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6606 条
诗歌赏析 春天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场
律师事务所
美剧
生存法则
描述:
Sound the flute! Now it´s mute. Birds delight Day and night; Nightingale In the dale, Lark in sky,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to welcome in the year. Little boy, Full of joy; Little girl, Sweet and small; Cock does crow, So do you; Merry voice, Infant noise, Merrily, merrily, to welcome in the year. Little lamb, Here I am; Come and lick My white neck; Let me pull Your soft wool; Let me kiss Your soft face; Merrily, merrily, we welcome in the year. 把笛儿吹起! 现在它悄无声息, 白天夜晚 鸟儿同欢喜。 幽幽山谷里 夜莺和鸣, 朗朗天空中, 云雀欢愉, 多欢快,多欢快,喜迎新春到。 小小男孩 欢快无比。 小小女孩 俏美玲珑。 公鸡唱, 人在吟: 婴儿笑声 醉人心。 多欢快,多欢快,喜迎新春到。 小小羊羔, 我在等你 我白白脖颈 你来舔舔 你柔柔毛儿 我来牵牵。 你娇嫩脸儿 我来吻吻。 多欢快,多欢快,我们喜迎新春到。 赏析:威廉·布莱克是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他早期的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本诗选自《天真之歌》。诗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春的美丽。看!鸟儿欢腾,公鸡呜叫,云雀翻飞,夜莺歌唱;孩子们欢蹦乱跳,笑语连连,和动物们欢畅嬉戏。诗中的3个小节如绚丽多彩的电影变焦镜头,由远及近:树林山谷、村庄农舍、儿童与羔羊。整首小诗意象鲜明,生动具体,趣味盎然。而诗歌以儿童的口吻写出,表达了孩子天真烂漫的童趣,以及对美好春天的全心感受,读来极具感染力。同时,诗行以短句和片语的形式反复出现,几近童谣,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轻松自然、朗朗上口,读来颇有春的气息迎面吹来的美妙感觉,美景沁人心脾。
Shia LaBeouf
作者:
Louise Baker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读材料
翻译方法
课外阅读
英语
描述:
一定有很多人忽略过他的脸,在年“变形金刚”尚未抵达地球的那个夏天之前。那张脸,即使贴上络腮胡须也仍有点孩子气,一个希腊雕塑般笔挺的鼻子,年少时黑白分明的眼眸逐渐被成熟掩盖,再加上不算高大的身材,可以肯定他的走红并没沾多少偶像派的光。一点小小的放纵与叛逆,就像正在长大的孩子,却拥有瞬间爆发的能量,所以注定由瘦弱的他怀抱立方体夺命狂奔在炮火纷飞的街头,实现着每个男孩都可能做过的,一个拯救地球的梦。
茶博士信箱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
准确
谚语
笔记
讨论
诸葛亮
团结
读书
机智
力量
描述:
茶有道,亦有惑;又,道可道,非常道,故答疑解惑亦见仁见智,何况实践尚可出真知,有心茶人也是满怀真知灼见。 本栏目力邀茶界专家,针对读者所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分别予以解答。茶博士还就茶界里热点或难点话题邀请热心茶人和茶庄主们共同参与,相信通过多方互动,大家各抒己见,道理会越说越明。希望有更多读者加入到茶博士互动问答的队伍中。 本期专家团 丁以寿: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副教授、茶文化硕士研究生导师 蔡荣章:天福茶学院茶文化系主任,原天仁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 陈郁榕:本刊专业指导、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 刘国英: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武夷山市岩上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 叶汉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评茶师、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 本期茶博士关注: 问:除了普洱的沱茶,听说还有重庆沱茶,可否介绍一下? 答:重庆茶厂于1953年开始生产沱茶,以川东、川南地区14个产茶区的优质茶叶为原料,经精制加工而成,属上乘紧压茶。制作时选用中上等晒青、烘青和炒青毛茶,对原料进行搭配、筛分、整形,再进行拼堆、称料、蒸制、揉袋压形。重庆沱茶的成品茶形似碗臼,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澄黄明亮,叶底较嫩匀,滋味醇厚甘和.香气馥郁陈香。本期茶学: 问:日本的煎茶道和中国有什么样的渊源? 答:日本的煎茶道是在中国明清时流行的泡茶道的基础上,融入日本礼仪规范而形成的。