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亡妻的眼镜
作者: 孙曼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疑惑不解   江城子   一轮明月   石狮子   箱根   痴呆症状   对我说   《扬子晚报》   交流展   楷体字  
描述: 她去世后就把她的眼镜时刻带在身边,无论见到什么优美的景色,或是每完成一幅油画,都戴上她的眼镜,让她也看一看……这是一副已经有点斑驳的旧眼镜,八木先生怀揣着它,帮已去世的妻子再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八木先生是我的画家朋友,他来自横滨,今年75岁了,因为腿脚不太利索,所以拄一根拐杖,笑起来非常温和。八木先生来南京参加中日书画交流展时,我陪他去参观中山陵。当我们走到“天
中国传统纹样在《羽衣新象》中的运用
作者: 王焱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视觉表现   传统纹样  
描述: 在当下表达方式和审美方式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空间从艺术理念和语言的层面去认知传统工笔画中的视觉表现。中国传统纹样在当代绘画中的介入不是一个绘画形式和种类的额“继承”,而应该是作者价值观、艺术观的呈现。以“视觉”为切入点,对《羽衣新象》的视觉表现进行分析,从多种视觉形态入手,透析了该作品中所营造的东方审美情趣的视觉感观,强调这种视觉化表现在当下所具有的独特的时代意义。
“呆头鹅”碰上“青花瓷”
作者: 安一郎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工作   另眼相待   自由飞翔   毫不在意   人能   青春飞扬   头鹅   午饭时间   单脚   班集体  
描述: 快乐是自己的,没有人能抢走……1班上的同学都在背后叫我"呆头鹅"。我无所谓,他们爱叫什么是他们的事,与我无关,就像我笑不笑,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我在班上没有朋友,一个班六十几号人,同学半年了,我几乎
用一百年来找你
作者: 刘继荣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薰衣草   染着   红嫁衣   那女孩   一个女人   毛驴车   樱桃红   喀纳斯   维吾尔人   穷小子  
描述: 所有的日子在颜色盘里流转着,滴滴孤独,却毫不犹豫地,过滤掉了一切苦难,只余爱情。我的呼吸里,还染着伊犁的薰衣草香,眼前还幻映着喀纳斯晨雾的淡紫,身子仿佛还在维吾尔人的毛驴车上摇晃。而这一程北疆之旅,却要落幕了。乌苏,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候车室里,正响着那首《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旅伴在我耳边咕噜着:"等人与爱人一样,都是件太麻烦的事。"这个失恋的女孩,一路上从未停止过唏嘘,任人怎么劝都无济于事。我买了一杯奶茶,坐下来慢慢喝。旁边椅子上有张本地的早报,应该是哪位乘客在匆忙中落下的。我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乌苏痴情女苦寻心上人九年"。禁不住暗想:这九年,应该是一个女人的精华时期吧。芭蕉绿,樱桃红,一呼一吸都是美的,这样的好年华,竟全部用来寻人了。
那一场芬芳之旅
作者: 小园听雨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薰衣草   染着   红嫁衣   那女孩   一个女人   毛驴车   樱桃红   喀纳斯   维吾尔人   穷小子  
