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铜时代滇人的青铜扣饰
作者: 萧明华   来源: 考古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石寨山   表现内容   青铜时代   长方形   动物   青铜文化   绿松石   制作工艺   出土  
描述: 的类型 滇人的青铜扣饰是滇人自己用青铜铸造的一种饰品,因背有一个钩状扣,知其是一种饰件,故名为扣饰[]。开始称为饰件[2],也有学者称为牌饰[3]。滇人的扣饰,据其形状分为圆形、长方形和自然形三大类
浓墨彩绘祈和平——记宗教艺术家释方来
作者: 姚鸿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   彩绘   名人   宗教艺术   自画像   毛泽东   大师   唐卡   绘画   油画  
描述: 早就听说释方来大师是位佛门艺术家,并是位世界名人。他的《唐卡》画被欧美、东南亚、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怀着对宗教艺术的浓厚的兴趣,有缘拜访了方来大师。与大师交谈是件愉快的事情。他对已故去的伟人毛泽东无比钦佩,喜欢创作关于毛泽东的绘画。谈话间大师随手拿来他未完成的一幅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的画稿。画中的毛主席神采奕奕,既表现出大师的油画功底,也表现出大师对一代伟人的崇敬心情。他的油画作品中也有很多他的自画像。我被大师的技艺深深吸引,观赏了许久许久。释方来大师祖籍宁夏,他的全家几代人都信佛教。大师从小信仰佛教并喜欢书画。1985年,他27岁时在银川市海宝塔寺由上清下净法
经霜愈艳 自铸风貌——乍启典其人其画
作者: 彦津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感染力   滨州地区   艺术大师   技法多变   政协礼堂   中国画   时代精神   作品   艺术造诣   美术  
描述: 乍启典的名字在广大读者中知者不多,但在中国画界却是闻名遐迩。1989年11月,他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了个人萄展。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同志为开幕式剪彩,各界领导、名流与艺术爱好者都被他作品的独具匠心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盛况空前。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说:"在北京也只有极个别人能有这样高的艺术造诣。"著名西家郁风先生说:"乍先生的画一眼看得尽,越看越看不够。"著名画家崔子范先生则当场挥笔绘制巨幅画作相赠。以示祝贺。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说:"多年来在北京举办的个人画展中,能够达到这样成功的不多,就连极负盛名的画家也没有取得这样好的效果。乍先生的画,技法多变化,新老技法结合,融入素描、油画之长,引
走向辉煌的天津邮政事业——“天津邮政20年发展成果展示会”巡礼
作者: 田景立   孔悦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企业   成果展示   邮政储蓄   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   天津市   万国邮联   展示会   发展   现代化  
描述: 举世瞩目的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将于今年8月23日至9月15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首次承办万国邮联大会,这必将对下世纪世界邮政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和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在北京召开,天津市邮政局将于8月18日至25日举办"天津邮政20年发展成果展示会",藉以向社会宣传邮政,普及用邮常识。为了解布展情况,笔者于展会开幕前参观了预展。展示会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芥园道邮政支局内,宽敞明亮的大厅,现代化的设施,气质高雅彬彬有礼的邮政小姐,给人以现代企业的良好感觉,沿着设计别致的旋梯徐步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屋顶上挂满了为展示会设计的展旗,各种
亲近海洋——记北京工体富国海底世界
作者: 徐晓洁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实现   引导人   海洋生物   工体   水族馆   潜水人员   富国   海底世界   北京市   新西兰  
描述: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上,3/4的地方被海水覆盖。面对着浩瀚的海洋,有多少人对那神秘的世界充满憧憬和向往!然而,除了专业潜水人员外,人们却始终无法实现畅游海底的梦想。而今,北京工体富国海底世界圆了人们蓝色的梦,引导人们认识海洋、欣赏海洋、热爱海洋并且懂得如何保护海洋。令年初春,我走近富国,有幸亲近"海洋",切身感受那蓝色的神奇和美丽。我随着导游小姐缓缓步入展缸区,不禁惊讶于美丽的海底奇观。作为富国海底世界的吉祥物海马萨米家,据说曾在去年11月周年庆典关一周第一次孵化出一大群小海马,来凑周年庆典的热闹。不久前刚运到北京的橙带倒吊、苏眉鱼就象穿着五彩斑斓的衣裙在缤纷的
新时代的“指南针”:GPS
作者: 张仁霖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生活环境   高技术   无线电信号   青少年   指南针   迷路   卫星导航系统   接收机   卫星信号  
