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608 条
-
扎染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
作者:
忻惠珍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柴达木盆地
视觉效果
染色技术
艺术风格
图案纹样
扎染工艺
手工业
新石器时代
创新
-
描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有了一定基础时,便会关注着生活的美化。我们祖先早在十多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已经开始用红色矿物颜料染成石珠,作装饰品。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进一步用赤铁矿把麻布染为红色,美化了原始人的衣着。随后,例如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从出土文物中可以证实,他们已经能把毛线染成褐、黄、红、兰等颜色,把人们的衣着装扮得"五彩缤纷",结束了披兽皮、树叶的旧石器时代。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染织技术更加发展。除大量丝绸品外,棉布也在西北地区首先发展。据《尚书·益稷》记载,"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周礼、天岌》"染人染丝帛",说明已经有了专门从事染色的奴隶。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进一步掌握了靛兰色的染色技术,并广种蓝草成为承袭二千多
-
人文环境与中国服饰变迁
-
作者:
曾良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自然环境
服装文化
发展变迁
人文环境
中国服装史
服装风格
民族文化艺术
文化现象
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变迁
-
描述:
服装作为人类普遍的文化现象有其发展变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服饰的变迁是重要体现。然而,任何事物的变迁都离不开其自身所处的环境,这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研究服装史绝对不能离开服装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对服装的影响就好象水对鱼的影响一样。服饰作为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离不开人文环境的影响。广义的人文环境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即非自然环境。中国这一国度里有着古老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起的岁月中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其文化业绩足以让世人瞩目。服装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长河中的一颗闪烁异彩的巨星,从其最初的功能性起步,经过漫长的发展变迁,走到今天五彩缤纷的世界,构成了一部
-
技高艺精 锐意创新——记木雕家郑松强
-
作者:
郑方扬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形象生动
黄杨木
雕刻工艺品
设计创作
传统技艺
作品题材
陈列室
艺术造诣
艺术熏陶
-
描述:
郑松强,1960年10月出生于乐清象阳镇泮垟后横村黄杨木雕世家,在父亲郑元长、叔祖郑祥奎等雕刻名艺人的艺术熏陶下,从小就喜爱雕刻,他天赋聪颖,心灵手巧,利用读书之余雕雕弄弄,居然熟练地掌握了泥塑和黄杨木雕等传统技艺。郑松强走上雕刻道路后,就一心扑在木雕事业上,孜孜以求,不断进取,争得了一番好成绩。他在继承黄杨木雕传统技艺的同时,博览中外古今有关雕塑艺术的书籍画册,潜心钻研,从中吸取营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欣赏和创作水平。二十多年来推陈出新设计创作了三百余件黄杨木雕和樟木雕作品。在他的木雕陈列室里样品柜上摆列着一件件大大小小的雕刻工艺品,或玲珑剔透、或简练凝重、或工整写实、或浪漫夸张……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他雕刻的有人物、动物和佛像等,作品题材广泛、构思巧妙、形象生动、富有新意、均体现了较深的艺术造诣。郑松强精雕细刻的《乘龙献寿》,形象地刻画了头大额凸,双耳垂肩,长须过胸,眯目咧
-
东阳木雕壁画
-
作者:
周黎宏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相结合
雕刻
东阳木雕
表现形式
工艺制做
建筑空间
建筑群
浮雕壁画
壁画艺术
-
描述:
