供了大量新的住宿空間和資源,將使哥本哈根有能力承辦更大規模的國
吴冠中: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作者: 施素娟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青   文学   蟋蟀   伴侣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吴冠中   小曲   读者   作品  
描述: 他不能造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间天堂,却想用自己的笔造出一个虚幻的、视觉的、水墨中的、色彩中的人间天堂。他是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他也曾是中国画家中画价最高纪录保持者;他是生前捐赠作品最多的国宝级画家,几乎包括了他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他也是甘愿触犯权威,大胆抨击画坛弊制的勇者,他的精神朴实高尚,是我们崇敬的一代师者——他就是吴冠中。2010年6月25日晚23时57分,吴冠中因呼吸衰竭平静地走了,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他让儿子吴可雨转告那些他来不及说再见的朋友和读者:“你们要看我就到我的作品里找我,我就活在我的作品里。”从生到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但每个人的“走”却大为不同:有的人走如灯灭,无热无光;有的人走如火炬燃烧,把光和热永久留在人间。 (编 者) 作 家 档 案 吴冠中,笔名“荼”,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6年考取公费留学,次年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数十年来历以坎坷,苦恋家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其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为国内外所瞩目,享有很高声誉。
暻曦文学社
作者: 张清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团活动   校长   阅读氛围   广州   社员   中学生   广东   文学社   写作   人生  
描述: 主办: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学报刊分会 主编: 彭志辉 特约主编:张 清 暻曦文学社 广东广州六中暻曦文学社成立于2005年。现有社员约180人。社刊《彩枫》曾参加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刊联展,迄今已推出近30期,深得师生喜爱。 文学社秉承“营造阅读氛围,倡导用心感悟,提供交流平台,培养文学青年”的办社宗旨,汇聚校内各年级的文学爱好者,扎实开展各项社团活动——名校联合笔会,风云人物访谈,名家名师讲座,集体外出采风,主题征文比赛,同题师生擂台赛等等,丰富多样,精彩纷呈。让社员感受生活之丰,引发人生之思,体悟文学之美。 “暻曦”是一抹朝霞,播洒文学希望;“暻曦”是一番颖悟,乍现灵光。“彩枫”是文学之枫,五彩斑斓;“彩枫”是秋收之枫,逸美流芳。 (张 清) 校长寄语: 腹有诗书气自华。悦读,提升品位;泛读,拓宽眼界;精读,汲取营养。多读有字之书方可夯实写作根基。亦需关注社会,勤读生活之书。阅世间百态,品生活百味,方可为写作提供不竭之源。读而善思,思而有悟,悟而欲发,将心智浸染的文字诉诸笔端,真诚地与读者一同分享,这便是写作。
改变
作者: 孔威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馒头   学校   食堂   滚筒洗衣机   土豆烧牛肉   历史纪录   鸡蛋   饭碗   遥控器   房子  
描述: 冬日的暖阳柔和地洒在窗内,绚烂却不耀眼,就像我们的青春,张扬又有几分青涩。菁菁校园,洋溢着五彩斑斓的青春,当青春与文字相遇,我们要用怎样的情思记录这段似水流年?于是,作文之于我们如同生活一样,不可或缺,它是我们生存的一种需要,是倾诉或表达,不是点缀或消遣。 请你用激扬又真实的笔触,书写这人生中最值得怀念的花样年华,让我们一起感受青春的律动,一起领略文字的魅力。 (编 者) 国庆长假终于来到,心情悠闲了许多。放下手中的笔,伸个懒腰,走向久违的电视。舒服地半躺半坐在沙发上,手中不停地按着遥控器。不知何时,运动的大拇指已经停下,双眼停留在历史纪录片上。似乎回到上世纪50年代,家家户户都住着破旧的房子,遇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衣服上打满补丁,一日三餐是冷馒头和咸菜。人们每天都在辛苦地劳作,但微薄收入都不够一家人填饱肚子,温饱是一种奢侈…… 广告切断了画面,脑海中的镜头带着我又回到刚刚吃过的餐桌上。爷爷亲手做的宫保鸡丁、芹菜炒肉丝、西红柿鸡蛋汤、土豆烧牛肉……纪录片中破旧的房子,几张破椅子、一块木板的简易床、漏风的窗户……42英寸的液晶电视、新型的节能冰箱、高大的柜式空调、舒软的席梦思、红木地板、海尔滚筒洗衣机……泥泞的小路,宽阔的街道;破旧的茅草屋,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稀罕的自行车,飞速的动车组……现实和影像相互切换,我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影像。
醉江南
作者: 周雨姗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侬软语   江南   草原   女子   渔舟唱晚   雍容华贵   北方人   黄河   沉静   莲花  
描述: 前世的我,或许是一个漂泊的旅人,见惯了草原的豪迈,见惯了京都的繁华,蓦然回首,却被江南温柔的风吹个正着,一头醉倒在烟雨迷蒙中,不愿醒来。 爱江南,爱她的山清水秀。与北方的崇山峻岭不同,这里的山大多是玲珑俊秀的。漫山青翠,漫山葱茏,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绿,如同佛祖安坐修行时头顶上那一大片绿云似的菩提,充满生机与灵气。而江南比山更出名的,自然就是水了。没有黄河的波澜壮阔,没有大海的惊涛骇浪,有的只是那一湾清澈的溪水潺潺地流淌;有的只是小小竹排上的孩童用脚去逗弄溪水时那一瞬间的温暖;有的只是落花落入溪水中时那一刹那的惊艳;有的只是桨声灯影中被搅碎的那一池温柔,让人觉得要与之同化了般,满心的欢喜。
黄永玉:一个传奇的老头
作者: 冯尚美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香港   文章   意大利   老人   故事   大上海   小说   传奇   木刻  
描述: 诗歌、散文、杂文、小说,文学顽童。水墨、雕塑、木刻、版画,丹青怪杰。喜欢把烟斗叼在嘴上的黄永玉,一脸的笑容,一脸的故事。黄永玉,一个有意思的老头,一个好玩的老头,少了这么一个老头,也就少了一份阅读的乐趣。他,一个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说是无愁,其实他也有忧伤甚至凄凉的时候,这是在陆续阅读他的一些作品过程中的感受。不管你在什么时间看见他,他的穿着一定很时髦很时尚,而且颜色永远跟他的国画一样,充满雅气,充满色彩,充满故事。黄老说,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不断出演故事,叙说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得有文字,所以,就要多读书,多看书,看书就是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故事,不管这些故事是快乐或悲哀,传奇或平谈。 现在的黄永玉,在意大利、北京、香港和湘西的故乡凤凰游走,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故居隔壁,就是他的别墅。北京数十亩占地的“万荷堂”里有他的狗和满堂的荷叶荷花,愈老愈纯真的老人,感受着童年般的快乐。“所以如果我死了,我的墓碑上应该刻这几个字:爱、怜悯、感恩。”黄永玉透彻地看过历史和现实,他是否真正地轻松和快乐,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编者) 作 家 档 案 黄永玉,1924年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
抡起罗丹的斧头
作者: 刘波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写作   材料   结束语   雕塑家   技巧   罗丹  
描述: 前面我们探讨了人物写作的标题、开头、语言、细节直到结尾的一些技巧问题。说到技巧,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雕塑家说的话:“雕塑其实靠的不是雕塑的技巧,而是砍掉多余的东西的技巧。”这话大有深意。我们把他这话套用过来,町不可以这样说:写作其实不是靠写的技巧,而是去掉多余的材料的技巧。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去掉多余材料的问题,作为人物写作的结束语。
< 1 2 3 ... 1805 1806 1807 ... 1848 1849 18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