描述: 久居闹市的青少年往往对远离文明生活环境的大自然充满好奇心。然而,到深山老林中旅游,一旦迷路,随着夜幕降临和野狼嚎叫声传来,引起恐怖心跳,探险的乐趣也会因此一扫而光。幸运的是高技术卫星导航系统为徒步旅行者提供了永不离身的向导,使人们能走出迷途的困境。这就是小巧玲珑的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GPS 是在地球上空2万公里轨道上运行,按照规定间距和方位组成的24颗卫星系列。每颗卫星不停地向地面发送无线电信号。正是这些覆盖全球的电波通过 GPS 接收机屏幕读效告诉卫星与持机者的几何位置关系,从而指引人们顺利找到正确的方向。
诚实的重要
作者: S.W.A-L.M.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法占有   交易商   浅浮雕   文化财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考古遗址   起源地   伊拉克   艺术品市场   文物  
描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归还委员会向文化财产交易者提出一项良好行为准则。出售7世纪亚述国的浅浮雕,是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从伊拉克的尼奈维考古遗址的宫殿墙上撬下来的。这看起来有些不太可能:象这样的广告会刊登在你的报纸上,或贴在当地文物店的窗户上。但是,伊拉克的宝贵文物的确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被贱卖,尽管事实上人们正在积极寻找和归还这些被偷来的东西。如何避免它们被卖出去并促成它们被归还?世界的"艺术警察"当然责无旁贷,但若要取得真正的成绩,必须让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和古董交易商罢手。这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文化财产回到起源地和归还非法占有文
认识自然 保持自然——记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
作者: 孙景云   张宁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天津自然博物馆   北疆博物院   标志性   花岗岩   生物进化   新馆   东西方文化   渤海   文化设施  
描述: 远远望去,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与白色的壳状体吻接,构成"海贝含珠"的形象屹立于渤海之滨。明珠的基座镶嵌着镌刻有体现生物进化过程图案的大型花岗岩浮雕,整幢建筑按"天圆地方"的格局布置,流畅的曲线穿插于"方"与"圆"之中,造型新颖、别致,气势恢宏。这就是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其独具匠心的设计,融合东西方文化韵味,使其在天津现代建筑中独领风骚,成为天津市又一座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寓意天津自然博物馆是渤海之滨的一颗明珠,呼唤人类回归大自然,珍惜人类生存的环境。原天津自然博物馆始名北疆博物院,建于1914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自然博物
科学对话艺术——谈张宝贵的雕塑理念
作者: 朱起东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每个人   逻辑推理   对话艺术   情感   张宝贵   老三届   农村生活   作品   源于生活   造石艺术  
描述: 走出张宝贵的雕塑作品陈列室,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东西赋予了他的造石艺术如此诱人的魅力呢?张宝贵强调艺术要真诚。真诚源于情感的真实,真实的情感源于生活之中,存在每个人的心里。人们常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来概括今天的张宝贵:因为他有"老三届"去农村插队的磨难经历,所以今天他才会获得成功。张宝贵却这样认为:人生的幸福欢乐贯穿生活过程的始终,酸、甜、苦、辣构成了华彩的生活乐章,幸福就在其中。他认为他过去的农村插队不能说就是生活的失败,今天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不能说是成功。他认为生活就是农民默默无闻地耕耘,就是工人有节律
中国保护现存最完好的明清古村落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民居   中国政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商业文化   明清时代   主要特色   世界文化遗产   皖南古村落   乡村文化   安徽省  
描述: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黑瓦白壁加上斑驳的线条,工艺精巧的各式雕塑,安徽省黟县上百幢中国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就象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意之中遗落下的一幅历史画卷。中国政府正以这片中国现存最完好的明清古村落中的西递村、宏村为代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云南纳西族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丽江和山西晋城商业文化造就的平遥古城均于1997年荣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地方都代表着古代中国一定时期的城镇文化。而安徽古民居则代表着典型的中国乡村文化。安徽省文物局副局长、古建筑学专家
< 1 2 3 ... 9 10 11 ... 310 311 3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