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608 条
-
在聪明与执拗之间——王钰锋油画小议
-
作者:
庄大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时性
美术系
陌生化
艺术态度
现实生活
性格类型
美术思潮
法国印象派
作品
油画
-
描述:
在绘画的母题意义和形而上意味被充分淡化了的语言型作品中,有两种艺术态度映射出现实生活中的两种性格类型。第一种在画面上执拗地追求某种预定效果,可以说是以目的对手段的不王钰锋近照断否定与矫正为已任。第二种在绘制中左右逢源地随遇而安,使手段对目的的解构或替代成为趣味之源。前者我们姑且可称之为“执拗型”。后者则可称之为“聪明型”。这种差别仅从画面效果上往往是看不出来的,它更多地凸现于对画家心路轨迹的历时性追踪之中。
-
另一种方式的融合——读刘秀鸣的油画
-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秀
奥地利维也纳
实用美术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上下文关系
文化背景
民族身份
艺术特色
-
描述:
,这在维也纳的中国画家中是少有的。几年来,她在欧洲各地连续办展并参加各种展览活动,她的作品还在维也纳HIF1艺术展中荣获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坚定了她的艺术信念,坚定了作为一个东方艺术家植根于西方的信心
-
论油画从“消化”走上创造
-
作者:
洪瑞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华艺术精神
中国画家
个性化
学术方法
主体意识
视觉方式
中华文化
中国油画
-
描述:
主持人语 油画原本是以西方文化为土壤的一个画种,面对西方油画艺术传统,如何以中华艺术精神为本,根植于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探索一条使中国油画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这既是我国几代油画家为之努力的,也是至今摆在我国油画界和理论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洪瑞生先生认为,油画家必须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他提出一种从“消化”走向创造的学术方法和路子,以促进中华艺术精神与西方油画的融汇。 东晋戴逵“善铸佛像及雕刻”,这在以往的美术史研究中几乎已成定论。殷力欣先生通过考察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存文物,认为这一说法是不可靠的。 本期“学人档案”介绍的李学勤先生,是在美术考古、文物鉴定和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多方面有重大建树的学者,他的勤奋精神和科学的治学方法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
与乡土结缘的艺术家——读曾树松的油画
-
作者:
胡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行吟诗人
现实主义
湖南湘西
泸沽湖
艺术家
欣赏者
作品
象征性
乡土风情
-
描述:
曾树松的油画作品,以饱含的乡情、朴素真挚打动着每一个欣赏者。他笔下的湖南湘西景色清幽而不矫情,他用色朴实而不炫耀,他选择的景物平凡却令人感动,他有着行吟诗人般的情怀,在大自然生生不息运行中寻觅着诗情。
-
质朴温馨的东方圣母——尚德周油画的人文理想
-
作者:
安琪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妇女
圣母
母亲形象
人类文化史
生命本源
尚德
神圣感
藏族人
油画
人文理想
-
描述:
尚德周是个勤于动手且勤于动脑的艺术家,他出身书香门弟,父亲是文科教授,因而,他不仅有扎实的造型功底,而且有丰富的文化素养。他不仅画作颇丰,还有不少译文编著,曾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辞林》外国绘画卷的特邀主编。中、英文的畅通,为他打开了古今中外的人文天地,使他站在人类文化史的高度,来营构自己的艺术道路。多年来,尚德周走遍祖国的东西南北,也领略了世界的五洲四海,他到处寻觅着灵感的源泉。 八十年代初,他进入藏区深入生活,那高原大地的浑厚苍茫。那蓝天白云的清澄纯洁,唤起他拥抱大自然的激情,藏族人民那冰山般透明晶莹的心灵,太阳般热烈温暖的情感,更激发了他生命本源的强烈冲动。他产生了找到“伊甸园”的欣喜,认定这里是他灵感的源泉。在这神圣天国中,质朴虔诚的人民和谐地生
-
解构线面 离合形色——李木油画的新探索
-
作者:
翟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巴黎国际艺术城
表现性
貌离神合
大色块
油画笔
枫丹白露
吴冠中
线面
木油
-
描述:
中央工艺 美院副教授、 青年油画家李 木(原名李睦) 是吴冠中的学 生。他发现, 为了画出树的 细枝,吴冠中 创造出两种方 式:一是把宽的油画笔侧过来在底色上横向竖摆,一是干脆把油画笔颠倒过来用笔杆划开底色露出画布,那墨绿色块上切开的白线鲜亮地展现细树枝的柔韧坚挺。 谁说油画里没有刻线?吴冠中的油画里就有!不过这样的线他只是偶尔用之,在油画中不占主导地位。李木十分喜欢吴冠中具有中国画韵味的表现性油画。然而怎样才能像吴冠中那样把鲜明的大色块和流畅的细线结合起来,而又走出吴冠中大树浓荫的笼罩?
