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64 条
-
隧道窑还原焰烧成自动控制
-
作者:
金敏强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氧化焰烧成
一般控制
隧道窑
调节器
蒸汽
直接影响
重油
还原焰
温度控制
全自动控制
-
描述:
一、概述目前,国内一些陶瓷厂,对氧化焰烧成的隧道窑进行自动控制已获得成功,但对还原焰烧成的隧道窑的自动控制,还是一项空白。还原焰烧成的隧道窑对还原带气氛的控制尤其重要,它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烧成质量、能源的节约等。因此对还原焰烧成的隧道窑进行全自动控制,已成当务之急。我厂对本厂2~(?)隧道窑进行综合性的技术改造,要求对隧道窑的温度、压力、气氛进行全自动控制,为了保证窑内的各控制点,
-
光电控制在隧道窑回车卷扬机上的应用
-
作者:
王锐铭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卷扬机
碰撞
隧道窑
回车
投光器
行程开关
光电继电器
继电器控制
小车
限位
-
描述:
隧道窑回车卷扬机的行程限位,过去一直采用碰撞式的有触点行程开关,例:LX2—111;LX3—11H等行程开关。此类有触点的碰撞式行程开关,在工作中是依靠回车卷扬机的小车与行程开关碰撞来控制切断电机运转线路,达到回车卷扬机小车的行程限位。由于每次回车卷扬机的停车要靠小车碰
-
唐山陶瓷厂的98.1米油烧隔熖隧道窑
-
作者:
王锐铭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
电加热
隧道窑
油加热器
测试结果
总烟道
能耗
唐山陶瓷
循环水箱
重油
-
描述:
本文介绍唐山陶瓷厂的98.1米油烧隔焰式隧道窑,自1985年建成投产以来,其产量、质量及各项节能指标均达到预计效果。
-
控制隧道窑中烟气带走的热量提高热效率
-
作者:
狄青青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提高热效率
总热量
测试数据分析
热损失率
烟气热损失
化学成分
控制措施
烟气量
总发热量
-
描述:
隧道窑的热效率是指有效热耗与燃料总发热量之比。故在总发热量不变的前提下,除对窑具、窑车的耗热、不完全燃烧耗热及窑体散热等项进行控制外,如能控制烟气带走热量,则也可相应提高隧道窑的热效率。因此通过对日常窑内烟气量及化学成分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则也可达到节约燃料降低能耗的目的。本文试从浙江省数家瓷厂热工测试数据分析来阐述其间关系。
-
天然气明焰节能隧道窑通过技术鉴定
-
作者:
蜀工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寿县
有效长度
小截面隧道窑
日用陶瓷
轻工部
节能效果
天然气
四川省
明焰
技术鉴定
-
描述:
由轻工部科技司组织的“日用陶瓷天然气明焰烧成节能小截面隧道窑”技术鉴定会于1986年11月25日至26日在四川仁寿县召开。该项目主要由四川省轻工业研究所承担,协作单位有四川仁寿县李家坝瓷厂。窑的有效长度为48.6米,经过一年半的设计和施工及十一个月的运行,各项技术经济指
-
陶瓷隧道窑热平衡及热工测定所需主要热工仪表简介
-
作者:
赛勤国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隧道窑
热工测定
存在问题
窑炉
热效率
热平衡
热工仪表
节能技术改造
结构参数
节能潜力
-
描述:
陶瓷隧道窑热平衡和热工测定是考查窑炉的热效率,分析热能损失情况,挖掘节能潜力,进一步提高窑炉热效率,分析窑炉各部位结构参数和操作是否合理,找出存在问题,以便改进生产。近年来许多陶瓷工厂,开展了企业热平衡工作,推动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为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准备了条件。取得了很好的
-
高热稳定性薄壁镂空匣钵
-
作者:
杨祖荣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次数
当地原料
莫来石
隧道窑
原料资源
匣钵
高热稳定性
镂空
明焰
生产使用
-
描述:
高热稳定性薄壁镂空匣钵是轻工部委托给四川省轻工业研究所“天然气明焰节能隧道窑”课题内容之一。该课题已于86年11月通过部级鉴定。研究人员结合四川原料资源和工厂匣钵使用次数少的情况,研制出的这种匣钵属莫来石—堇青石质制品。经仁寿瓷厂生产使用一年多,效果很好。该匣钵80%左右为四川当地原料,一次成型镂空,利于明焰烧成。壁厚5—7毫米,每个匣钵仅重0.806
-
隧道窑内温差的测定与分析及改善温差的办法
-
作者:
胡志东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化建设
隧道窑
中国陶瓷
预热带
热电偶
烧成带
二次空气
上下温差
温度分布
测定与分析
-
描述:
一、引言随着陶瓷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隧道窑数量不断增加,其结构不断完善,操作也逐渐合理化,在四化建设的行列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隧道窑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其预热带和烧成带还存在较大的温差,过烧和生烧的情况也还严重,成品率波动,同时,烧咀的对数、烧咀的分布、码坯、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对温差的影响,我们还没有摸得很清楚。为此,我们有必要测定隧道窑窑内三度方向的温差,并据此找出影响温差的原因,从而提出改善隧道窑温差的办法。现就我们过去对武钢耐火厂156米烧粘土砖隧道窑各部位三度方向温度的测定作一介绍。
-
陶瓷烧成技术的新发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成窑炉
低蓄热窑车
隧道窑
发展历程
新时代
烧成技术
陶瓷制品
烧成周期
陶瓷工业
最新发展
-
描述:
据美《陶瓷工业》′86,7报道,回顾30年来陶瓷烧成技术的发展历程,每10年就有一番改进。自60年代宽体隧道窑兴起,70年代出现了快速烧成窑炉并得到发展,80年代又进入了采用矮截面窑和低蓄热窑车的新时代。陶瓷烧成技术的最新发展可归纳如下:一、烧成周期缩短。主要是在隧道窑中成功
-
无烟煤冷煤气明焰烧成彩色卫生陶瓷
-
作者:
刘志厚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卫生陶瓷
五十年代
煤气化
陶瓷窑炉
六十年代
冷煤气
快速烧成
煤烧隧道窑
无烟煤
明焰裸烧
-
描述:
一、前言解放以来,我国陶瓷窑炉从燃料、工艺、结构上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五十年代初以煤代柴;五十年代末在江南推广了还原焰烧成,使瓷质白里泛青;六十年代中,发展了煤烧隧道窑,声势之大,涉及整个陶瓷界,是窑炉史上一次大的飞跃;六十年代末燃煤技术试行了机械化,于此同时在建筑行业出现了隔焰加热技术;七十年代末重油应用于窑炉,从而结束了千百年来只有柴、煤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