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44 条
-
《考工记·梓人为筍虞》篇今译及所见雕塑装饰艺术理论
-
作者:
刘敦愿
来源:
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作者
物质材料
繁荣景象
题材
雕塑家
认识生活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考工记·梓人为筍虞》篇今译及所见雕塑装饰艺术理论
-
要重视技艺美
-
作者:
闻立鹏
来源:
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技巧
技艺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品
布朗库西
领域
现代雕塑家
劳动
创造
-
描述:
据说,现代雕塑家布朗库西谈自己艺术时总有一句口头禅:“象上帝那样创造,象国王那样指挥,象奴隶那样劳动。”无疑,这是说艺术家要刻苦地劳动,要充满信心勇于决断,更要挖掘开拓前人没有发现的美的领域,创造出具有新意的艺术品。 艺术作品被人们称之为创作,就应该是画家呕心沥血的创造,而不是生活的简单摹写与再现。艺术源
-
略谈丝绸图案的美
-
作者:
邢庆华
来源:
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丝绸织物
图案装饰
寓意
图案设计
丝绸图案
丝绸产品
审美价值
形式美感
装饰形式
-
描述:
一、丝绸图案的形式美感和审美价值关于丝绸图案美的问题,人们曾注重过知觉、心理以及实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然而,侧面的究诘终久难以为丝绸图案的美找到较为完整和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大家知道,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诗歌、戏剧,都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从生活中提取典型事例,并加强一系列的矛盾
-
浅谈艺术形式的内在因素
-
作者:
梁远
来源:
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结构
形象
内在因素
青铜器
彩陶艺术
艺术形式
线条
画像石
视觉艺术
生命力
-
描述:
为什么远古的彩陶艺术仍在闪耀着火焰?为什么商代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石、敦煌的飞天、隋唐的人物、宋元的山水、明清的花鸟,能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为什么希腊的雕塑、非洲的木雕、意大利的绘画,这些异国它乡的艺术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又是什么力量使这些艺术能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对艺术形式的肤浅认识。
-
五彩缤纷的家用电器
-
作者:
张爱华
来源:
战友科学文化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地点
画展
下午
展览
消息
创作
村民
作品
城市雕塑
-
描述:
五彩缤纷的家用电器
-
水平连铸试验取得新进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特殊钢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水
钢铁公司
首都
新进展
连铸技术
试验研究
拉坯速度
浇注
水平连铸
铸坯质量
-
描述:
几年来,首都钢铁公司对水平连铸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功。 1.拉坯速度:目前一般拉坯速度在2.5米/分左右,最高拉坯速度达2.8米/分,基本能满足2.0~3.0吨整炉钢水顺利浇注的要
-
用失蜡陶瓷型工艺铸造林祥谦铜像
-
作者:
吴梦钧
来源: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层
砂芯
现代科学
铸造界
艺术珍品
工艺图
林祥谦
硬树脂
铸造工艺
组合工艺
-
描述:
一九八五年初,我所用失蜡陶瓷型组合工艺和冷硬树脂砂芯,铸造完成了林祥谦烈士铜像(图1)。铜像忠实地重现了原雕塑造型的艺术效果。经艺术界、铸造界专家鉴定,认为这一尊铜像采用组合铸造工艺、将传统技艺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在整个铸造工艺过程中有不少创造和独特之处,并认为该铜像不失为一件艺术珍品。
-
雕塑家的金牌 谭继新 蔡绍普海峡两岸胞波情 官天一征服卓奥友峰前后
-
作者:
赵勇田
来源:
体育爱好者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湍流理论
异形坯结晶器
三维流场
-
描述:
雕塑家的金牌 谭继新 蔡绍普海峡两岸胞波情 官天一征服卓奥友峰前后
-
宗教·精神文明·民族团结
-
作者:
赵复三
来源:
天风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宗教徒
民族团结
民族历史文化
新疆
各民族
宗教信徒
哲学
文化遗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描述:
去年八月,随全国政协参观团访问新疆,受到很多教育和启发。访问结束前,向自治区领导汇报时,以宗教、精神文明、民族团结为题,作了一个简短发言。半年多来,继续想这问题,现提出下面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宗教是渗透各民族历史、文化难以分割的一部分大概可以说,任何民族的文学、诗歌、美术、音乐、舞蹈、雕塑、建筑,以至哲学、道
-
论《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
作者:
苏振元
来源: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期散文
杂记
作者
游记
开明书店
伦敦
威尼斯
散文写作
三十年代
朱自清
-
描述:
朱自清的散文写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三十年代以前的散文,具有绵密和深厚的情致,委婉腻细的艺术风格。三十年代以后的后期散文,仍然保持了精细观察、工笔勾勒的作风,并且更多地带上了现代口语的亲切韵味。因而,文章显得更加朴素、隽永。开明书店出版的《欧游杂记》(1934年9月)和《伦敦杂记》(1943年4月),是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