描述: 小园听雨 他该看的都看过了,该唱的也唱了,终于明白,那台上的是唱客,台下的是看客,而有一个人,静静地在后台看他,端上一杯香茶,一碗热粥,花开花落,自在淡定。 周琳和陶蕴,在异国,是相爱的。 日本的冬天很冷,特别是下雪时,细小的雪珠一粒一粒打在伞上,轻微的“噗噗”声,好像一首好听的歌。伞下的两个人,觉得伞面是大大的屋顶,隔着厚厚的羽绒衫,还能感觉到彼此温暖的体温。 听雪的心情只是短短的瞬间,在日本的生活,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从语言学校回来,陶蕴就要乘地铁赶往打工的餐馆。宽敞明亮的地铁里,人们面对面地坐着,然而不管是华衣还是素衫,都是神色木然,眼神冷漠。但是陶蕴很温暖,他的怀里,有一颗心在冉冉释放着关爱。 那是一个粉色的便当盒,里面是周琳亲手做的菜。有炸得金黄的小鱼干,散发着明亮而喷香的气息;还有用黑豆和红樱桃做的米饭小人,活泼和俏皮中透出骄傲的温润。即使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有一个新鲜馨香的水果,传递着爱的芬芳。陶蕴把苹果贴在脸颊,就如周琳美丽饱满的轻吻。窗外飞雪连天,寒意逼人,但他拥有的是一个食物丰盈、内心温暖的世界。 那些原以为无法熬过的日子,就因为芬芳而温暖的食物,在他们的记忆中,变成了一幅幅幸福而绚丽的暖色图画。 回国的时候,他们在水乡小镇度过蜜月。 那是一段天上人间的日子。推开门,前面就是清清的流水,杏花儿开在河边,恍如一片灿烂的红霞,小船从门前划过,好像水墨画里那诗情画意的一笔,留下遐想无限。 他们住在一个民居客栈。安稳宁静的生活抚平了异国的风霜之苦和奔忙的疲惫,听着熟悉的吴侬软语,在阳光中悠悠地穿过窄窄的巷子,一抬头,看见谁家窗台上一盆散发着清香的花儿,他们相视一笑,随后执手相牵,情意盈盈,都在其中。 客栈中有一个小厨房,仿佛是农家灶头的样式。上面画的部是农家喜乐图,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抱着一条金色大鲤鱼炊欢喜喜地笑着。周琳很喜欢这个厨房的古朴和喜庆,她提出一日三餐自己亲自来烧。老板娘乐呵呵地点头,又指着活泼可爱的胖娃娃说:“姑娘,来年抱贵子。”周琳的脸微微一红,心中是快乐的。她看了看那个胖娃娃,把他放在了自己的心窝里。 小镇的食物很是丰富,多的是新鲜的菜蔬和鱼虾。周琳在灶台上忙碌时,陶蕴便在身旁和她一起洗莱切菜,传递着油盐酱醋。时光寸寸在他们之间流过,主人的白猫在他们脚边打着鼾声,菜在油锅里发出爽脆的“刷刷”声,家常细语在其间穿梭。他们坐在小方桌子边,一碗白饭一碟青菜,陶蕴为周琳剥着红虾透明的壳,把嫩红的虾肉放在她的碗中,幸福便是这样了。周琳在心中说。 他们在大城市安了家,三室两厅的房子很漂亮,周琳着重装饰了厨房。一切如她向往的那样,米白色镶金边的柜子,大理石的台面,摸上去光滑细腻,有似水流年之感。她的唇边泛起恬静的微笑,她会在这里给陶蕴和他们的孩子煮出一顿顿美味的佳肴,直到白发苍苍。 但是要在这里立稳脚跟十分艰难,他们必须付出几倍的精力和时间。陶蕴为了公司的业务忙碌奔波,就像穿上了被施魔法的红舞鞋,少有停下来的时刻。他辗转在各个酒楼,觥筹交错。说实话,吃了什么都不知道,只感到都是同样的味道——味精,高汤,添加剂,它们在他眼中还是一连串的数字。陶蕴深深地觉得,这是他们今后生活安宁的保证。 当他开着车穿过这不夜城辉煌的灯流回到他那亮着小灯的家时,周琳总在睡眼惺忪地等待。桌上是她精心烹调的美味。她知道他应酬多,所以都是清淡的。一碗炖得香香的白粥,自己亲手做的泡菜,嫩嫩的香椿鸡蛋。虽然简单,但是精心。大道至简,走遍世界,只有爱你的人做出的菜最美味,她希望他明白。 陶蕴太累了,累得浑身酒气,筋骨酸软。他甚至顾不得对她说几句话,尝一口她做的菜,就倒在床上昏然睡去。周琳忍受着刺鼻的酒味为他脱去鞋子衣服,一床锦被覆过,她独自睡到客房。