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动情·凝意·炼形——油画创作与教学札记
作者: 闻立鹏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活动   艺术生命   创作与教学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创造   第二自然   三要素   再创造   油画  
描述: 如果说,生活、思想和技巧是艺术生命三要素,那末,动情、凝意、炼形就是艺术创造的三个重要环节。 动情 ——未成曲调先有情。 艺术是一种再创造。歌德称之为“第二自然”,石涛称之为“不似之似”。艺术之比生活更高,重要的一点是艺术不但包含了客观生活中的因素,而且注入了艺术家主观的意志与感情。 艺术活动,正是建立在人们能够受到别人的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
宋陵石雕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卵盖   石雕   油画  
描述: 粼缴淤摹l募i澎藻薰熊聋膝缪耀兹擎参薰群潺补卫日卵盖翻海淤乳抢3半巴准鬓{;裂纂淤垫振{婆势器卜场绒二石桩翻郭箕卿l圈抢彰兹{。{ 醚里属夕加拐期会凉边今葱分鳗禁撇或融弯熟岛龄妙考鹅澡羲.忿蕊汤醚选痴球醚窄、{氦茸西嚣负旨绍勤镖辘馥)蠢忑葱菊魂转撇喂二绒麒彭缈汗奋劝皇嗜台霭暴瘩踢讲应里异甲拟两弓尸器撬联i医夔麒彝浦盏翟足菇镶滚奋董骼47牧羊女 (油画)李化吉山里人 (油画)孙为民宋陵石雕
形式感的探求
作者: 詹建俊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感   观众   绘画艺术   节奏   线条   美术   油画   直接作用   音乐   美感享受  
描述: 绘画艺术是要感染人的,它应该用自己的全部手段去征服观众的心,特别是油画,应该充分发挥它那色彩、线条和构图的主动作用,以画面的全部魅力去激动观众,就像音乐以它的音调、节奏和旋律去激动听众一样,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美感享受。这一点,美术的性质和音乐是相近的,它们都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感官为特点,而不是直
画家的探索(访几位中年油画家)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观众   云开   冷暖关系   艺术劳动   中央美术学院   月份   艺术语言   油画   探索创新  
描述: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历届师生画展,于今年五月份与观众见面了。十年浩劫,剥夺了许多画家从事美术事业的权利,有多少创作的欲望,多少探索创新的设想,被笼罩在极左的阴霾之中。如今,云开雾散,画家们终于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培育艺术之花了。然而,画家们在想些什么,探索些什么,从事着怎样的艺术劳动?为此,我访问了其中的一些中年画家。
山水花鸟画与审美教育——观潘天寿书画展随感
作者: 艾中信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民族   审美教育   欣赏过程   中央美术学院   效能   艺术表现   绘画   油画   艺术特色  
描述: 将近二十年前,在北京举办过潘天寿先生的画展,我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许多同学一起去观摩,目的是向老画家学习民族绘画传统的艺术特色,从而丰富修养,求得借鉴。中国的山水花鸟画和油画的风景、静物花卉有很多不同之处,它们是不同的画种,在艺术表现上自然各有自己的特色,这是不可能也不必强求一致的。然而,值得探讨的是,山水花鸟画在抒发艺术情操方面,有它特殊的效能,它使人们在欣赏过程中,更能够挑动心弦,因此更
董希文的艺术教育思想
作者: 靳之林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入手   教育实践   教育家   艺术思想   创造性   主要特点   美术学院   艺术教育思想   学院派   油画  
描述: 董希文不仅是我国杰出的画家,而且也是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他的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民族化和民族化基础上的百花齐放不仅是他的艺术思想,而且也是他的教育思想。他的艺术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反学院派。他反对生搬硬套外国美术学院学院派的一套,主张一切外来的都要变成我国自己的,他认为要解决我国油画的民族化和百花齐放,必须从艺术教育入手,必须在教学中具体贯彻,努力实践。多
勃朗群的壁画
作者: 朱伯雄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铜版画   美术设计   水彩   镶嵌画   英国   弗兰克   木刻   油画   壁画艺术  
描述: 诞生于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著名画家弗兰克·勃朗群,在壁画样式的发展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勃朗群多才多艺,油画、水彩、镶嵌画、实用美术设计、木刻、石版兼长,在铜版画上成绩尤为
徐悲鸿年表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素描   教师   上海   江苏省   中国画   展览会   作品   徐悲鸿   油画  
描述: 1895年 七月十九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计亭桥 乡。1904年 随父徐达章学画。1912年 到上海卖画为生,后回乡在中学任图画 教师。
我所认识的冯法祀老师
作者: 李天祥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刻痕   电影院   一年级学生   现实主义   冯法祀   速写   作品   徐悲鸿   油画  
描述: 三十年前第一次看到冯法祀老师的作品后,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刻痕。 那是1947年在贡院西街冯法祀老师的家中。当时我还是艺专的一年级学生,我并不认识他。但他在学校中是个传奇式人物。谁都知道他在大华电影院曾用拳头狠狠地教训了一个蛮横霸道的高个子美国兵。当然,他是徐悲鸿的学生和助手,也是谁都
工笔重彩画的创新
作者: 马瑔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主要内容   工笔重彩画   仕女   艺术处理   古装   自然主义   造型艺术   社会生活   美术  
描述: 工笔重彩画只有大胆的革新,表现新时代、新生活,才有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以为工笔重彩只能表现历史题材或古装仕女一类的内容,那就是对重彩这一美术形式缺乏全面了解,对它充分的表现力还存有怀疑。事实上工笔重彩画,从它产生出现时,就是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风俗记事为主要内容。今天的画家当然也应当积极
< 1 2 3 ... 25 26 27 ... 74 75 7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