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铜照鉴 名品拾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藏战国至宋代铜镜赏析
作者: 衡云花   郭民卿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铜镜   研究院   宋代   文物考古   青铜   战国   河南省  
描述: 文献记载,我国铜镜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时代.据《轩辕黄帝传》记载:“……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述异记》也有关于铸镜的传说:“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考古发现证明,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遗址所出三面铜镜是目前所知我国时代最早的铜镜.后历经夏、商、周、汉、唐、宋、元、明,至清代中晚期为玻璃镜替代,铜镜占据历史舞台约4000年之久.铜镜应是中国古代金属器物中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产生影响最普遍的实用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镜既为照面饰容的工具,也浓缩着历史,见证着文化.近年来,铜镜收藏如一匹黑马闯入人们的视线,逐渐受到藏友的青睐和重视.
梅尧臣河豚鱼诗及其相关争议
作者: 曹韧基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尧臣   欧阳修   宋诗   诗话   诗歌创作   河豚鱼   作品   诗学批评   争议   范仲淹  
描述: 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是宋诗名篇,后世诗学批评多有讨论者。考察此诗的创作以及后世对其的认识,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 一、 河豚诗与宋诗风气 梅圣俞的这首诗可能是文学史上第一次以诗歌的形式写河豚鱼。其写作背景,我们大致可以从诗题中得到了解。景祐五年(1038),范仲淹知饶州,梅圣俞从建德县任上卸下,应范仲淹之邀,同游庐山,在宴席上,有人讲起吃河豚的事,梅圣俞遂就此而成诗一首。
鄱阳重晚晴 饶州映春晖——江西省鄱阳县老干部工作剪辑
作者: 高映敏   来源: 老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支部书记   上饶市   离退休干部   活动中心   老干部党支部   老干部工作   离休干部   江西省   文体活动   县委  
描述: 在浩瀚的鄱阳湖东岸,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几个中年干部带领着一些鹤发童颜的老干部,或登山晨练,或野外垂钓,或外出参观考察……这就是江西省鄱阳县委老干部局的一班人。
生魂还阳
作者: 祁增年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支部书记   上饶市   离退休干部   活动中心   老干部党支部   老干部工作   离休干部   江西省   文体活动   县委  
描述: 唐穆宗长庆三年,湖南参军韦会被调往外地任职。临走前,他把身怀六甲的妻子送到岳父——饶州刺史齐推家里。 这一年十一月,齐氏眼看就要临产了。一天深夜,她忽然看见一个身披铠甲,手持利斧的大汉,怒气冲冲地对她说:“我是梁朝的陈将军,一直住在这间屋子里。你是何人?竟敢弄脏我的房间!”说着,扬起斧子就要砍她。齐氏大声央求道:“我是肉眼凡胎,不知将军在此。
姚母教子:智设窃蛋案
作者: 依豪   来源: 中华家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十年   浙江庆元   州府   政绩   家教   母亲   清廉   诚信教育   贪官污吏   乡试  
描述: 姚梁(1736—1785)浙江庆元县松源镇姚家村人。自幼好学,23岁保举优贡,清乾隆三十年(1765)顺天乡试考取举人,三十四年登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历任礼部主事、刑部员外郎、顺天乡试会试同考官、山东学政、饶州知府、川东分巡备道、江广按察司、河间府知府等职,所至皆有政绩。三十五年后封奉直大
浅谈洪适的民本思想:以其任荆门军时期实施的政策为例
作者: 肖静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洪适   荆门军   民本思想  
描述: 洪适,初名选,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饶州鄱阳人。与其父洪皓及其兄洪遵、洪迈因政治上的地位,文学上的造诣,学术上的成就被后世合称“四洪”。宋绍兴二十八年,洪适官任荆门军。在其任期内,清正廉明,勤政爱民,为了民生疾苦多次向皇帝上书,请求减免赋税,同时实施多项惠民政策,颇受任区百姓爱戴。
范仲淹在陕北的事迹
作者: 高锦花   李琼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夏   战斗力   宋仁宗   宋真宗   陕北地区   陕西彬县   元昊   参知政事   北宋   范仲淹  
描述: 平原乃至中原地区的屏障。从“三代以还,皆有戎狄之患,以至侵陵中国,被于渭洛”[1]。在宋代,整个延安地区(囊括今延安地区和榆林绥德、米脂一带)是西夏与宋经常交兵的地方,突破了这道防线,关中乃至中原就裸露无疑
《全宋词》杨缵小传辑补
作者: 钟振振   来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缵   订补   全宋词   传记  
描述: 南宋知名艺术家、词人杨缵,《宋史》、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杨氏小传因属草创,故不甚完备,兹予辑补。要点有:缵本洪氏,原籍饶州鄱阳县(今属江西)。宁宗杨后侄杨石之子早夭,遂祝为嗣。曾通判安吉州(今浙江湖州一带)。又知安吉州。理宗绍定六年(1233)四月后,阶官已至朝请郎。仕至司农寺卿、知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一带)、兼两浙东路安抚使。度宗咸淳三年(1267)卒。赠少师。
宋代江西的地方特产
作者: 黄厚生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自然环境   金属矿产   江西地区   地方特产   农业生产   集市贸易   南宋时期  
描述: 北宋和南宋时期,江西地区(包括当时属于江南东路的饶州、信州和南康军)在三百多年的时间内,除小规模的叛军作乱和金兵在建炎初年的骚扰外,几乎没有遭受过大的兵燹的破坏,境内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适宜农业生产的条件,使得粮食富足,人口增加,小农家庭日渐殷实,农村集市贸易繁荣,此时江西的地方特产也名声鹊起,主要有茶叶、瓷器、纸张、水果、酱制品和金属矿产等等。一、金属和奇石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之誉。赣东北的信州和饶州是各种金属矿产品蕴藏丰富的地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和《方舆胜览》就分别有银山、铜山、铁山、铅山的记载。时人谓“铜铅满穴山能富”。金,即沙金、细金,赣东北的昌江流域是传统的金产地,《汉书.地理志》就有“鄱阳县武阳乡右十里有黄金采”的记载。据《太平寰宇记.饶州》载:“鄱阳之土,出金披沙,淘之粒大者如豆,小者如。”此书乐平条下有:“汰金洲,在县西十五里,平沙临水,先有麦夫金,开元以后废,又有五里水口亦有麦夫金”。麦夫金是细小的薄金片,形如麦麦夫,夹杂在沙石之中,其淘取过程十分费时费工,所以“鄱阳郡岁贡金十两”已很不容易。白金,亦即银,据《太平寰宇记》和《元丰九域志》等史籍统计,饶州之德兴、鄱阳;信州之铅山、弋阳...
公文摘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蒙古地区   洞穴遗址   文摘   土城子城址   兴隆沟遗址   古城遗址   国务院  
描述: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内蒙古地区的有:蘑菇山北遗址、金斯太洞穴遗址、辉河水坝遗址、哈克遗址、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沟遗址、魏家窝铺遗址、富河沟门遗址、寨子圪旦遗址、草帽山遗址、马架子遗址、三座店石城遗址、二道井子遗址、太平庄遗址群、尹家店山城遗址、南山根遗址、奈曼土城子城址、云中郡故城、浩特陶海城址、灵安州遗址、豫州城遗址及墓地、韩州城遗址、饶州故城址、武安州遗址、宁昌路遗址、吐列毛杜古城遗址、四郎城古城、燕家梁遗址、新忽热古城址、南宝力皋吐古墓地
< 1 2 3 ... 266 267 268 ... 278 279 28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