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4 条
-
银装素裹话“地膜”
-
作者:
王彼德
来源:
新农业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绸带
浑江市
菜田
滚波
聚二烯
土层
无际
白无瑕
蔬菜生产
银装素裹
-
描述: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然而,一望无际的菜田却披上了高洁雅致的银装。远远望去,好似洁白无瑕的皑皑白雪,又像飞流直下的滚滚波涛;近处一看,简直是条条笔直的银色绸带,在阳光下玲珑剔透,晶莹耀眼。这就是令人盛赞不已的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是菜农致富的法宝。 地膜,1978年引进我国,1982年在我场推广。多年蔬菜生产实践证明,地膜栽培是一项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先进技术措施。覆膜方法简便,成本低廉。覆膜前要清除
-
油画小品
-
作者:
崔同聚
吴凤仪
来源:
新天地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国
大象
鼻子
训练
波浪动力
创作
绘画
印度
肖像画
抽象派
-
描述:
油画小品
-
人在旅途 情寄月台——《月台》赏析
-
作者:
曹增渝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作家
月台
美文
泥土
中国散文
脚印
借景抒情
托物
艺术观照
-
描述:
这是一篇玲珑剔透的美文。借景抒情、托物寄兴是中国散文的一种悠久的传统。人们心中郁结着的思
-
观念的重奏:中西方新闻思维的考察(续完)
-
作者:
单波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记者
文化精神
主体精神
文体观
观念
直接影响
新闻思维
别林斯基
新闻记者
新闻文体
-
描述:
五、文体观念的影响作为语言秩序和思维格式的文体一直与记者如影相随,记者选择文体,文体也选择记者。别林斯基说:“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所以,在两种文化精神和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中西方记者在文体的选择上是不尽相同的,他们各自都在新闻实践中确定了自己的新闻文体观念,从而直接影响新闻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
七彩点染夕照红:访国画家、四川日报美编范昌炯
-
作者:
陈柴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白灰
五彩缤纷
艺术世界
自贡
美编
日报
作品
国画家
四川省
美术家
-
描述:
门"吱呀"一声开了个缝,美术老师望着他贪婪的双眼:"这个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可能成个气候。"旋即,拿出他珍藏的画册,那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从此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几十年后。我们坐在国画家、四川日报美术主任编辑范昌炯卧室兼画室的时候,把他的思绪拉回到昨天,仿佛一切都发生在眼前。教师的偏爱决定了范昌炯的一生。几十年后,当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为长期从事美编的范昌炯首次在成都、自贡举办个人作品展时,蓉城、盐都轰动了,人们透过那一座座,一湾湾雄奇挺拔的嘉山秀水,那一丛丛,一束束枝叶繁茂色妍意高
-
瑞典丹麦新闻媒体直观
-
作者:
马世琨
袁建达
来源:
新闻实践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场候机厅
瑞典
斯德哥尔摩
丹麦
北欧
新闻媒体
人民日报
报纸版面
突发事件
总编辑
-
描述:
经过近10个小时的长途直飞,麦道飞机稳稳降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奥兰大机场。以副总编辑周瑞金为团长的人民日报代表团对瑞典王国和丹麦三国的访问就从这一刻开始了。这是1993年9月28日下午。位于
-
地市报扩版、增刊后的思考
-
作者:
贺羚
来源:
新闻实践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市报
扩版
对开版
版面
增刊
公开发行
通讯员
内容安排
报纸
四开
-
描述:
新的一年,地市报界呈现五彩缤纷,繁荣兴旺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开发行的310多家地市报,有40多家改出对开版,仅广东省就有9家,其中汕头日报出对开八版;山东省有5家,江苏省4家,全国15个省(区)有了对开的地市报。还有一些地市报将四开四版改为四开八版,和对开报异曲同工,在版面分工、内容安排上则
-
意念·意象·意境
-
作者:
赵绍龙
来源:
新闻通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识事物
大写意
领略自然
意念
相互渗透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作品
意象
写意性
-
描述:
有一次与画家闲聊,一位颇有资历的花鸟画家说:“我最近思考一个问题:工笔花鸟画是否也应当是写意的?中国画的核心就是写意。”初一听我不免困惑:工笔又称细笔,属于工整细致的一类画法,它与大写意笔墨的率意、纵放、简练恰好成一对比。怎么说工笔花鸟画也是写意的呢?再一琢磨,他讲的写意大约不是指笔法而言,而是指作品的内涵,即不应满足于客观描摩式地写实,而要表现画家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形成的意念、意象,进而构建特定的意境。这种写意性正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于是我以新的视角重新去看中国工笔花鸟画,果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正如我在一篇评论中所说,成熟的工笔花鸟画家往往不停留在低层次的写生而更注重观察,在观察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让自己的感情与表现对象相互渗透融合,通过形象的直觉的感情的想象
-
纪清远工笔画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与写作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诗
一九
当代国画
艺术展览
北京画院
纪清远
金叉
当代工笔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学会会员
-
描述:
纪清远。男,一九五四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省献县。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工笔画学会会员。作品《汉将归来》入选
-
面砖生坯隧道烘房结构探讨
-
作者:
洪深荣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坯
口裂
预热带
素烧
匣钵
横截面积
高温火焰
烧成带
窑车
实践证明
-
描述:
大部分面砖厂都想用隧道烘房(余热来自隧道窑本身)来干燥生坯,以便减少坯体在预热带因水分而炸裂,提高素烧合格率。但许多厂的实践证明,好象作用不明显。原因何在? 一、目前隧道烘房仍存在隧道窑预热带的缺点,发挥不了应有的烘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