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10 条
-
明代瓷器中的瑰宝——永乐青花无档尊
-
作者:
穆青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亚文化
明代初期
真主
永乐时期
《岛夷志略》
明代瓷器
青花
外销瓷
文物
阿拉伯文字
-
描述:
1980年,河北省文物商店征集到一件明代永乐时期的青花无档尊(图一,图三)。通高17、口径17、内孔直径9.8厘米。无档尊是明代初期受中亚文化影响出现的一种新器型,具体用途尚待考证。其外观酷似线轴,上下板状口沿对称,中空贯通透底。器身纹饰以弦纹分界,隔为三部分,中间凸起的棱脊上绘肥宽的变形莲瓣纹,上下两部分均以缠枝花卉为地,上面书写阿拉伯文字。由于青花晕散较严重,部分字迹模糊不清,其中两句的大意为:“赞颂归于真主”,“万物非
-
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十年的主要收获(三)
-
作者:
郑绍宗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物考古工作
临城
白瓷
主要收获
辽墓
敌台
定窑
长城
窑厂
邢窑
-
描述:
隋唐以来的名人墓,经过发掘的有获鹿阎村北魏东梁州刺使阎静墓,于隋大业六年(610)迁葬,饶阳王桥村隋开皇六年(586)改葬的李敬族夫妇合葬墓,曲阳五家弓村隋大业八年(612)尉迟弘墓,涿鹿楼村唐大历十一年(776)故殿中监张光祚墓,永年施庄唐大中二年(858)时清夫妇合葬墓,石家庄振头唐元和七年(812)孙岩墓,晋县张李村唐墓,蔚县榆涧唐墓等。比较重要的有大名万堤何弘敬墓和正定木庄唐王元逵墓。何弘敬是唐魏博节度使,卒于咸通六年(865)。弘敬父何进滔,《新唐书》有传,志文可补正史之不足。志盖浮雕兽面、四神、花草,刀法纯熟,是唐代雕刻艺术佳作。王元逵墓早期被盗,墓室宏伟,由墓道,前、后室和东西耳室所组成。墓室南北长10米,宽5.7米,室内原有壁画,今毁。墓内出王元逵墓志一合及其妻墓志一方。王系出回纥阿布思种族,父王庭凑为成德军节度使主将王武俊假子,后改从王氏,卒于大中八年(854)。妻为鲁国长
-
玲珑在腾飞:大学生社会考察报告集
-
作者:
青岛海洋大学团委编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健身运动
腿
女性
-
描述:
玲珑在腾飞:大学生社会考察报告集
-
五彩世界 纪实文学集
-
作者:
王道生 汪宗禧著
来源: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选集)
年代:
中国
学科:
现代
报告文学(地点:
-
描述:
五彩世界 纪实文学集
-
浙南青白瓷窑与福建屈斗宫窑、江西湖田窑关系初探
-
作者:
王同军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浙南地区
龙泉青瓷
景德镇
德化
青釉
鸡笼
青白瓷
江西
瓷器
-
描述:
近年来,在与江西、福建相邻的浙南地区发现了一种新的窑系——青白瓷窑,有些与青瓷共存,从而说明古代浙江地区除了烧造青釉瓷、黑釉瓷外,也烧制青白瓷.1978年秋,泰顺县玉塔村青白瓷窑址的调查发掘,使我们对浙南地区青白瓷面貌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现以此为基础,谈谈浙南地区青白瓷与江西景德镇湖田青白瓷窑、福建德化屈斗宫青白瓷窑的相互关系.
-
关于陶瓷行业实行增值税情况的调查
-
作者:
罗建国
来源:
税务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行业
生产发展
调查
国营大中型企业
增值税
景德镇市
征收工作
陶瓷工业
-
描述:
为了搞好陶瓷行业增值税征收工作,促进陶瓷工业生产发展,笔者最近对江西景德镇市陶瓷系统十二家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调查中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来与同行们进行磋商。一、陶瓷产品实行增值税的优越性陶瓷作为轻工业产品,在未实行增值税前按产品税率征收,日用陶瓷适用税率为5%,美
-
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国与荷兰的瓷器贸易
-
作者:
钱江
来源:
南洋问题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姆斯特丹
十七世纪
景德镇
海外贸易史
荷兰人
中国东南沿海
荷兰东印度公司
结构与特点
十八世纪
中国瓷器
-
描述:
明末、清初中国与荷兰的贸易是鸦片战争前中西海上通商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瓷器贸易则为此时期中、荷贸易的重点之一。本文拟对十七至十八世纪中、荷瓷器贸易兴起的背景、贸易发展的概况、贸易的结构与特点、输荷中国瓷器的品种和类型以及此项贸易对中、荷两国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作一讨论,以期深化中国古代外销陶瓷历史和中国海外贸易史的研究。
-
江西乐安发现元代瓷器窖藏
-
作者:
余家栋
梅绍裘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泉青瓷
景德镇
丘陵坡地
窖藏
元代瓷器
江西省
文物工作
棕眼
口径
物资局
-
描述:
1984年1月30日,江西乐安北门寨上县物资局基建工地发现元代瓷器窖藏一处。窖藏位于丘陵坡地上,窖穴为圆形土坑,直径0.4、深0.5、上口距地表约1.5米。瓷器重叠置放,由民工取出时多被损坏。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与乐安县有关部门对窖藏瓷器进行了清理收集。
-
论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
作者:
罗学正
来源:
求索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陶瓷装饰
造办处
元青花
外来文化
景德镇
中国陶瓷
御窑厂
陶瓷艺术
西亚
-
描述:
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作为一种民族的文化,它始终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向前迈进。在历史上,精湛的中国陶瓷通过各种途径,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始终是双向进行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同样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本文拟就此作一阐述。
-
试论中国行会的宗族性、地缘性、官府性及其影响
-
作者:
肖云玲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宗族
族性
工商业者
会馆
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萌芽
地缘性
行会组织
封建官府
-
描述:
行会是一种工商业者的封建组织。中国行会形成子唐宋,明清渐臻成熟,而衰落于鸦片战争以后。与西欧行会相比较,除了共同的基本特征以外,中国行会具有自己的三大主要特征,即宗族性、地缘性和官府性。在这相互交织得十分紧密的三大特性的影响下,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受到严重阻碍,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微弱和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