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原始宗教与侗族民间文艺
作者: 朱慧珍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始宗教   侗族   祖母  
描述: 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她的祖先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越人.侗族又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民族.绚丽多姿的侗族民歌,独具一格的侗族歌舞-"多耶"、"踩堂舞",扣人心弦的侗族曲艺-琵琶歌,琅琅上口的侗族款词和"白话"组成了五彩缤纷的侗族艺苑.在信仰方面
绒线编织服装在市场上走俏——兼谈毛针织品的流行动向
作者: 孙丽华   来源: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绒线   几何图案   文化   式样   编织物   消费层次   突出个性   服饰美   针织品  
描述: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大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服饰美,讲求突出个性、艺术性、独创性,体现自我.纵观服装市场,绒线编织物已经成为时装家族中一颗光耀夺目,冉冉上升的明珠.它独树一帜,倍受青睐.款式五彩滨纷、婀娜多姿;种类变化万千,极少雷同;格调推除出新、百花齐放. 现在,人们对毛针织品的服饰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毛针织品不仅在款式上要有很大突破,而且在花色品种上也要不断创新.消费者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从商店、货摊购买制成品,而是
走出迷雾--写在《贵州省首届版画大展》之后
作者: 田军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版画艺术   艺术专科学校   黑白木刻   枕边书   热带丛林   艺术创造   彩色版画   前见   中国油画  
描述: 贵州大多数美术家们在现今这个特定时期,还依然兢兢业业地团绕在美协麾下,热衷举办着一个个规模不等的主题画展。这些展览与画家个人经济利益无多直接联系。但其社会效益是很分明显的。1991年元旦开展
王瑛美术作品选(工笔人物)
作者: 王瑛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   美术作品   王瑛  
描述: ~~
揭开人形首乌的谜底
作者: 劳伯勋   来源: 新农业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妙观   艺人   形神   根雕   谜底   画意   人造   块状根   人形何首乌   笆斗  
描述: 犹如沙中淘金,许多人当柴烧的树根,一经独具慧眼的根雕艺人选中之后,略事加工或直接将原状面对观众,并题以富有诗情画意的美名,就成了形神兼备的艺术佳品。其形如渔
“踏天磨刀割紫云”
作者: 尹成启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命中率   高尚情操   电台   新闻单位   磨刀   稿件   国内首次   通讯员   游击  
描述: 占据“地利”、“人和”优势的新闻报道“游击队员”,怎么才能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呢?我初学报道时,常用李贺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的一句诗“踏天磨刀割紫云”来激励自己。短短几年,路虽艰辛,但颇有收获。至今,已有500多篇稿件先后被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6家报刊、电台聘我为特约记者、通讯员,多次受到铁道部有关部门的通报表扬,被中
谈现场短新闻的现场观察
作者: 张麟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宏观观察   现场观察   基本功   现场短新闻   周总理   领导人   现场新闻   观察力   最佳方位   新闻现场  
描述: 新华社在报道彭子冈同志逝世的消息时,用“握一管神笔,有两只慧眼”作引题,概括了这位著名女记者一生新闻活动的特点。神笔和慧眼是记者的两个基本功。神笔来源于慧眼。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报道,而且篇幅短小,尤其需要有两只慧眼即敏锐的观察力。新闻现场是个复杂的事实,可以是色彩缤纷,也可以是杂乱无章。记者对于现场应具有两种观察能力。第一步,鸟瞰全局,即宏观观察,尽情地去看,去听,去感受,清理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这是十分重要的,舍此就不能认识现场,但比较容易。第二步,从现场“跳”出来,把五彩纷呈的场面一点点地剔剥,去捕捉那些最富有意义的画面,使之成为新闻。这叫做微观观察,这种观察可能更困难一些,但更容易体现记者的敏锐的观察力。记者进入(或置身)现场在进行宏观观察的同时或之后,就应立即迈开第二步,调好焦距,把镜头(视线)对准最佳方位。
“特写——插入”法
作者: 王新义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小故事   部队   背景材料   民歌   新闻作品   特写镜头   传统式   新闻事实   插入  
描述: 不少消息、通讯,往往对新闻事实采用“从头一一道来的表现手法,不少好新闻作品却一反这种常态,从不同侧面抓取几个精彩的小镜头、小故事,并在其间“插入”小巧玲珑而又貌似孤立的“特写镜头”,使本来平淡无奇的新闻顿时生辉。这里,传统式的报道中围绕着背景材料所作的冗长
飞花拾零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   四川   敦煌莫高窟   像章   电影艺术   邸报   公元前   毛泽东同志   我国古代   进奏院状  
描述: 第一批毛泽东像章中国第一枚毛泽东像章诞生于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前夕,作者为电影艺术家凌子风。1945年,根据地的人们为迎接党的“七大”召开,热烈地商讨向大会献上一份珍贵的礼物。鲁迅艺术学院的同志决定雕刻一批毛泽东像章,送给大会主席团成员每人一枚,以表达对毛泽东同志的崇敬。塑造像章底版的任务,大家公推由在学校受过雕塑训练的凌子风担任。凌用一把
美学与新闻
作者: 林玉善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社会美   曲艺   新闻作品   结果   美学   自然美   影视   艺术美   实践证明  
描述: 美学的实践证明,所谓美,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自然美是大自然自身存在、运动的结果。例如名山巨川,大潮飞瀑、奇苑异石、飞禽走兽、蓝天白云等;社会美是人类社会善的实践的结果,例如先进人物、英雄业迹、壮丽人生、美好情趣等;艺术美是人们按照一定艺术规律创作的艺术成果,例如音乐、美术,戏剧、影视、曲艺和雕塑等所表现的美。可见,世界上是充满了美的。然而,现实中的美,有的明显,有的隐晦;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红火,有的清
< 1 2 3 ... 14 15 16 ... 138 139 1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