1654年,中国福建福清万福寺的隐元禅师东渡日本长崎传法,将当时福建武夷茶泡饮法传入日本。日本的煎茶道成形于卖茶翁——柴山菊泉的晚年时期,经数百年后形成许多流派,其中小笠原流派煎茶道是代表性的流派。 问:冲水泡茶时,应将壶冲满吗? 答:不一定,为了一次能将茶汤倒光,但受茶盅容量或杯数限制,倒七分满或半壶皆可。若是要冲满一壶,也是以九分满为宜,倒得太满,盖上壶盖时会满溢,还会把茶叶一并冲出,或卡在壶口上,影响到盖壶盖。另冲水时故意满溢以冲茶沫的做法并无必要,这些泡沫是茶叶内一些成分造成的,饮之无妨。 问:长嘴壶的壶嘴一般有多长? 答:为了掺茶沏水方便,茶壶的嘴从原来的短嘴到几尺长。清末民初开始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用一尺到一尺五寸的铜壶为客人掺茶,而现在一尺左右的长嘴壶越来越少,而根据茶馆的掺茶和表演需要,长嘴壶的长度大都保持在“三尺长壶”了。 问:—般气温达到多少的时候,茶才会开始萌芽? 答:引起茶树萌芽的平均温度称之为生长的起点温度,在生物学上称此温度为最低温度。多数茶树品种日平均气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茶芽才开始萌动,但一些早芽品种萌动的起点温度可以更低一些。 问:晒青绿茶是怎么做出来的,目前有哪些品种? 答:晒青绿茶,是指鲜叶经过锅炒杀青、揉捻以后,利用日光晒干的绿茶。由于太阳晒的温度较低,时间较长,较多地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制出来的茶叶滋味浓重,且带有一股日晒特有的味道。根据产地不同,晒青茶可分为滇青、川青、陕青等品种。 问:工夫红茶的产地似乎特别广,可否介绍一下? 答: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特有品种。工夫红茶的特点是外形条索细紧,色泽乌黑灰润;冲泡后汤色、叶底红亮,香气馥郁,滋味甜醇。在我国有12个省份生产工夫红茶,其中包括祁门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问:好的太平猴魁是什么样的特征? 答:品质好的太平猴魁的外形是两叶抱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其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花香高爽,滋味甘醇,香味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净,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品饮时能领略到“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问:凤凰单丛和凤凰水仙有什么区别吗? 答:凤凰水仙由于选用原料优次和制作精细程度不同,按成品品质依次分为凤凰单丛、凤凰浪菜和凤凰水仙3个品级。采用水仙群体中经过选育繁殖的单丛茶树制作的优质产品属单丛级,较次的为浪菜级,再次的为水仙级。 问:历史上的白茶和现代白茶有什么不同? 答:唐宋时期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化茶叶采摘制成的茶,这种白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制成的白茶不同。现代白茶是以大白茶树的芽叶经生晒制干而成。 问:茶叶存放过程中,香气是越来越低吗? 答:随着茶叶存放时间的延长,茶叶香气日渐低落,陈味显露,龙其是新茶特有的清香散失。这一过程不仅包含着茶叶原有香气成分的丢失,也有一些新成分的产生和增加,增加的主要是茶叶陈味的成分,如戊烯醇类物质等。 问:听说茶叶对夜盲症比较好,是这样的么? 答:夜盲症主要和缺乏维生素A有关,茶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一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在肝脏和小肠中可转化为维生素A,从而与赖氨酸作用形成视黄醛,增强视网膜的辨色力,因此多饮茶,对夜盲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问:古人有所谓的的“轻水”、“重水”,并认为水以为轻为好,是否有道理? 答:古人所说的“轻水”、 “重水”和现代科学中所说的软水、硬水有相似之处。硬水是每升水中含有8毫克以上的钙镁离子含量,用硬水泡茶,则茶汤变色、香味也大减。水的轻重,还应包括水中所含其它矿物质成分的多少,如铁盐溶液、碱性溶液,都能增加水的重量。用含铁、碱过多的水泡茶,茶汤上会浮起一层发亮的“锈油”,滋味也会变涩。自然界中的雨水、雪水为纯软水,泡茶则汤色清明,香气高雅,滋味鲜爽。至于泉水中,所含杂质除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等,经烧煮时可分解沉淀,形成“水垢”沉入壶底,这样也变成了软水。因此,古人论水质的优劣以水的轻重作为标准,是很有道理的。 问:瓷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 答: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早期,原始青瓷就在中原及长江中下游出现。在公元2世纪左右的东汉时,浙江的越窑已形成成熟的烧瓷技艺,青釉盏与盏托开始大量生产。古代的“瓷”字最早出现于魏晋的文献,而瓷茶具也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瓷器发明以后,因其比陶器更为纤细润泽,洁白纯净,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 问:釉上彩和釉下彩瓷器有什么区别? 答:釉下彩瓷器是先在坯上用色料进行装饰,再施青色、黄色或无色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釉上彩瓷器是在烧成的瓷器上用各种色料绘制图案,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釉上彩瓷器以手触摸有明显的凹凸感。 问:紫砂中的绿泥是什么? 答: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茶博士信箱 参与热线:0591-87095836 邮件:hxcd86@sina.com
