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淺談四川漢代画像磚藝術
作者: 高文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汉画像砖   艺术技巧   汉代画像砖   汉代社会   建筑艺术   四川   题材   画像石   出土  
描述: 四川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同为汉代贵族墓室之建筑材料。它们同源异流,斗彩争艳,在中国考古史、美术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四川汉代画像砖的收集、研究、著录工作,开始于十七世纪末。鲁迅先生生前虽收集
跋汉画赵苟哺父图
作者: 王恩田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刻画像   《孝子传》   父图   楹间   四川   大汶口   石棺   汉安帝   半掩门   汉画像石  
描述: 四川荥经县城区乡新南村出土了一具东汉石棺,其上有浮雕石刻画像。前档刻双阙,后档刻朱雀。一侧画面残缺,仅存饮马图。另一侧中间有门,一人半掩门而立。门左右各有二柱,柱头承托一斗二升的斗拱。右侧两楹间一人凭几端坐。左侧有二人对坐,简报介绍说:“画面左部为室内生活图,刻男女二人席地而坐,互相扶拥,为少有的反映家庭室内生活的古代石刻造像”。
宜宾汉代石刻画像中的鲟鱼
作者: 兰峰   钱志黄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宁县   画像石棺   犍为   石刻画像   南溪县   江段   黄鱼   高浮雕   鲟鱼   宜宾县  
描述: 1973年4月宜宾县城北公子山出土的东汉岩墓石棺上浮雕有鲟鱼画像。 该岩墓共出土画像石棺三具,其中一具大石棺的左棺板上高浮雕一组“观禽捕鱼图”:水中有三禽鸟捕鱼,其中二禽争夺一鱼,另一禽单独爪抓一鱼;岸上有二人观看,一人捧腹欲蹲,另一人举双手作欢呼状。此幅石刻因反复搬迁已损坏,但图的主体部份即鱼尚可看清(图一,墨线)。另一具小石棺的右棺板上高浮雕一组“厨炊宴饮图”:在帷幔高挂的屋内,正壁右角挂有一猪腿、一大鱼、一鸡和一器物;其下一人跪坐,正操刀在俎上剖一大鱼(图二);房中央置一燃着火焰的炉灶;屋后有二人正跪坐对饮。
四川汉代陶俑刍论
作者: 王有鹏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葬   合模   四川汉代   刍论   陶俑   汉中   蜀汉   四川地区   巴蜀地区   漆器  
描述: 四川汉代陶俑,题材广泛,形象生动,技艺精湛,是我国古典雕塑珍品之一,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遗产。本文就社会背景、分期、制造工艺和艺术特色谈一些浅见。 一、社会背景 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奴隶制时代所实行的残酷杀殉制度,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
操作线图在100米~3高炉的应用
作者: 淦玉龙   来源: 四川冶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经济指标   高炉   直接还原   操作线   烧结矿   技术措施   煤气利用   降低焦比   风温   熔剂消耗  
描述: ~3高炉1986年的生产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确定以提高风温,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改善煤气利用作为今年增产降耗的主要技术措施。19871至4月,100米~3高炉焦比由1986年的735公斤降到658公斤,降低生铁成本18.50元/吨,节约价值近3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塘角鱼的故事
作者: 方冠琴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鸦   鲜花   五彩缤纷   点头   乌龟   同意   故事   良机   公园   朋友  
描述: 一天,乌龟对一只塘角鱼说:“鱼朋友,我和你一块去公园玩吧。那里有千姿百态的飞禽走兽,有五彩缤纷的各种鲜花,你别失良机啊。”塘角鱼说:“我真想去饱饱眼福,但我没有双脚怎么能去呢?”“你不能走,我可以背着你去。”就这样,乌龟背着塘角鱼,向公园大步走去。来到半路,乌龟把塘角鱼放在沙地上,对塘角鱼说:“你在这里等着吧,我去解手,一下回来又背你去公园玩。”塘角鱼点头同意了。
小三弦的传说
作者: 毛佑全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弦乐器   青年   凤尾竹   哈尼族   小窗口   土司   背带   音色   传说   小三弦  
描述: 哈尼族称小三弦为“拉厚厚然”。它用梨木制成,是哈尼族男青年最喜爱的一种弦乐器。小三弦的形状与普通三弦近似,只是琴身较短,长不过五十厘米;弦柄的顶端,有的镶嵌着一面闪闪发光的小圆镜,有的雕刻成引颈长鸣的雄鸡,有的镂作奔突回首的多角鹿或怒目而视的蛟龙;琴筒用笋叶蒙面,音色极为清脆。小三弦的背带,哈尼人把它称作“帕阿”,它是用五彩丝线编织而成;背带与琴身相接的地方,缀有飘荡的彩色缨穗。每当夜幕降临,微风轻轻拂动着村边的凤尾竹,清脆深情的小三弦琴声,就会穿过“封火房”的墙洞,越过“公房”的小窗口,声声扣动着姑娘们的心。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哈尼族青年男女,在小三弦优美
瞎子包摊塑匠
作者: 俊梭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嘉   彩塑   清朝   乡民   鉴赏   山岳   瞎子   弥勒县   大人物   菩萨  
描述: 清朝乾嘉年间,弥勒北乡大兴土木,在咸和山岳建盖了金碧辉煌的寺庙殿宇,竣工时请来许多技术高超的塑匠,彩塑了菩萨和罗汉。那些塑像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第一天正式开放时,各村乡民扶老携幼,潮水般地湧来朝贺,从早晨到傍晚,处处香烟缭绕。塑匠们还从各地邀请了雕塑艺人和行家前来鉴赏自己的作品。他们一路观看一路高谈阔论,赞不绝口。不知什么时候,有一个足履高靴,身着马褂,手拄龙杖的先生站在门前,他那乌黑发亮的双眼仰视着雕梁画栋上的飞龙舞风。众人见他衣冠楚楚、威风凛凛的样子,以为是什么大人物来
利用隧道窑废烟气烘干砖坯效果显著
作者: 余三曾   来源: 化工冶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风炉   隧道窑   耐火材料厂   烘干   废烟气   砖坯   企业节能   耗煤量   新路子   半成品  
描述: 湖南冷水江耐火材料厂,利用隧道窑废烟气烘干砖坯,为有窑炉的企业节能找到了一条新路。这个厂有座年产一万五千吨成品砖的隧道窑,长达一百五十七点五米,是我国最长的隧道窑之一。过去,窑内含有大量热能的废烟气被白白排向天空,而厂里半成品砖坯的烘干又要由一座热风炉来完成,每天要三人操作,日耗煤量三吨多,吨碴还污染环境。去年上半年,厂里为了寻找一条节能新路子,组织技术人员攻关,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耗资仅三万两千多元,将隧道窑废烟气回收烘干半成品砖坯获得成功。此举有三得:一是节省煤耗一项,每月可节约资金七千多元;二是用废烟气烘干砖坯,便于控制温度,有利于提高产品
地球运动与古生物迁徙
作者: 胡雨帆   来源: 化石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物适应   太阳系   达尔文主义   特殊地位   迁徙   自然选择理论   迁移   生物体   古生物地理区系   地球运动  
描述: 地球在太阳系的特殊地位造就了她是一个有生命的五彩缤纷的星体。这个运动着的球体促进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生物适应环境的迁移被认为是传统达尔文进化学说中不可动摇的唯一因果。经典达尔文主义的自然选择理论可以被理解为,生物体适应了千变万化的运动着的地球后的适者生存,它是生物体完全自觉(或自我)地去适应环境的结果,其中包括生
< 1 2 3 ... 124 125 126 1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