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谈佛教石窟寺摄影
作者: 彭华士   来源: 华夏考古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考古   北魏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重要手段   摄影者   拍摄点   雕塑   石窟寺  
描述: 石窟寺摄影是蒐集佛教考古学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关于摄取对象的拍摄点,用光、画面构图及其周围的环境气氛等问题。上述这些因素需要摄影者根据其本身所具备的艺术修养和工作经验,通过摄影术来取得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财富,供美术史家和人民群众研究、欣赏。一张文物照片质量优劣的标准不外乎有两条:一、它必须是所摄对象的客观的真实纪录;二、它本身是一件优秀艺术品——在被摄制对象中融入摄影者的感情并给它赋予以动人的美感。现在,我在这里愿就自己多年从事佛教石窟摄影工作中所积累的实际经验,谈几点体会。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楚文化游览区——火中之凤雕塑构思
作者: 傅正兴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文化   初步形成   楚艺术   游览区   构思   东湖风景区   艺术表现   造型   风景名胜区   雕塑  
描述: 东湖誉称“江城明珠”,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磨山峰峦罗列,山水萦抱,林木茂盛,为东湖风景佳绝处。武汉市在东湖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中,决定在八里磨山建成楚文化游览区。现已建成楚市景点,楚天阁(暂名)正在建设之中,即将建造凤凰造型的雕塑——凤标。还将建楚城门等一系列景点建筑,在近三、五年内投资上千万元,初步形成一个融楚文化与园林风景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引起世人瞩目。在众多的楚艺术品中,有一个楚艺术天地的不朽精灵——凤。那千变万化的色彩,那千姿百态的造型,如行云流水,飞扬流动,
“雕塑性”建筑形象与创作
作者: 刘鹏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形象   雕塑感   建筑师   原形体   建筑艺术   华中建筑   雕塑性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建筑形体  
描述: 建筑的外部空间形式往往是高层次的建筑理论的重要表现途径,对建筑的形体塑造的研究与讨论虽不时兴,但却值得,这将会直接地提高建筑创作实践水平。本文拟就对某些建筑形象中的“雕塑性”形式感问题及其创造作些肤浅的探索。一“雕塑感”——建筑中的美学现象在建筑评论文章中,“雕塑感”一词常被用来品评一些具有个性的建筑形象,表达了品评者对建筑外的空间形象的心理感受:建筑的外形特征使他们联想到了雕塑艺术。例如:
黄兴在辛亥革命时期对武装起义的贡献
作者: 沈继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兴   武装起义   长江流域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   武汉保卫战   辛亥革命时期   秘密会党   孙中山   武昌首义   军队  
描述: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军事领袖。他五彩斑斓的革命生涯、与孙中山“并称孙黄”的赫赫声望、彪炳史册的不朽功绩,可以说,皆与一个“战”字密不可分。他对革命派“战争事业”所作的贡献,概而言之有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推翻清朝统治的军事战略方针;第二,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第三,领导了武昌首义后的武汉保卫战。
“栗”是我国先民的食物之一
作者: 邢湘臣   来源: 化石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干果   栗子   食物   有巢氏   国际市场   种植业   经济价值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描述: 栗(Castanca mollssima),又名板栗,俗称栗子,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干果。果形玲珑,色泽鲜亮,果仁丰厚,肉质细膩,甜香甘甜,故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东方珍珠”。特别是风味独特的北京“糖炒栗子”,早在清代被称之为“灌香糖”。如今还流传着:“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素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的歌谣。但栗在古代却不是副食品,而是“主粮”之一。如《庄子、杂篇、盗跖》载:“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食橡、栗,暮栖树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这段记载反映了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活。出土文物及史料揭示,在旧石器时代,先人还未从事种植业,当然更谈不及粮食和蔬菜的种植,而以采集和狩猎
话说成化斗彩
作者: 李小琳   来源: 成都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遗址   纯阳观街   地名   锦江区   包江桥  
描述: 话说成化斗彩
天津大学北洋广场
作者: 彭一刚   来源: 城市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天津大学   人工湖   教学楼   园林建筑工程   造型   喷水池   张太雷   雕塑   建筑小品  
描述: 天津大学北洋广场是一项综合性园林建筑工程,包括广场、喷水池、建筑小品、雕塑、绿地、亭子与泵房。工程从1984年2月开始设计工作,4月开始土建工程,1985年春全面完成绿化工程,1985年5月最后一个单项工程张太雷烈士青铜雕象落成剪彩,工程全部竣工。
“冷线”上的星光——记老政工张叔廉
作者: 陈日午   来源: 中国农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冷线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五彩缤纷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棉纺厂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优秀论文   政工研究   老年生活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描述: 人老了,各有所好,各得其乐。养鸟喂鱼种花;临书写作绘画;玩扑克搓麻将、下象棋……。大千世界,老年生活也是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而他却与众有别。离休后,他眼睛盯的,肚里装的,头脑想的是政工研究。自他从热线退到“冷线”后,便成了“冷线”上的热心人。他就是新疆石河子八一棉纺厂职工思想政治工
东辛农场建成一座《耕耘》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农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耕耘   农场   文化素养   东辛   周年纪念日   战略思想   艰苦创业精神   经济发展   小城镇   雕塑  
描述: 为弘扬老一辈拓荒者的艰苦创业精神,确立农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及提高企业文化素养,江苏省东辛农场在建场40周年纪念日前夕,一座题为《耕耘》的雕塑在农场小城镇中心广场建成。
纤丝环宇——介绍上海前进农场纤维厂雕塑
作者: 陶寿海   来源: 中国农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场   基座   纤丝   上海市   企业精神   大理石   匀称   造型   雕塑   合成纤维厂  
描述: 上海市前进农场合成纤维厂矗立着一座造型优美别致、结构匀称得体的雕塑。这尊题为《纤丝环宇》的雕塑,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该厂“自强崛起,奋进不止”的企业精神。《纤丝环宇》雕塑是用深黑色大理石贴砌成的。坚实的基座上兀出起球状半圆体,其上挺立起两根该厂牵
< 1 2 3 ... 125 126 127 1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