中国是世界壁画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岩画。然而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明朝的东阳木雕艺术,在这灿烂的壁画艺术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一页。东阳木雕壁画的特点:(一)东阳木雕壁画、是东阳木雕这一特殊的工艺制做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它结合了东阳木雕深浮雕、浅浮雕、阴雕、镂空雕、组合雕等雕刻技法,与中国画中白描设计相结合,成为一组立体画面,组成建筑的一个单元。(二)东阳木雕壁画本身具有建筑的从属性,它是与建筑艺术语言是和谐统一的。例如:距今500多年前的中国重点文物保物单位之一的肃雍堂是与东阳木雕壁画结合得比较完美的一个例子。这座院落式的古建筑群,整体设计有完整厅堂九幢,前后厅堂2200余楹,对称典雅、规模宏大,内装饰的极其精致,且实用与雕刻壁画相结合的完美无瑕。这说明东阳木雕壁画在明代的建筑上就有较完整的共存形式,它附于建筑而存在,却又有自己的艺术个性与
-
中国雕塑艺术的传统与美学特征
-
作者:
潘锡存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装饰变形
战国时期
青铜器
装饰美
西周中期
雕塑艺术
旧石器时代
韵律美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一、装饰美、韵律美从旧石器时代的项链装饰和新石器时代的烧陶器物到奴隶社会,我国的雕塑进步很快,有憩静稚拙与写实俏丽的玉雕和装饰性很强的青铜器。商周时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风格多样,统一在强烈的动感和装饰变形体中。青铜器有很多种饰纹,如:兽面、龙纹、凤鸟纹、动物纹、羽翅纹、目雷纹、火纹、窃曲纹、云雷纹、环带纹、几何纹、人像纹等。这里主要谈兽面纹和环带纹的特点。兽面纹旧称饕餮纹是商、西周中期最常见的装饰主题,以动物脸部为主体运用夸张象征手
-
美国雕塑家谈石雕
-
作者:
程关安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色列
物质文明
艺术家
大理石
雕塑家
采石场
作品
石雕
雕刻石
石头
-
描述:
石雕或其它有关石的艺术品往往用作公共场地与私人财产、生产与死亡、文化与自然,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碑或界定物。石头既独特又无处不在;它曾有生命并于运动之中,而如今显得那样的宁静和坚定。由于石头的天然性与历史性,石头在艺术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东西。在物质文明的本世纪里,有美术家不断地开发石头的品质,也有放弃撰文为媒介而以石头作媒介的
-
留给青田石雕的思考——’97浙江三雕创作世纪谈部分发言录
-
作者:
张所照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田石雕
工艺师
浙江省
理论结合实际
进出口公司
青田县
创作
民间雕刻
工艺品
工艺美术
-
描述:
1997年6月14日-15日,由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97浙江三雕创作世纪谈在青田县隆重举行。这次大型学术活动,得到了青田县县府、县经委和青田石雕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并得到了东阳木雕
-
改造牛头刨床刨削大曲率半径曲面
-
作者:
李玉岭
李美岩
来源:
设备管理与维修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落地车床
圆弧半径
弧面
刨削
曲率半径
小方坯连铸机
引锭杆
拉坯
国内厂家
牛头刨床
-
描述:
小方坯连铸机的引锭杆是保证拉坯成型的关键件,该件导向段的内外圆弧半径分别为6800mm和7000mm,两个弧面的半径精度、表面质量是保证一次拉校合格率的关键。此件非常易损,故需要量很大。国内厂家多用大型落地车床加工,加工费很高。 经过反复设计和多次试验,我们对BY60100A液压牛头刨庆稍加改动后完成了些
-
北欧老人重返社会
-
作者:
士心
来源:
社会工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返社会
淡紫色
精神面貌
给你
湖海
招揽顾客
人从
音乐素养
令人
北欧人
-
描述:
在中国,常听老人们喜欢说“安享晚年”。固然,儿孙满堂在膝下欢享天伦之乐是令无数人为之羡慕的,养花种草、琴棋书画,也很有几分悠然。但人从家庭走向社会,又从社会回到家庭,却总是会使风烛残年的老人们感到孤寂和失落。在北欧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一幕幕五彩缤纷的“夕阳”。老人们重又返回社会,他们青春常在的精神面貌给这个社会再次灌注了久远的芬芳。那是初到有“北方威尼斯”之美誉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不禁被那数十座穿越海面、湖面的大桥把
-
重建文学批评的断想
-
作者:
李建东
周霞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精神重建
心灵与生活
-
描述:
新时期文学创出了五彩斑斓的实绩,但文学批评没有跟上文学前进的大潮,滞后于文学创作的现状已成为共识.新术语、新概念的引进扩大了批评话语的空间,但因缺乏对批评对象有机地分析,从而导致大而无当的浮嚣之风.真正的批评应是心灵的楔入,应是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之间"心路历程"的探险,其批评话语同决定批评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