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宁静 脱俗自在的归宿——试论青年画家林任菁的工笔花鸟艺术
作者: 郭志杰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宁静   艺术   青年画家   脱俗   诗意   哗众取宠   自在  
描述: 诗人喜欢谈论诗意地蛰居,这种蛰居的方式是诗意的,诗意的方式不可能是喧闹的,哗众取宠的方式。诗意的方式不仅仅一种,但宁静的方式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尤其是现时代这趋功近利的社会,人心浮躁,追求宁静,不仅仅是对当下的一种反抗,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理想。宁静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理想的状态。
若人富天巧 春色入毫楮——郭东建先生现代仕女画美学特色
作者: 黄志强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色   艺术特点   红楼梦   艺术风格   审美功能   雍容华贵   现代   林黛玉   仕女画   贵族妇女  
描述: 仕女画在中国的流传向来已久,它可追溯至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其审美功能和艺术风格也发生了较多变化。唐周防的仕女画,多写宫庭贵族妇女,优游闲佚,于雍容华贵中体现了盛唐社会崇尚丰腴美的特征。自明清以降,仕女的形象崇尚柔弱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赢得了读者无比爱怜。近人华三川的工笔仕女图传承着敦煌和周防的“水月观音”模式,肌肤微丰,腮凝新荔,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而更多的画家以现代苗条和修长的少女身姿入画,它反映了当代人的艺术特点。我的师友郭东健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第一段]
有容乃大识笔筒
作者: 吴少华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晚期   材质   装饰工艺   故宫博物院   明代   文具   青花   竹刻   南京博物院   制作工艺  
描述: 笔筒,又称笔桶,系中国传统文具用品中的重要门类,文人案头必备之品。朱彝尊《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文房四宝之砚
作者: 韩回之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龟形   进士   湖南祁阳   书法家   收藏   砚石   滑溜   文房四宝   交流信息   青花  
描述: 砚之为用,大约已有三千年。古时文人喻砚为“田”。文人的耕“田”,既是维系着生计和寄托着美梦,也是借以产生六法、八法的艺事,而最为重要的是撰写文字,交流信息,传播知识,乃至无所不及地延伸和发展着华夏的文明。
瓷中艳后釉里红
作者: 朱裕平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青花   官窑   呈色剂   明代   元代   釉里红   绘画   民窑   工艺  
描述: 中国陶瓷是多姿多彩的。几千年来,窑火的跳动引发了瓷工们的智慧和灵感,雨后天晴般的影青瓷,瑰若晚霞的钧釉瓷,蓝天白云样的青花瓷都在熊熊大火中诞生,元明以来的釉里红更是古代匠人们的杰作,犹如瓷中艳后,艳极丽极,至尊至贵。
海上丝绸之路和明代外销瓷
作者: 朱裕平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人   青花瓷   东印度公司   郑和下西洋   葡萄牙   海上丝绸之路   明代   外销瓷   商人   中国瓷器  
描述: 元明以来,中国瓷器风靡了西方世界,从西亚的阿拉伯世界到欧洲的上流社会,对中国瓷近乎疯狂的追求延续了几个世纪。在漫长的岁月中,行驰在狂风巨浪中的舟船,开辟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海路将中国的青花瓷、青瓷、五彩瓷艰辛地运往地球的各个角落。
固本培源 变中求新——2007年3、4月艺术品拍卖回顾、点评
作者: 韦蔚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季   收藏   固本   国际拍卖   艺术品   变中求新   青花   佛教造像   古籍善本   拍卖行  
描述: 新的一年中,许多拍卖行都或多或少地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这些在春季大拍前的中小拍中已可窥见端倪。不同以往的变化显示了各大拍卖行在固本培源的基础上求新求变、稳定前行。
人性的诗意与哲学——罗丹雕塑艺术展
作者: 宋玲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人性   艺术展   巴尔扎克   思想者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罗丹  
描述: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坐落在上海城西由原钢铁厂厂房改建的“红坊”周年庆,为上海观众带来了一位顶级的雕塑大师——罗丹雕塑艺术展。罗丹被誉为“米开朗基罗之后最伟大的雕塑家”,这是因为他的作品直接秉承了米开朗基罗浓厚的思想性,将雕塑从广场的基座上拉下来,变成了充满人性的诗意和哲学。
身边的美与愁:当下城市雕塑的现状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世界   城市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   雕塑家   作品   园林雕塑   城市雕塑   城市建设   纪念性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也是现代发达社会的产物,是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展开而得到发展的。上世纪末的20年,上海的城市雕塑得到一个较大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数量由少变多,形态从具象走向抽象,既有国内雕塑家的作品,也有来自海外的作品。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景观雕塑都以不同的姿态在各自适合的空间中蔓延开来,走进当下上海市民的视野和他们的生活世界。
城市的眼睛:上海城市雕塑艺术
作者: 黄岳   赵娟   王婵娟   邢佩伟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生活方式   情感体验   城市环境   城市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   内在生命力   人文传统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城市历史文化  
描述: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历史、城市人文传统、城市情感体验等构成城市雕塑的内在生命力,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城市雕塑,是城市环境和空间的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形式表征,也是城市生命和生活体验的艺术表达和展示。
< 1 2 3 ... 51 52 53 ... 999 1000 10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