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60 条
-
为了保护五彩的世界
-
作者:
郑国庆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摄影
高光
汽车
青海湖
自然环境
吉普车
中国环境
保护
摄影报道
照片
-
描述:
1988年2月,青海湖千里冰封、寒风凛冽,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一天深夜3点,一辆绿色吉普车裹着浓黑的夜幕,沿着湖边向西疾驰。掠过鸟岛,小车直插泉湾。1小时后,汽车在泉湾路边停下,两个反穿毛皮大衣、背着两只皮箱、扛着三角架的人跳出汽车,扑向青海湖岸边的小山包。越接近山顶,
-
为了保护五彩的世界——高光德和环境摄影
-
作者:
郑国庆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摄影
高光
汽车
青海湖
自然环境
吉普车
中国环境
保护
摄影报道
照片
-
描述:
为了保护五彩的世界——高光德和环境摄影
-
面对历史与新闻摄影本体的沉思--由《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优秀作品展想到的
-
作者:
楠楠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川牛
新闻摄影
历史
生命价值
沉思
优秀作品
本体
摄影者
共和国
历程
-
描述:
优秀作品展的徽记。 1988年3月10日,在这个徽记下,从两万多幅来稿作品中遴选出来的260幅作品,浓缩着共和国38年艰辛而豪迈的历程,在中国美术馆接受观众的审阅。这个影展首次采取了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分展
-
五种驱避剂对亚历山大白蛉效果的研究
-
作者:
贾家祥
管立人
许永湘
王革
郝克凤
来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DETA
驱避剂
新疆吐鲁番
吸血
活动高峰
驱避作用
野外试验
液剂
白岭
手部皮肤
-
描述:
1986~1987年在新疆吐鲁番煤窑沟首次应用5种驱避剂对该地黑热病传播媒介一野栖的亚历山大白蛉,进行了室内和野外驱蛉效果试验。 材料和方法 实验室试验所用白蛉系野外人饵或灯光诱捕的未吸血雌性亚历山大白蛉,置于蛉笼内备用。野外试验选择在亚历山大白蛉活动频繁的场所
-
DETA对亚历山大白蛉驱避效果的初报
-
作者:
贾家祥
管立人
许永湘
王革
郝克凤
来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DETA
驱避剂
新疆吐鲁番
吸血
苯甲酰胺
驱避作用
防制方法
白蛉叮咬
驱避效果
平行对照
-
描述:
笼内备用,将DETA清凉油驱避剂分成0.5mg/cm~2(A)、0.75mg/cm~2(B)、1mg/cm~2(C)和1.25mg/cm~2(D)4个剂量组,分别涂抹人手,伸入实验蛉笼内观察对白蛉的驱
-
卫生陶瓷质量缺陷及其克服
-
作者:
赵连级
来源:
中国建材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生陶瓷
间歇式窑炉
工序
生产环节
质量缺陷
烧成带
倒焰窑
烧成过程
明焰
隔焰隧道窑
-
描述:
人们说烧成工序是“火中取财”。可见烧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环节。现在我国的窑型比较复杂,有传统的间歇式窑炉如倒焰窑,也有明焰或隔焰隧道窑,还有引进的窑炉。无论哪种窑炉,操作时
-
谈砖瓦的连续均衡生产
-
作者:
魏爱平
来源:
中国建材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料制备
生产能力
隧道窑
工艺过程
生产环节
均衡生产
原料供应
设备损坏
生产工艺
工业生产
-
描述:
在工业生产中,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是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两大主要因素。怎样才算好的管理?笔者认为,连续、均衡生产就是好的管理的主要标志。所谓连续均衡生产,就是各道工序、各阶段紧密街接,没有或很少有不必要的等待现象。企业及各个生产环节都能按照预定计划,在相等的时间内,完成的产量基本相等,或稳定地持续上升,工人的劳动满负荷并保持相对稳定,不出现时紧时松,前紧后松的现象。在砖瓦生产中,隧道窑生产是一种很紧凑的,需要严密衔接的生产工艺。如果忽视了连续、均衡生产,就会造成有时突击赶工,有时
-
乡土画家张厚存和他的铁皮油画
-
作者:
洪兵
来源:
中国建设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竹林
当今中国
乡土油画
芳香
泥土
靖江
作品
肥沃
土壤
铁皮
-
描述:
在当今中国画坛,张厚存算不上什么“人物”,然而,他那散发着泥土芳香的乡土油画和富有个性的铁皮油画,却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张厚存生在土壤肥沃的苏北靖江县,从小
-
两位现代派美术家的作品展览
-
作者:
辛琪
来源:
中国建设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公众
线香
一般美术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抽象
现代派美术
空间构成
造型因素
青年作者
金属雕塑
-
描述:
今年五月一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朱祖德、刘正刚抽象雕塑油画展",展出了这两位青年作者近七十件抽象金属雕塑和油画作品.在这些作品里没有一般美术作品中常见的情节和人物主体,而由纯粹的色块、线条、体积、空间构成,这些抽象造型因素创造了新的意境.在一幅题为《流淌》的油画中,深色与浅色的色块把画面分成两半,密集参差的细线抖动下降,似乎是在非现实的空间中充满着生命的震颤.在名为《系列》的油画中,明亮的黄色背景被一条锋利的黑线割开,裂纹的中间凝聚一团深色,似乎正积聚着一股喷薄欲出的能量.在一块铜浮雕中,一条光滑的曲面围隔出一个空间,其中似乎有某种流体在回转不息.《寂》是用铝合金组成方形空间的框架,正中一枝点燃的线香升起一缕淡淡的青烟,袅袅的烟柱给这严整凝固的虛无空间注入了飘忽悠然的生机.这七十件现代派风格的抽象作品,以对中国公众尚不熟悉的方式,传达着一种有中国意味的东西,但又很难确切说出究竟是些什么.这类纯抽象作品,是近几年来在中国美术界出现的一种新样式.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国际上许多现代艺术样式陆续在国内得
-
工笔重彩画家孔继昭
-
作者:
高兆栋
来源:
中国建设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战爆发
展销会
大家闺秀
绘画史
工笔重彩画
专科学校
主导地位
邓小平
近百年
中国美术
-
描述:
孔继昭女士所作《上寿图》中的麻姑,身著盛唐服饰,雍容典雅,气韵不凡.在北京的一次全国展销会上曾受到邓小平的赞赏,并买下这幅作品.孔继昭女士以擅工笔而闻名.在我国绘画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工笔重彩画,由于近百年来画坛重"写意"、轻"工笔"之风甚盛,已日渐式微,所以像孔继昭这样有成就的工笔重彩画家已寥若晨星.今年六十四岁的孔继昭,出身于大家闺秀,早年就学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抗战爆发后,她长途跋涉到重庆山城,在当时中国美术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