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嘉德20年
作者: 李晶晶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运动鞋   晋江  
描述: 2013嘉德香港春季拍卖现场 清乾隆 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宝座,2011年秋拍,5750万元成交 明 黄花梨簇云纹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2010年秋拍,4312万元成交 清乾隆 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
现实的阿尔勒,凡高的阿尔勒
作者: 曾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运动鞋   晋江  
描述: “夜间咖啡馆”现在改名为“凡高咖啡馆”,仍在原址,但房子已经重修了 凡高油画作品《夜间的露天咖啡馆》 朗格洛瓦桥(Le Pont de L'Anglois) 站在古罗马竞技场遗址的最高处,可以俯瞰到罗讷河流过阿尔勒,将城腹划为两半。老城这边屋群低矮紧密,当地人说,是为了抵挡春天令人畏惧的密史脱拉季风。
当“那些省份”成为“普罗旺斯”
作者: 田野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运动鞋   晋江  
描述: 《比蒂的圣母小礼拜堂》,Jean Roch Isnard 油画作品,1876 年(Alpilles 博物馆收藏) 《转场》,Theodore Jourdan 油画作品(Arlaten 博物馆收藏 ) 现代普罗旺斯从农业、商贸地域向旅游度假业、休闲业的华丽转变始自19世纪。19世纪的普罗旺斯享受了一段兴旺时期。
旅美画家钱培琛的官司
作者: 吴丽玮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运动鞋   晋江  
描述: 美国梦 1989年除夕夜,上海画家夏葆元在纽约布鲁克林区见到了老友钱培琛。“我被同在美国留学的上海画家邀去一起过年,钱培琛当时也在。我之前听说过他在街上给人画肖像,便问他最近生意怎样。钱培琛跟我说,他最近不去街上画了,有一个画廊找他复制一些名家的油画,我听了觉得很好、很羡慕。” 那天的情景夏葆元仍记忆犹新。
里希特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运动鞋   晋江  
描述: 与多数德国画家不同,格哈德·里希特并非表现主义风格画家,他以富于生活化的纯粹照片写实与抽象的作品成为德国艺术节的大师。作为收藏界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画作数次名列《艺术指南》(Kunstkompass)之首,2008年,以《蜡烛》(1983年)为题的油画以1050万欧元成交,使他成为德国当代画家中身价最高的一位。
刘小东的现场
作者: 曾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运动鞋   晋江  
描述: 从2005年在奉节画《温床》开始,刘小东把绘画变成了绘画项目,或者说艺术事件——“涵盖了一系列多媒体和跨学科活动,远远超出绘画的范畴”。创作和展览,在他这里逐渐完整为一种标识性极鲜明的刘小东式组合:选择现场——团队前期调研——在现场搭帐篷建立临时画室——专业电影团队伴随记录创作全部过程。除了创作巨幅油画,刘小东的艺术手法还系统地拓展至速写、手写日记和摄影,他的团队和顾问则通常集合了著名策展人、学者、导演,最终,包括纪录片、历史研究及系列文化座谈在内的所有成果和画作一并呈现。
艺术与“时间想象”
作者: 杨聃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运动鞋   晋江  
描述: 以“时间”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极少是透过言语来表达的,例如克劳德·莫奈以多幅油画描绘鲁昂大教堂在一天不同时间的面貌,或是安迪·沃霍尔在1964年的电影《帝国大厦》中,以长达8小时的单一固定镜位拍摄纽约帝国大厦从天黑到清晨的变化,都致力于让人们看见时间,并感受它在川流不息中流逝。时间一直是伴随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现象。客观上可被衡量,主观上却以各不相同的方式流逝。客观上从不停步,主观上却可在记忆中成为永恒。
电子的本质
作者: 苗千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运动鞋   晋江  
描述: 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逊在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 在我曾经学习工作4年多的这个实验室里,每天吃午饭的时候,我都会在实验室餐厅的南面墙上看到一幅油画。油画中的人物面容严肃,稍显刻薄,手中拿着一个玻璃管,望向远方。画中的人物就是实验室的第三任主任约瑟夫·汤姆逊(Joseph Thomson),他作为一个出色的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一生成就卓著,而其中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在1897年发现了电子——这是人类认识到的第一种亚原子粒子,这个了不起的发现为他带来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也使他成为19世纪和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一边听摇滚,一边画工笔
作者: 曾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新加坡MOCA美术馆看水墨画家朱伟的新作展,仔细对比,看出“新”来:画中人似在不易觉察地老去。从2003年后延续至今的《报春图》系列,从2005年开始的《开春图》系列,画到2012年,面部日益加深的法令纹使他的人物有了世事了然的苍茫。朱伟还是他自己,在几乎不可见的细节中挥霍功力,和自己一决高低。 2007年以后,有那么三四年,自称“以画画为生”的画家朱伟好像不务正业:白天溜冰,练练书法,晚上大部分时间看电影、看光盘;他十几年如一日地继续混在摇滚圈,为老友崔健的乐队拍电影,然后给艺术杂志写写专栏,电影、郭德纲、奥运会、大白菜……什么都聊,就是不怎么正经聊艺术,可又改不了老北京“愤青”的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焦虑和讥诮,时不时在文中对当代艺术之现状夹枪带棒地抡上几句,且多半时候抡中要害。
林志玲,柔韧青花瓷
作者: 李东然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青花瓷 白衣白裙的护士,红发红袜的摇滚少女,短发西装的帅气女郎,黑衣红唇的妖冶寡妇,抑或制服傍身的空乘小姐,甚至素衣秃头的尼姑,林志玲满脸认真地说,她自己曾想搞个有奖竞答,要大家猜猜看《天机之富春山居图》里的这些女孩子,哪些是志玲哪些不是。“确实是好多造型眼花缭乱,试镜那天就换足20多套衣服,之后每天还是不停换,但导演总还有非常非常疯狂的主意蹦出来,比如光头尼姑的点子,四五个小时的造型做得我昏昏欲睡的,睁眼就被镜子里的自己吓一跳!我也好奇怪,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 1 2 3 ... 12 13 14 ... 1924 1925 19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