泪水凉凉,从耳边落下。她是有轻微洁癖的女子,忍受不了这狼藉。以前在日本他也是很晚回家,但总是那么温柔地拥她人梦。再苦再累,也会说几句温暖的话,让她有相依为命的感觉。那时候他们没钱,但是有很多爱情。 距离就是那样产生的。先是剧烈地争吵,不停地埋怨,然后是指责,是冷漠。心里都在刺痛,曾经那么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语言会化为恶毒的箭矢,把对方刺得体无完肤鲜血淋漓? 春日的黄昏,周琳又一次细细地抚摸那白色的大理石台面,冰冷的感觉透过她的双手直人她的心房,灼热的眼泪掉下来,寂静无声。曾经,她是多么热爱这厨房,可是,在这华丽的外表下,却没有几顿饱含着温馨和谐的晚饭。他是这样一次次地疏忽她,刺伤她,终于到今天她决定决绝而去。 最后,她为他煮了一顿饭,是春笋炖鸡汤。煨了很久,但是他没回来。他说过回来吃饭的,周琳已经不想抱怨了。她太累了,她把鸡汤放入保温煲,心头酸痛,不管怎么样,最后为他煮的一顿饭希望是温暖的。 等他回来时,她已经离开。餐厅里亮着橘色的灯光,蓝花的保温煲里有着鲜美的鸡汤,旁边是青花瓷的碗。一切都是那么妥妥帖帖,那么精心周到。他揭开盖子,热气扑腾,湿了他的眼睛。他明白了她的落寞,但是已经太晚。 他呆坐半天,直到饭菜渐渐冷却,原来一个人吃饭是这么寂寞这么难过。他还是坐下来,一口一口咀嚼着已经变冷的米饭,那是他们已经冷却的感情,到了心里,只觉得痛。 到底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优秀人才,他不会没有美女钟爱。身边有了新人的脸,黛莉如草莓一样新鲜,粉嫩的俏脸和秋波流动的黑眼睛,青春气息扑面而来。他的精神也为之一爽,那秀丽的瓜子脸渐渐淡去,偶尔想起,心中一痛,随后又淹没在黛莉银铃般的笑声中。 黛莉很会玩,K歌,蹦迪,旅游,美食,华衣,无一不是她的精彩。她特别喜欢这个城市,大剧院,高级购物中心,会所,各路美食云集。对于她来说,这是个华丽的时代,荷包中银子满满,人生便有了充足的快乐。她带着陶蕴看话剧,看画展,品尝川浙汇集的美味。这个城市的好处让她探索得淋漓尽致而且极其美妙。陶蕴就如来到万花闹春的元宵夜,只觉得一幕一幕如火树银花不夜天,他偶然想到那个素淡的背影,也为她可惜。这么热闹的地方,难为她一直守在家里干吗?又守着那个厨房,把自己都守成了怨妇。 只是流年易逝,他已不再是当年头角峥嵘意气风发睡一觉便是精力无限充沛的年轻人,终究是这一番打拼到底伤了某些东西,他的胃不时觉得隐痛,就如一只小手狠揪着,再扯两下,上上下下,荡秋千一般;又如暗夜的流矢,不提防地射来,“砰”的一箭,痛得他打战。是胃病。做了检查,开了一大堆药,医生说,这病在养,别无他法。 养?黛莉睁大眼睛,惊讶地说,“那你不能吃川莱了,还有广东菜、印度菜,都不能吃了?”她轻轻叹息,“那有多无聊。难道天天在家里喝粥?” 他心中一沉。如果是周琳,一定会在家中守着一锅白粥,细细地熬,慢慢地炖,米香溢满整间屋子,她的眉间,会有深切的关怀。喔,她在,他的胃没痛过。现在,他的心开始痛了。什么是病,原来当你忽视了你不应该忽视的,你最应该呵护的,就是病了。 他看着眼前风情万种的黛莉,想起在寒风中行进的地铁,那个便当盒传递的温暖。千丝万缕,周琳为他织成一张密密的网。是她对他的一心一意,温情体贴,永不相负。原来,周琳只有一个。 他行进在这个安静的小镇,春风好,桃红李白。这是他们踏入这个世界的入口,而后,他又回到这里。天地混沌,唯有这里,世物安好,万物清平。阳光洒落在他的肩头,他走过一座一座桥,找到了那个民居客栈。 老板娘还是那个,这小镇的日子就是这样,任外面天翻地覆光怪陆离,它该怎样过还是怎样过。吃饭睡觉做生意,谈他的天喝他的茶,一百年一千年都是这样。什么是淡定,什么是智慧,看了他们的生活才知道,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陶蕴忽然觉得,他以往的日子不过是一场繁华的梦。 老板娘惊喜地说:“你来了?我们一直在问周小姐,和你在一起的那个先生呢?她总说你忙,现在不忙了?”陶蕴笑笑,“不忙了。周琳呢?”“她在镇上小学做老师呢。你不知道吗?去她的房间等吧。’ 老板娘给他泡了杯绿茶,便下了楼。房间里阳光灿烂,照在周琳粉色格子的床单上,窗台上放了盆花,是清香芬芳的茉莉,枝叶招展,绿意袅然。他的心很静,闻到这香,阳光便轰然进了心房,温柔明亮。他喝了茶,闻了香,便下了楼。