饮四季入喉——记粉彩四季茶盏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
准确
谚语
笔记
讨论
诸葛亮
团结
读书
机智
力量
描述:
饮四季入喉——记粉彩四季茶盏
新法减碳“新彩烧”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
准确
谚语
笔记
讨论
诸葛亮
团结
读书
机智
力量
描述:
新法减碳“新彩烧”
夏之蓝裙,完美邂逅
作者:
梨子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
准确
谚语
笔记
讨论
诸葛亮
团结
读书
机智
力量
描述:
这是一套很精致的茶器,任谁见了都会喜欢。一般是本色的陶土,一般是蓝白色的彩釉,虽然没有那种纯粹统一的视觉感染力,但是这一半一半的调调却是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事实俱全,太讲究整齐划一的完美,也不尽是完美了。 收藏这套茶器的主人是一位很优雅有品位的女士,她把茶具摆放在靠着窗户的橱柜里,每天让它们沐浴在阳光里,特别是到了黄昏时刻,一圈圈光晕折射在杯碗上,像极了一幅挂在橱窗上的油画,却是立体而自然的。她说,隔一段时间会根据自己的心情给茶器弄个小造型。现在看到的倒放着的公道杯是表示她近期安稳平淡的心情。 茶杯共有3只,是束口杯,显得肚大口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人喜邀3人饮酒吟诗,设计者也别有用心只为其配了3盏茶杯,可想3人品茶确是很巧妙的组合。3人品茗,多一人显聒噪,少一人觉单调,3是中庸的数字却也让很多人喜欢。 细看茶杯的设计,蓝白彩釉设计在杯身的上半部,这样一来。本来憨态可掬的圆肚杯显得秀气许多。那彩釉也绘得雅致。浓重的线条与轻巧的圈,像女孩儿的裙摆,而且是蓝花白底的麻布长裙,风吹起裙角,泛起涟漪,一个长裙飘飘的年代。 那个躺着的公道杯却把欣赏人的目光聚集在上半身陶土的部分,而那蓝白彩釉只是为了衬托那陶土的古朴雅韵。
陈安妮:我是三“教”合一
作者:
杨巍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
准确
谚语
笔记
讨论
诸葛亮
团结
读书
机智
力量
描述:
“真是不好意思呀,让你久等了!”身着一袭黑色小礼服的陈安妮行色匆匆地推开位于福州五四路元泰红茶屋的玻璃门,满脸歉意地对我说道。她刚才正和孩子们到“三坊七巷”游玩,似乎还未尽兴,就急急地赶回来接受我们的采访。就在2天前,她携儿女从香港飞来福州,并且还带着两大“任务”:一个是去登门拜访茶界泰斗张天福,这位百岁老人是她的忘年交;另一个就是举家从福州坐动车前往上海看世博。同时,由她掌门的元泰茶业也将于9月在福建馆向世人展示中国红茶以及中国荼文化。 在与安妮交谈的过程中,她说话的声音语调始终是舒缓娴和,神情举止也始终是恬静优雅,和红茶屋中随处可见的形象代言人背景板上的她如出一辙。若是细看,她和油画中正在悠闲地喝下午茶的英国贵妇人竟有几分神似。殊不知,她还有董事长、母亲和教师三重身份:在员工眼里,她没有一丁点上司的架子,员工都亲昵地叫她“陈小姐”;在孩子眼里,她是位慈祥的Mam(妈妈);而在学生眼里,她是个富有责任心的国语老师。“和这三种身份对应的是教导、教育、教学三大‘功能’。可以说,我是三‘教’合一。”她笑呵呵地调侃道。 “红茶,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海峡茶道》:陈董,你好!走进您的红茶屋,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环境很有亲和力且富有时尚生活气息。
编读往来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最喜欢的栏目是“特别报道”和“图片故事”,每期书都会仔细研读。“特别报道”关注了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图片故事”以全新的视角诠释着茶故事。我是忠实读者就不得不说点自己想说的话。比如3月刊的特别报道的《放心茶,安心饮》介绍了茶企华祥苑的有机茶基地,而《拯救雨林》这篇文章中又看到了一个新名词“多维生态系统”。现如今的绿色茶、有机茶、生态茶是以什么来衡量的呢?希望贵刊在这方面多做报道,着重介绍一下,让爱茶的人喝得明白,消费得明白。另外,希望贵刊能在总体设计上再做努力,能在同类的刊物中脱颖而出。 福建厦门林先生 编辑部回复:谢谢林先生一直以来的支持。“图片故事”是我们今年新开的栏目,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我们也会努力把它办得更好。林先生提出的希望能看到行业发展方向的报道,这方面我们也会重视,以后会加强这方面内容的报道、,以后在文章中出现的比较陌生的名词我们也会在文中做比较详实的介绍。总体设计方面,我们也会与美编多作沟通,争取在设计方面做到出类拔萃。 我自己经营一家茶店,自开店以来就一直订阅《海峡茶道》,现在已经2年了。