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16 条
-
略谈青花大王王步先生的青花分水
-
作者:
夏春秋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分水
景德镇
国画
清朝
艺术效果
创作
陶瓷釉
刻花
作品
艺术特色
-
描述: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江西省丰城县人,在他晚年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包括国画)落款常署陶青老人,他于1907年从老家来到景德镇从事陶瓷绘画直至1968年病逝,长达60余年,一生当中所创作的釉上、釉下、堆雕和刻花作品数以万件,在所有作品中,尤为突出的莫过于青花汾水。王步先生于1898年生于景德镇,其父名秀春,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优秀的青花绘画高于,在其父的
-
雕塑藏家的隐忧
-
作者:
何力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期望
绘画收藏
收藏家
惟一性
艺术家
稀有性
艺术品
雕塑家
作品
城市雕塑
-
描述:
在如火如荼的绘画收藏背景下,雕塑收藏显得十分冷清。这几年城市雕塑在遭遇无序、低质竞争大冲击之后,许多知名雕塑家选择退出这块变质了的商业拼搏之地,潜心架上雕塑创作。尽管如此,架上雕塑却不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随着绘画收藏的兴盛而繁荣。相反,各地雕塑家面临的困境却日益突出。人们所期望的架上雕塑收藏的春天迟迟不肯到来。这是为什么呢?
-
写意雕塑批评系列之三 写意雕塑论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
基本的
情感
艺术作品
批评
艺术家
文化概念
雕塑
写意性
-
描述:
我以为这个写意雕塑的提法本身有问题,有以偏概全之嫌,大家对写意雕塑的认识原本就存在着很大的误解。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应该回到什么是写意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来。只有真正弄清楚了什么是写意,才能搞清写意与非写意的分野,也才能搞清写意雕塑与非写意雕塑的区别。
-
浅谈雕塑的空间形态
-
作者:
房中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放空间
学习借鉴
创新发展
静态空间
动态空间
-
描述:
文章简要阐述了雕塑在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历程:从静态空间到动态空间再到开放空间。而这一历程,也是不同时期的雕塑家在空间上不断探索的过程。然而,当代雕塑家仍不满足已有的空间表现形式,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创新,为雕塑这门古老的空间艺术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活力。
-
写意雕塑的审美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作品内容
审美判断
审美意识
庄子
批评
审美层次
审美标准
雕塑
审美倾向
-
描述:
中国写意雕塑作品的审美,是领会写意雕塑作品之美。那么如何欣赏写意雕塑作品之美,正确地认识、接受、解读写意雕塑作品所释放的信息,中国的审美体系中又有什么审美标准?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
雕塑创作思考
-
作者:
景育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同化
媒介
艺术发展
空间
材料
艺术家
思考
艺术形态
创作
雕塑艺术
-
描述:
雕塑作为一种造型语言和样式,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雕塑作为实体,强调它的立体语言(长、宽、厚的概念),以及空间占有及独特的表现力,曾经承载着记录历史、延续人类文明的重任。在人类历史上,作为物质
-
关于当代雕塑的价值思考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意识形态
中国社会
经济社会
转型期
后理想主义
物质化
消费主义
世俗化
传统价值
-
描述:
中国当代雕塑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见证了中国社会如何由一个后理想主义的社会向一个世俗化的、物质化的经济社会过渡的现实。中国当代雕塑这些年所发展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现实。
-
北京“百件奥运雕塑”述评
-
作者:
朱尚熹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管理
艺术家
北京奥运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人文奥运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为了体现人文奥运宗旨,百件奥运雕塑作为今年北京市政府一项重要的文化创举活动。国际雕塑艺术活动集中了来自24个国家的100位雕塑艺术家的100件作品。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实施运作和制作加工,目前作品已全部安装到位。46件国外雕塑家作品和54件国内雕塑家作品经过严格的挑选,其布局实现了既定的国际国内并重的思路,为世界人民奉上了具有高水准的雕塑盛宴。本文以此次雕塑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契机,来谈谈我国雕塑事业的发展现状。
-
沂蒙广场红色雕塑设计
-
作者:
孙龙本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设计过程
环境雕塑
艺术家
列宾美术学院
沂蒙
创作
作品
雕塑艺术
红色
-
描述:
沂蒙广场的红色雕塑是由艺术家孙龙本创作的,他据此撰写了文章《沂蒙广场红色雕塑设计》,结合实践探讨创作与艺术观念、环境、科技、文化的关系问题。此外,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舍甫琴柯作为孙龙本的导师,对他及其作品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
论城市雕塑的环境要素
-
作者:
杨少清
杨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历史人文环境
城市雕塑
-
描述:
城市雕塑作为一个三维的审美对象,离不开环境要素的影响。对城市雕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一件好的城市雕塑作品只要处理好与上述环境的关系,才能成为一件好的作品,本文重点介绍了城市雕塑如何处理好与社会、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