化蛹成蝶:破茧而出的力量
作者: 陆秋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工作   破茧而出   我一   轻舞飞扬   种下的   给你   青年教师   五彩斑斓   一盏明灯   告诉我  
描述: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与众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潜能与特长,正像人有高矮,手有长短,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也是如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教育赋予了我一双发现的眼睛,让每个孩子的潜能激情迸射,让每个孩子的个性轻舞飞扬,让每个孩子的未来五彩斑斓。其实,在教学工作中,只要能读懂每个孩子的心理,走进每个孩子的心房,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毛毛虫也能蜕变成美丽的蝴蝶。
桌布
作者: 尤今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伤痕累累   作家出版社   胡桃木   如水   平凡生活   张美丽   细纹  
描述: 桌布轻俏地落在桌面时,一道时光的河流,突然便在那浮着暗花的桌布上潺潺潺潺地流了起来,它带着我往后退,退退退退,一直退到了我的童年里……那张椭圆形的桌子搬进家门时,一家大小恰似一锅煮沸了的水,喧喧嚷嚷,兴奋难抑。那时候,父亲的经济境况并不很好,买一张美丽的新桌子,是家里一桩大事。旧的那张,木质不好,加上长期以来被油渍、汗渍、墨渍污染,早已五彩纷呈、百味齐
七彩围裙
作者: 黄咏梅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眼   色块   春妮   一幅画   五色鸟   十字绣   花猫   五彩斑斓   女性特征   发过  
描述: 即使在那些不美、不好、匮乏的光景里,心里却在一直绣着美丽而丰富的颜色。在我家的厨房里,锅碗瓢盆,唯一的色彩就是那条挂在墙壁的围裙,搬家数次,却从没有丢掉。那是一条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如壮锦般多彩的围裙,仔细看,还有一个穿着民族装的少女,也是各种色块包裹起来的形象。煮饭的时候,我几乎不怎么挂围裙,潜意识里,大概是对"家庭妇女"这个形象有排斥。但是我却一直把这条五彩斑斓的围裙挂
母爱何以荒芜?追问南京幼女饿死事件
作者: 海风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树苗   李文斌   春秀   亲戚们   邻居们   在阳台上   大树下   光鲜亮丽   姐妹俩   撒手人寰  
描述: 她们在生命绽放的最开始,就用残忍的死法向世间静静责问——父母,你生了我,为什么不管我?她们在热情的初夏,死于饥饿年幼的孩子总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可爱与美好。然而3岁的李梦雪和1岁的李梦红像两棵刚刚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