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印刷术
作者: 胡恩厚   来源: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发明   甲骨文   印刷术   文字   国子监   公元   雕版印刷   儒家经典   殷商时代  
描述: 印刷术的发明要先有雕版印制的过程。在雕印以前,又有只雕不印的时期,因为当时没有纸张,根本就没有想到要把它要印出来。我国最早的商代出土文物就有阳刻浮雕,虽然不是文字,但雕刻技术已经产生了。公元1899年(清光绪25年),在清廷任国子监祭酒的山东人王懿荣,生病后按医生药方购药得“龙骨”,上有刻字,就是所谓的甲骨文,甲骨就是龟甲兽骨,是殷商时代的东西,文字就是“卜辞”。这种甲骨文既是纸又是书,还是雕版。古代的印字雕版就
一幅油画引起的风波
作者: 姚伟民   来源: 科学实验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堂组织形式   高职商务英语   人文情感   皮格马利翁效应  
描述: 一幅油画引起的风波
“茶鱼”
作者: 杨欣乔   来源: 科学养鱼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安徽省  
描述: 在安徽省泾县的山溪里,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色——琴鱼。每年清明节前后,当地人喜欢捕琴鱼制成“茶”喝。据悉,这种奇特的鱼茶味道醇和,茶香浓厚,沁人心脾。更
隧道窑废烟气的利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陶瓷   棚板砖   硅线石   碳化硅  
描述: 隧道窑废烟气的利用
女雕塑家卡密叶·克洛岱尔
作者: 谢家模   陈璋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家   三大支柱   女学生   工作室   创造性的发展   美术史   密叶   雕塑家   展览会   罗丹  
描述: 在罗丹的工作室培养出的雕刻家中,人们熟知的有布尔德尔、马约尔、德斯比欧、以及动物雕刻家蓬朋。他们在罗丹的工作室学习和工作,虽然对罗丹十分崇敬,但又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他,各自都具有创造性的发展,独树一帜,在美术史中占有自己的地位。其中的布尔德尔和马约尔被评论家与罗丹一起称为近代雕刻的三大支柱。近年来,罗丹的另一名女学生——卡密叶·克洛岱尔(CamilleClaudel,1864-1943)也渐为人知晓,1951年巴黎罗丹美术馆首次举办了她的回顾展,1984年5月再次举办了她八十件作品的回顾展。与此同时,电视台播放了有关卡密叶生平的节目。展览会观众一天多达6200人,人们在惊叹她横溢的才华之余,又十分惋惜其悲剧性的一生。
参观几所外国美术学校印象
作者: 艾中信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平比较   美术院校   美术学校   基本功   比较研究   匈牙利   外国美术   比利时   人体变形   雕塑  
描述: 前年访问匈牙利、比利时,参观了六所美术院校,现将所得印象综述于此。我的叙述,以印象居多,虽属梗概,或可作为教学上比较研究的资料。 课堂所见 人体课业: 在匈牙利国家美术学校的雕塑教室里,等人大的人体泥塑是按传统的雕塑手法制作的,水平比较整齐、造型基本功是扎实的。即将完成的习作都没
世界各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艺术中心   展览   威尼斯   贾科梅蒂   作品   雕塑   日结束  
描述: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于今年第四季度同时举办三个展览:一、“贾科梅蒂返回具象(1933-1947)”,1986年10月15日开幕,1987年1月5日结束;二、“吉尔贝托·佐里奥(Gilberto
象征主义的批评及其理论
作者: R·戈德华德   罗世平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罗   绘画作品   新印象主义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新思潮   批评家   埃米尔   莫里斯   象征主义  
描述: “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我们有过两位艺术批评家:奥里埃和费内昂。一个已经死了,一个保持沉默,多么可惜。” (雷米·德·古尔蒙,1892年) 新思潮的批评家并不只有费内昂(FelixFeneon)和奥里埃(Georges-Abert Aurier)二人,其他的象征主义作家也对绘画和雕塑感兴趣并在这期间发表过很多的评论,甚至偶尔也登载在大型刊物上。涌现出不少难以忘却的人名,雷米·德·古尔蒙(Remy de Gourmont)是其中一员,其余人有保罗·亚当(Paul Adam)、居士塔夫·卡恩(Gustav Kahn)卡业耶·莫克莱尔(Camille Mauclair)、夏尔·莫里斯(Charles Morice)以及比利时的埃米尔·维赫林
画家简介
作者: 凌洱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教育   博物馆   水彩画   画家   十四世纪   维多利亚时代   那不勒斯   歌剧院   雕塑馆   意大利语  
描述: 但丁·加卜利尔·罗赛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1828年5月12日生于伦敦;1882年4月9日卒于肯特) 生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一个盎格鲁意大利血统的文学家庭。他的父亲是意大利一铁匠之子,曾就学于那不勒斯大学,1807年成为那不勒斯圣卡洛歌剧院编剧,后被任命为那不勒斯国立美术博物馆的雕塑馆馆长。因撰文抨击意大利时政,参加革命社团反对费尔南迪二世,1824年逃亡英国。1831年任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的意大利语教授,课余潜心研究十四世纪名诗人但丁及其作品,对子女影啊颇深。罗赛蒂是他的长子,幼年在伦敦国王学院附属班接受启蒙教育,可能从学于水彩画家约翰·赛尔·柯特曼(John Sell Cotman)。十四岁入
令人怀念的托马斯·哈特·本顿
作者: 朱尔斯·洛   郑举福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壁画   艺术   堪萨斯   哈特   作品   评论家   人民生活   油画   托马斯  
描述: 评论家们当时称他的作品为乡巴佬艺术,但是美国人民今天发现他的想象力真正地触及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核心。
< 1 2 3 ... 104 105 106 ... 121 122 1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