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美国现代:从霍普到欧姬芙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雕塑作品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描述: 2013年8月17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推出了名为“美国现代:从霍普到欧姬芙”的展览,它重新审视了MoMA收藏的1915年至1950年的美国艺术作品,并且将从文化偏见的角度观察20世纪前半叶飞速变化的美国社会。“美国现代”将会展出50多位艺术家的绘画、素描、版画、摄影和雕塑作品,其中包括博物馆最著名的藏品,
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成永恒
作者: 康俐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雕塑作品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描述: 近日在京举行的“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呈现了安迪·沃霍尔各个创作时期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创作档案共101组(包括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类形式的作品,以及书信、手稿、创作灵感的来源资料等)。作为声名最显赫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他的“15分钟”发生时间内代表了流行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美国梦。
美国现代,从景观出发
作者: 陈烨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雕塑作品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描述: 前不久,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推出了名为“美国现代:从霍普到欧姬芙”的展览,它重新审视了MoMA收藏的1915年至1950年的美国艺术作品,展览声称这将从文化偏见的角度观察20世纪前半叶飞速变化的美国社会,但是,这个展览貌似并没有那么地讨好。 城市农民 50多位美国艺术家的115件作品,包括绘画、摄影和雕塑,全部创作于1915年至1950年之间。
事件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放式   角度计算   3D   立体影像   事件   艺术家   作品  
描述: 3D幻象 纽约艺术家尤斯滕.拉达(Justen Ladda)创造了一个有惊人观点的作品,他结合绘画、雕塑与光学的概念,经过种种细节的考虑与精确的角度计算,远处看是三维立体影像,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平面的装置作品。拉达希望让作品的概念跳脱具体的思维,给人有开放式的思考空间,使观众看了能够产生个人的想法,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你对它产生任何的想法与感觉,它也能够给予回馈。
把汉堡包和冰淇淋搬进美术馆:奥登博格早期作品展惊艳纽约现代艺术馆
作者: 盛轩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放式   角度计算   3D   立体影像   事件   艺术家   作品  
描述: 纽约现代艺术馆正在举办美国波普艺术领军人物克莱斯·奥登博格(Claes Oldenburg)的大型个展,展出了艺术家创作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四组经典作品系列:“街道”(The Street)、“旗帜”(Flags)、“商店”(The Store),以及“老鼠美术馆/镭射手枪展厅”(“Mouse Museum/Ray Gun Wing”),其中包括其最为人所熟知与喜爱的“大型软雕塑”:《汉堡包》、《蛋糕》和《冰淇淋》。
观者,你是平淡生活中的光:汉斯·彼得·费尔德曼的观念艺术
作者: 熊明心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放式   角度计算   3D   立体影像   事件   艺术家   作品  
描述: 2013年春,汉堡戴希图美术馆(Deichtor Hallen)为72岁的德国艺术家汉斯·彼得·费尔德曼(Hans-Peter Feldmann)举办个展。未进入美术馆,人们已感受到费尔德曼的童心:停车场一辆底朝天的汽车——这是他玩笑式的装置作品;馆门口连底座9米高的着色大卫雕塑,巨硕、艳俗;展馆入口门厅处摆放着桌椅纸张和画笔颜料,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创作,费尔德曼说,“孩子们的作品总是比我的好”。
贾斯培·琼斯:以艺术之箭射中生活的靶心
作者: 朱苓Zhu Ling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放式   角度计算   3D   立体影像   事件   艺术家   作品  
描述: 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贾斯培 · 琼斯今年已经步入82岁高龄,作为对他近60年的创作生涯进行的一次梳理总结,旧金山现代艺术馆推出了大型回顾展览《用心灵的眼睛去看》,展品包括了绘画、雕塑、素描和版画等不同媒介,集中了琼斯早年的代表作和近十年创作的新品,完善地呈现了琼斯多元的风格和题材。琼斯不认为艺术是映照个人情感的镜子,他更关注日常之物,而其艰涩、僵硬的用笔就好似一把锋利的箭,射中了生活的靶心。 与艺术为邻 琼斯是位自学成才者,并没有受到过完整的专业美术培训。
被扩展的博伊斯艺术
作者: 方立华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放式   角度计算   3D   立体影像   事件   艺术家   作品  
描述: “人可藉艺术处理所有的事,人可藉之改变整个世界。” ——约瑟夫·博伊斯 近期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的由朱青生和易英策划的“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Social Sculpture: Beuys in China),算是博伊斯第一次被正式和严肃地以展览的方式介绍到中国的尝试。这批作品其实是德国的一位收藏家博格(Michael Berger)多年来的收藏,这位70多岁高龄的收藏家,一直希望博伊斯的作品能够来到中国,并且长久地留在中国。
阿奈特·维尔曼:拒绝一切理所当然
作者: 熊明心   Xiong Mingxin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放式   角度计算   3D   立体影像   事件   艺术家   作品  
描述: 在作品《迷你海绵墙》中,维尔曼用海绵表达自我。象征体制和权力的水泥砖头死硬枯槁,海绵则柔软轻质,不惧重压,随时反弹。她用不同色彩的海绵块充当砖头垒成的迷你墙,上面写着大大的“不”。这是她的灵魂,素朴、鲜活、坚韧不屈。 德国艺术家阿奈特·维尔曼(Annette Wehrmann, 1961-2010)曾就读于汉堡美院(HFBK)、法兰克福美院(Stdelschule)学习自由艺术(Freie Kunst),其作品介于雕塑和介入艺术(Intervention Art)之间,她从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入手,结合“国际情境主义”的艺术语言,发展出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
艺术展推荐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雕塑作品   长方形   艺术展   全景图   艺术品   研究论文   美术馆  
描述: 托尼·特伦巴斯把他长期的兴趣集中在时博物馆展览的实践上,尤其是对博物馆陈设传统的研究。他的十三件黑漆木质雕塑作品是和一家垦厂长期合作的结晶。虽然这些作品外观上貌似中式桌面,而且都同样是黑色的,但是它们在美术馆里是以原始艺术品的面貌呈现的。这些作品使我们想起博物馆内画作的传统格式——风景和静物,全景图和肖像或者宏大的现代画作。主要焦点在于这些黑色的长方形和美术馆空间本身之间的互动——几乎就像一个有关西方传统博物馆布展方式的书面文件或研究论文。
< 1 2 3 ... 5 6 7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