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唐宋鄱阳湖地区的经济开发
作者: 吴金娣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丰九域志》   鄱阳湖平原   全唐文   鄱阳湖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续资治通鉴长编》   《新唐书·食货志》   鄱阳湖地区   江西   矿冶业  
描述: 鄱阳湖位于今江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洪水期面积达3841平方公里,它是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集水盆地,自西往东接纳了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鄱江等水,由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区面积20,000平方公里,区内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气候温湿,物产丰富。 本文所讨论的时间范围是唐至南宋末约660年。地理范围是南宋末期江南西路所辖的隆兴府(洪州)、江州,江南东路所辖的饶州、南康军。这一府、二州、一军所辖行政区域大于鄱阳湖区的地理区域,小于唐代洪、江、饶三州所辖行政区域。因此文中所引的一些经济资料尚包括不在本文探讨之列的地区,如洪州之武宁、分宁二县等,特此说明。
《文献通考》的理论价值
作者: 瞿林东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指导思想   马端临   文献通考   历史思想   理论价值   通典  
描述: 一、马端临撰《文献通考》的指导思想杜佑《通典》巨制,大为后人钦慕。宋时已有学人续作,因其平庸而不传于世。真正继承和发展了《通典》撰述规模的,是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马端临(约1254—约1323),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他有良好的家学传统,其父马廷鸾在宋理宗、度宗二朝屡任史职,并于咸淳五年(1269)进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不久归乡里,以著述、课子自娱。马端临早年学习朱子之学,19岁时,以父荫补承事郎。20岁时,即咸淳九年(1273),“漕试第一”。后因父罢归,侍疾,不曾赴京应试。旋宋亡,不复
饶州荒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益闻录 年份: 18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指导思想   马端临   文献通考   历史思想   理论价值   通典  
描述: 饶州荒象
江西吉州窑彩绘瓷器的研究
作者: 吴水存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迁   辛未兮唐一叔造   吉州窑   纪年墓   战事  
描述: 本文以实物结合历史文献,针对吉州窑彩绘瓷器的品种、纹饰、分期及与其它窑口的相互关系作一探讨性研究,并阐明吉州窑彩绘瓷器的起因是由于南宋末年南迁的人口中也包括不少北方窑工,特别是磁州窑的工匠,他们把磁州窑的彩绘技法带到吉州窑。吉州窑在南宋末年至元初停烧,是由于蒙古发动对南宋的战争,吉州窑的工匠是抗元义军的主要成员。经过战后的恢复,临近元代中期,吉州窑又开始生产并迅速达到高潮,其产品水平此时已超过南宋。在元军对吉州地区进行残酷报复时,部分工匠逃到饶州,他们把吉州窑的彩绘技术带去,与南迁的工匠一道创造出青花瓷器的新品种。
清代饶州水师营
作者: 吴稚航   来源: 上饶地方志通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迁   辛未兮唐一叔造   吉州窑   纪年墓   战事  
描述: 清代饶州水师营
七彩霞光映饶州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迁   辛未兮唐一叔造   吉州窑   纪年墓   战事  
描述: 七彩霞光映饶州
简评陶安
作者: 傅玉璋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安   朱元璋   农民起义   《陶学士集》  
描述: 陶安是封建时代的文人学士 ,参加起义军之后 ,为朱元璋料理军务、制定政策、治国安民做出了贡献。陶安在黄州、饶州任知府 ,在江西行省任参政期间 ,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得到人民的拥戴 ,更得到朱元璋的褒美。明清史学家肯定了陶安的功绩和学术地位
徽州古建石刻遗珍
作者: 姜颖君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中期   清代   雕刻   石刻   装饰性   石料   徽州   石雕   古建筑   民居建筑  
描述: 皖南的古民居建筑,尤以旧徽州府所辖的歙、休宁、黟、绩溪、祁门、蝥源六县遗存数量较多,且三雕(砖雕、木雕、石雕)精美,与之相近的宣州、饶州古建雕刻也颇为可观。这里处在“吴楚分源”又“山限壤隔”之地,自唐宋以来世系聚族而居的宗族体系和古朴风俗保留
江西宋代人才地理研究
作者: 刘锡涛   来源: 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分布   人才   地理   江西  
描述: 宋代是江西区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时期。这在文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江西文化成为了当时先进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我们应该看到,宋代江西文化发达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均衡性,具体体现在人才的地区分布不均上。赣南赣北的江州、赣州、南安军,文化发展较慢,人才分布较稀疏;赣中的吉州、抚州、建昌军、饶州、临江军等地文化发展较快,人才分布较密集。这可以从宋史列传赣籍人物、赣科举进士及赣籍有著作留世者等方面考察出来。宋代江西崇儒尚学的风俗很重;地方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普及;加之宋政府的重用文人政策及个人勤勉治学,使得人才大量涌现。当然,上述几个方面在建昌军、吉州、饶州、抚州、临江军、洪州等地体现得更为明显。因而会有人才的地理分布不均衡状况。
虹关水口景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国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赣东北   水口   迁居   江西省   婺源县   境内   景观  
描述: 江西省婺源县虹关村地处赣东北的婺源北部浙源乡境内。于南宋建炎年间詹姓迁居始建,因是古代饶州通往徽州的必经之路。据载:建村迁居落户时“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
< 1 2 3 ... 275 276 277 ... 278 279 28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