-
植根乡土的艺术之花——刘德润、李燕油画创作评析
-
作者:
夏硕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形式因素
艺术创造
乡土
主体意识
艺术形象
时代精神
油画创作
中国美术
乡村生活
-
描述:
刘德润、李燕伉俪二人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步入艺坛。他们身置时髦风潮之中,却没有失掉自己的主体意识,他们坚定地认为艺术灵感的源泉在生活之中。他们一头扎进乡村,潜心观察、体验乡村生活的变化、诗意、哲理和纯美,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们拿出一批鲜活、有生命力、带着浓郁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创作展现在中国美术馆的厅堂中,引起首都观众的瞩目。刘德润创作过年画、版画、插图、连环画、壁画、油画,画路较宽,艺术实践的范围较广。李燕喜爱装饰,曾热衷过意象构成,有志于绘画哲理性内涵的探索。我把80年代初至80年末这段时间看成是他
-
中央美术学院画廊艺术交流部 北京好莱梦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隆重推出《素描技法》、《油画技术·创作与欣赏》《新编中国画技法示范教程》系列录像片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文化
美术爱好者
画廊
中国画技法
示范
素描技法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交流
油画
音像出版社
-
描述:
全套教材共15盒,每盒90—120分钟,1996年6月由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为了满足广大美术爱好者学习中国画的需要,同时为开展教学、创作、研究和进行交流。中央美院画廊艺术交流部、北京好莱梦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隆重推出《素描技法》、《油画技法、创作与欣赏》、《新编中国画技法示范教程》系列录像片。本套教材特邀中央美院著名画家靳尚谊教授、孙为民教授、杨飞云教授、洪凌副教授、梁树年教授、黄均教授、黄润华教授、姚有多教授、郭怡孮教授、许继庄教授等分别主讲示范。内容生动、资料丰实、侧重示范、易懂易学。本教学录像片不仅适用于各高中等美术院校、各书画团体、美术师资培训部门美术创作研究单位的教学和研究,也广泛适用于一般大学、师范、中学、文化馆、厂矿企业、老干部活动中心、部队俱乐部、工会以及广大美术爱好者的自学参考。需订购的单位和个人请按征订需知办理。
-
从嘉德’96秋季拍卖看中国油画的市场前景
-
作者:
瞻霁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实验性
艺术市场
“先富起来”
市场前景
青年画家
文学社会学
中国当代
林风眠
中国油画
-
描述:
96年10月20日,嘉德公司在北京昆仑饭店举办了’96秋季油画、雕塑拍卖专场。这是一次很正常的拍卖,没有使人吃惊的轰动事件,也没有出现使人丧气的冷场。这使我们可以由这一场十分正常的拍卖会观察中国当代油画作品的市场前景。
-
关于对李铁夫的遗忘及其他——兼评《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
-
作者:
金水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作品
百年史
肖像画家
艺术质量
人人平等
艺术发展史
李铁夫
徐悲鸿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
描述:
1869年出生于广东鹤山县的李铁夫,在他16岁的1885年,便往加拿大谋生。李铁夫于1887年进入阿灵顿美术学校,攻读美术九年之后,转学美国纽约艺术学院,并任纽约艺术学生联盟首领兼副教授,此期间他先后获得多次画赛冠军,并得以追随当时美国名画家蔡斯和萨金特研究艺术十多年。后来,又加入了纽约最高画理学会(一译作艺术研究院)。李铁夫当时在美国所作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