国家刚做出对茶叶包装的限制规定,贵刊就于4月份刊做出“独家阅读”《看茶行业如何“包装”》,现在贵刊越来越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了,这一点正是我想看到的,希望以后《海峡茶道》继续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向大家多介绍些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福建宁德赵先生 编辑部回复:感谢赵先生的来信。4月份的“独家阅读”《看茶行业如何“包装”》是我们花费了很大心血做出的报道,能得到大家到认可,非常欣慰。茶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这不仅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更需要广大从业人员积极参与、积极讨论,而关注这些也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以后会秉承这份责任,努力地做好行业发展方面的报道,为大家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初为茶友的我,第一次看到《海峡茶道》就爱不释手。最喜欢“茶博士信箱”和“鉴茶圆桌”这两个栏目。 “茶博士信箱”内容浅显易懂,从中能学到很多的常识性的知识;“鉴茶圆桌”内容又很专业,能让我们这些初级茶友认识好茶,知道如何鉴别好茶。4月份刊出的《悦赏四大名枞》让我复习了四大名枞的知识,《不期而遇台湾红》则让我了解到了鲜见的台湾红茶,增长了不少知识。4月份刊出的“茶游天下”、 “论道”和“盏中禅色”也都很美,很喜欢。 广东韶关郑小姐 编辑部回复:感谢郑小姐的来信。每期的“茶博士信箱”我们都精选茶友最为关注的问题,邀请最为专业的专家团解答,用一问一答这种较为轻松明了的形式,让大家学到知识。 “鉴茶圆桌”则要求做到相对专业,每次鉴茶活动都会邀请茶界专家一同品鉴。在以后的报道中我们也将坚持一贯严谨的作风。 林深作品出版 2007年,作品《氤氲含翠》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2008年,作品《一渠春水赤廊桥》人选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江路春风夹岸华》人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展:作品《独寻春偶过溪桥》获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最高奖一优秀奖;2009年,作品《永远的廊桥》入选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其他作品还收录于《美术》、 《美术报》、 《福建艺术》、 《艺苑》、《收藏快报》、《当代中国画》等报刊。
晶莹透彻玲珑瓷
作者:
乐儿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迷恋瓷器到了不可附加的地步,恨不得让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在疯狂地学习瓷器,顶礼膜拜瓷器。偏执如我,朋友们也都无奈。其实这样没什么不好,因为朋友多,遇到好东西的可能性也大。这不,在朋友的介绍下我结识了隐匿于大市的林老师。遇见林老师是件很幸运的事,他博识、随和、幽默、低调。初次见面就相聊甚欢,以致我一再地感叹相见恨晚。 一个凉爽的傍晚,怀着愉悦好奇的心情准时地赴林老师的约。在电话里。林老师故意卖关子说给我看几个如玻璃般剔透的青花,且不是无胎的青花。这一下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不是无胎的又如玻璃般剔透,该是个什么物件呢? 见到她的那一刻,我愣住了。只一眼,就再也无法让自己的眼睛离开她,就那样直愣愣地看着。怎样形容它的美呢?纯净、宁静、透彻……这些字眼都不足以形容她的美好,就是觉得她好美,这样的美以前从未曾遇见,这美不是惊艳,而是震撼。这套组杯林老师说很多人看上,已有人决定买走。是特意留下给我学习的。有前辈如此提携,实是晚辈的幸事。 看到我惊讶的表情,林老师开始给我普及知识。他认认真真地讲着,我仔仔细细地听着,我们这一老一少套用一句流行语描述便是“china fans”,不是中国粉丝,而是瓷器粉丝。
浪漫七夕
作者:
小北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王勃在《七夕赋》中曾云“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星期是七夕的别称,王勃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芙士亍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这个节日如此美好,它是传统中国人的情人节。因为它,含蓄内敛的中国人才会落落大方地在这一天前牵起爱人的手;因为它,被“三呔四德”的封建礼教禁锢的古代女子才有喘口气的机会。所以要用最唯羡最真切的笔触纪念这个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 珍惜 所用茶品:武夷岩茶、正山小种 所用茶具:青花圆融杯组 茶席设计:吴珊珊 七月初七的夜晚,你和恋人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是否会想起萧统的那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