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76 条
-
介绍几件明代民窑青花瓷器
-
作者:
张兆祥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足径
青花瓷器
斜削
八仙
万历
景德镇民窑
民间青花
胎体
跳刀
外壁纹饰
-
描述:
1990年3月,河北省文物商店廊坊文物收购站征集到几件青花瓷碗。经故宫博物院耿宝昌先生鉴定,均系明末万历至崇祯年间景德镇民窑产品,现介绍如下: 八仙寿字纹碗 敞口,折沿,深腹,斜削宽圈足露胎无釉
-
满城汉墓出土的镶翡翠饰应为镶玉饰
-
作者:
常素霞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牛首
玻璃光泽
满城汉墓
玉饰
器物
软玉
和阗玉
易然
镶嵌物
口圈
-
描述:
满城汉墓出土的一件镶嵌铜饰(1∶4085)(照1),外缘为铜质,作马蹄形,两侧饰浮雕式对兽,中间镶嵌一兽首(似牛首)。《发掘报告》记述其质地为翡翠,故名镶翡翠铜饰。最近笔者有幸反复观看了这件器物
-
姑娘们的手工活
-
作者:
蔡洁 刘莎编
来源:
武汉:武汉出版社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
描述:
本书包括43款布制玩具、44款钩织摆设和51种小巧玲珑的花边织物。
-
五彩树
-
作者:
郭保林著
来源: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选集)
年代:
中国
学科:
散文(地点:
现代
-
描述:
五彩树
-
德尔菲法的缺点及其改进
-
作者:
王晓闽
来源:
管理现代化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预测
预测法
德尔菲法
-
描述:
德尔菲法是一种广为适用的预测方法,它既可用于科技预测,也可用于社会、经济预测;既可用于短期预测,也可用于长期预测,且不受地区和人员的限制,费用较低,能引导思维,提供了一种预测的系统方法。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复匿名函询法,与专家个人判断法和专家会议法相比,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匿名性、多次有控制的反馈以及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正是由于这三个特点,德尔菲法集中了专家个人判断法与专家会议法的优点,
-
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
-
作者:
陈尧成
张志中
来源:
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瓷
石瓷
邢窑
-
描述:
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
-
云南古代青花料和青花瓷器
-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水窑
元青花
青花瓷器
景德镇
禄丰
青釉
牡丹
钴土矿
云南
-
描述:
青花料是我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烧造青花瓷器的着色剂,又名钴土矿,是一种由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钴及其他氧化物组成的复矿。我国古代记载各地所产青料有江西乐平的平等青,或叫坡塘青;瑞州的石子青,或叫无名子;浙江江山的浙青;云南的珠明料。云南嵩明的青花料经过煅烧后,含钴量可达10%以上,青花发色鲜艳绚丽。古代的青花料不经拣炼,直接描绘在瓷胎上,罩上青釉入窑经1250℃以上还原焰烧成,呈色青釉黑花,显得分外沉着厚朴。
-
应用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微动疲劳寿命估算
-
作者:
王以元
王步瀛
来源:
航空学报(B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动
局部应力
寿命
应变法
疲劳
-
描述:
本文将微动疲劳破坏分为微动应力集中破坏和接触磨蚀破坏,通过建立两表面接触的简化计算模型得到了微动应力集中系数K_t的表达式,,并导出了适用于薄板小试件的微动疲劳寿命估算公式。最后用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给出了几种材料微动疲劳寿命的估算结果。
-
中国青花瓷器的对外交流
-
作者:
叶文程
罗立华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国陶瓷
十四世纪
遗址
元代青花瓷器
纹章瓷
明清
外销瓷
对外交流
中国瓷器
-
描述:
我国的青花瓷是继白瓷、影青瓷后一朵绚丽的奇葩,博得了中外人民的共同喜爱,有人称青花瓷为中国的“国花”。但中国青花瓷器究竟何时开始行销于世界,多数人认为始于元代。我们则认为,唐代时,中国青花瓷就有可能销往国外。1975年,在扬州师范学院唐城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唐代枕的青花残片,以后又在扬州唐城陆续出土了一批唐代青花瓷。这样,青花瓷在唐代产生是毫无疑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块枕的残片的釉下蓝彩绘菱形轮廓线,菱形
-
对唐代青花瓷的初步认识
-
作者:
李再华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初步认识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钴
唐三彩
釉下彩
唐青花瓷
巩县
中国文物
扬州
-
描述: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有关青花瓷器的起源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这便是唐代青花瓷器的发现。由此而展开的探讨结果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史实:我国青花瓷器在千余年前的唐代就已问世。然而,“唐青花”不见于史籍记载,目前有关出土资料较少,使研究难以深入。“唐青花”的基本面貌仍未全面揭开,还需研究者们付出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