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754 条
-
四立米方梭旋窖简介
-
作者:
刁行仁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焙烧温度
窑炉
总烟道
理论空气量
毫米水柱
旋窑
窑车
煤气压力
立方米
挡火墙
-
描述:
四立方米梭旋窑,窑底采用一台窑车,可以拉出推入成为梭式,火焰能在窑内旋转,所以取名“梭旋窑”。窑炉用的燃料为煤气,发热值为6520仟卡/标米~3,煤气压力要求300~500毫米水柱。理论空气量为7.21标米~3/标米~3煤气,窑炉最高焙烧温度为1300℃,每小时最大燃料耗量为165标米~3/煤气(计算值)。
-
景德镇市103例健康成人全血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医药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瓷
陶瓷行业
陶瓷学
江西省
瓷都
类陶瓷
新证
瓷业
景德镇陶瓷
瓷器
-
描述:
景德镇市103例健康成人全血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
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
-
作者:
冯先铭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三十年
景德镇
陶瓷器
青瓷
故宫博物院
古窑址
青白瓷
瓷窑遗址
宋元时期
-
描述:
一九四九年十月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在基本建设、兴修铁路、水利工程以及开垦荒地等工程中,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居住遗址、墓葬及瓷窑遗址,出土了数量极夥的陶瓷器与瓷片标本。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我国历代物质文化,对于系统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历史有极大帮助。三十年来这方面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
-
“高岭”名称的来源及中国使用高岭土最早的历史
-
作者:
暂无
来源:
地质论评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南珠
试验研究
云南省
轻工业部
研制工作
科研项目
技术鉴定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高岭土是一种制作陶瓷的矿物原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高岭土制作陶瓷的国家。作为一个岩石的名称,高岭土的命名渊源于江西省东北部景德镇市东面45公里的高岭村。景德镇于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置镇时,当地所产瓷器已闻名全国。景瓷负有盛誉,除去当时的工艺水平高超外;另一原因是这里烧瓷的矿物原料质地较
-
人工洞穴和地基处理
-
作者:
宋铭楝
沈网大
来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省
人工洞穴
地基土
砂卵石层
烟囱基础
形基础
地基处理
德镇市
础底部
房基础
-
描述:
江西省景德镇市的一个厂房位于昌江中游的Ⅱ级和Ⅲ级阶地上,厂房基础座落于砂卵石层。该厂在施工中,一场暴雨后,在设计120米高的烟囱环形基础下,地基土发生局部坍落。经过调查,发现在距基础底部1米多的地基土中有很大的洞穴(照片1、2)。雨后洞穴坍塌,造成烟囱基础下地基土的陷
-
铁红釉制备工艺的研究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色
化学组成
外观
红釉
透射电子显微镜
骨灰
星子高岭土
配方
三氧化二铁
制备工艺
-
描述:
一、前言七十年代初,景德镇首次试制出一种新色釉—铁红釉,俗称红结晶,其外观是在深沉的海参棕的底色上,布有橘红色的圆形或条状的花纹。此釉以它独特的釉色博得人们的赞赏。它不仅可单独用来装饰花瓶、花插等,也可与其它色釉综合装饰产品,取得满意的效果。起初,我们是研究铁红釉的制备工艺,随后,我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利用偏光显微镜、X光粉末衍射、电子显微镜和直接透射电子显微镜来研究铁红釉
-
景德镇市瓷用化工厂的四项新成果
-
作者:
焕东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工厂
丝网印刷
釉上颜料
江西省
新成果
工厂研究
贴花纸
景德镇市
调墨油
感光制版
-
描述: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九日江西省景德镇市科委和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对景德镇市瓷用化工厂研究成功并已投产的高抗酸碱腐蚀釉上颜料(十个基色)、丝网印刷新材料(94~#调墨油,直接法予涂感光制版乳剂)、彩金贴花纸、丝印金水等四项科研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省、市各有关邵门和单位的代表五十余人,与会看听取了各项目的技术报告,并
-
洪州窑浅谈(二)
-
作者:
余家栋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青釉
隋唐
玲珑瓷
洪州窑
重圈
外唇
《茶经》
釉色
瓷器
-
描述:
本文继续谈有关洪州窑的几个问题: 一、洪州窑的断代与分期 据考古发掘资料分析,该窑堆积层除大量隋唐青瓷外,尚伴出似属东晋、南朝作风的器物。譬如Ⅰ式双唇罐、桥形纽六系罐、大平底钵等。双唇罐又称复口坛,俗称“泡菜坛”。此类器在东汉时,一般外口径大于底径。西晋器略同。早期内唇高于外唇。洪州
-
吉州窑的兴废问题
-
作者:
唐昌朴
来源: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兴废
周必大
景德镇
东昌
永和
青瓷窑
文天祥
吉州窑
江西
瓷业
-
描述:
吉州窑,在江西吉安市沿赣江南去约五公里的永和公社.宋元丰年间,1078——1085建东昌县,县城在永和镇.吉州窑因地名称永和窑.东昌属吉州所辖,所以又称吉州窑.当时永和因瓷业兴旺,集市繁华,寺观林立,成为吉州的名胜地区之一.所以常有“名公钜卿,来游其间,必有歌咏,以记其胜者宜也”.自宋以来有欧阳修之迹,周必大之居,有东坡之赞,山谷之书,文山之诗.“故永和为天下三镇之一,生齿之繁,文物之懿,实舟东一
-
腐植酸钠在陶瓷工业上的应用技术总结
-
作者:
暂无
来源:
腐植酸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腐植酸钠
技术总结
可塑性
陶瓷生产
成型工艺
干坯强度
石膏模型
陶瓷工业
景德镇陶瓷
工业上应用
-
描述:
一、课题的来由和目的: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但在解放前,均以手工操作进行生产。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景德镇的陶瓷生产逐渐由手工生产走上了机械化生产的道赂,随着陶瓷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变化,绿德镇陶瓷原料性能特别是可塑性和干坯强度成了发展中的难题。为了解决景德镇原料可塑性差,干坯强度低的问题,我们将景德镇原料与我国北方原料进行了对比,意识到北方原料可塑性与干坯强度都好的主要因素是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