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4 条
-
如何提高课余运动训练的质量
-
作者:
夏雪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研究
教练员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
中小学生
质量不高
训练项目
学生运动员
工艺品
训练计划
课余训练
-
描述: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成绩显著,问题不少。在诸多问题中,训练质量不高是一个比较普通的问题。现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粗浅体会。一、必须认真分析研究训练对象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玉,不经过雕琢,就不可能成为一件工艺品。但一块玉能雕琢成什么样的工艺品,必须根据玉的质地来决定。所以,一个雕塑家得到一块玉后,拿在手上需要翻来复去地看,翻来复去地琢磨,这块玉象什么?能把它雕琢成什么?不加考察,随心所欲,是雕不出什么好作品来的。训练运动员也是同样的道理。某个训练
-
美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织锦
工笔
水彩画
口诀
壁挂
朝阳
中国画
美术作品
油画
-
描述:
美术作品
-
罕见的战国琉璃球
-
作者:
赵文玺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球直径
洛阳
五彩缤纷
彩球
战国
收购
表面
对称
文物
河南省
-
描述:
1979年,河南省文物商店在洛阳收购到一件战国琉璃球。该球直径5.8厘米,有对称的十字孔。球表面是白、黄、红、蓝等五彩缤纷的莹光层。球通体有48个双彩圈和彩球组成的“晴蜓眼”凸出表面,每6个一组,围成一个圆圈共分八组。此球颜色之艳、体形之大、造形之美,为解放后所发现战国琉璃球之最。我国琉璃件始于西周,战国时出现这样精美的
-
徐州近年征集的汉画像石集粹
-
作者:
邱永生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山县
集粹
徐州地区
浅浮雕
人物故事
男子
技法
汉代妇女
汉画像石
戴进贤
-
描述:
近五年来,我们在徐州地区共征集流散的汉画像石五十余方,主要集中于徐州贾汪区和铜山县境内,现摘要介绍如下: 第一石:人物故事图(图一),长96、宽101厘米,厚12厘米。出于铜山县毛庄乡吴楼村。平面浅浮雕技法。画分上下四格。顶格上部稍残,左侧一兽昂首,右侧有二长尾兽;第二格人物较多,计八人,自左向右,二小人上下一跪一立,一大人著长袍,双腿叉立,面右挽弓,一冠帻男子双手持盾,翘颌右引,右一人戴冠佩长剑,身体左倾,作接物状,一人面左倾身,双手执一系,一人面左而跽坐,袖手。右侧一树下立一马。第三格刻十人,均
-
读《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研究》
-
作者:
杜金鹏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雕塑艺术
玉雕
整理研究
类型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考古资料
美术考古
考古学
古代艺术
社会状况
-
描述:
《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山东大学刘凤君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32开本,386页。《研究》共收入15篇文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刘凤君同志近些年来在美术考古领域关于雕塑艺术之研究的建树,综观全书,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称道与借鉴。第一,体例较科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之结构安排,多有匠心独具处,第一篇《考古学与中国雕塑艺术史研究》是全书
-
西汉宜阳煤窑
-
作者:
卞书田
胡克仪
来源:
中州煤炭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窑
班固
冒顶事故
清末明初
河南
窦广国
宜阳
公元前
煤炭开采
外戚
-
描述:
河南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素有“千载煤州” 之称。我国历史文献中最早有关煤炭开采的文字记载,就是西汉河南宜阳煤窑的一次冒顶事故。公元前104至91年间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外戚世家》中载:约在公元前179年后不久,西汉文帝刘恒立窦氏为后。窦氏家境贫寒,其弟窦广国(字少君)四五岁时,被人掠卖十余家,后来转到宜阳给一个煤窑主“入山作炭”。一次天冷,广国和一百余采炭人躺在窑下休息,因发生冒顶事故,除广国一人外,其余尽被压死。不久后,窦氏立为皇后,广国回到长安。 关于窦广国在宜阳炭窑遇险的故事,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撰写的《汉书·外戚传》和与班固同一时期的王充著《论衡》中都有记载。清末明初学者顾炎武
-
调整开拓部署实现大幅度增产
-
作者:
王金岭
葛铜柱
来源:
中州煤炭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整
增产
煤矿
开拓部署
幅度
-
描述:
露天矿(见图1),原设计能力为360万t/年,1988年常村矿二次扩建投产后,义马煤田六个矿的设计能力达到560万t/年。近年来,我们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开拓布局,大力发展机械化,使煤炭产量稳步上升,
-
瞄准市场 调整方位 跳跃发展——梨园局多种经营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
作者:
陈党义
来源:
中州煤炭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服务
准市场
跳跃发展
现状及发展
水泥厂
多种经营企业
衰老矿井
矿区
汝瓷
原煤
-
描述:
梨园矿务局是从资本家手中接过的不足万吨的小煤窑,经过不断改造、扩建、发展成为拥有4对矿井(含一对基建矿),年产量85万吨,产值8000余万元的煤炭企业。40余年来,梨园局为国家生产原煤达1802万吨,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资源的枯竭、矿区正走向衰老,目前已有2对矿井将相继报废。为了开拓生产门路,我局响应原煤炭部抓好生产、建设、多种经营三个主体的号召,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集体经济,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现已初具规模。现有多种经营企业及经营网点40余个,从业人员2500余人,固定资产3600万元,产品百余种,涉及10余个行业,产值达2500万元,
-
略论唐诗之“悟”及其演变
-
作者:
卢燕平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悟"
"境"
唐诗
意象
-
描述:
《声类》:“悟,心解也。”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悟是在非自觉状态中完成的思惟飞跃,表现了审美主体在创作中的灵感和在欣赏中对客体的突然领会。严羽《沧浪诗话》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便形象地道出了这种心态的非自觉性及其玄虚美妙的特质。这种“悟”的能力是唐代诗人审美心理中一个重要的共性,导致了时人对诗歌意境的创造。 一 人们说,唐诗中王维诗是意境创造的高峰,李白诗是抒情的高峰,这话不假。读王维那些最能代表他个人风格的山水小诗,总能在意象组成的幽静的景物画面中若有所悟。试简析几首小诗: 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山中。
-
人体曲面轮廓激光扫描三维视觉传感系统
-
作者:
唐朝伟
梁锡昌
施进发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光测量
立体视觉
三维曲面
-
描述:
本文在深入研究激光三角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激光扫描反射式三维视觉传感系统,巧妙地解决了人体曲面的测量问题,为雕塑、服装设计及假肢制造提供数控加工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