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792 条
-
高岭岩(土)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
作者:
周淑文
潘业才
来源:
煤炭加工利用与综合利用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填料
橡胶
高岭石
-
描述:
烈山煤矿位于安徽省淮溪县城东。该矿高岭岩层赋存于二迭统上部的下石盒子组底部,上距5层煤约10m。一、烈山高岭岩的成份特征 (1)烈山高岭岩的矿物成份由薄片鉴定得知,烈山高岭岩以显微隐品质高岭石为主
-
高岭土煅烧方法
-
作者:
WeymanH.Dunaway
Sandersville
Ga.
樊金科
来源:
国外非金属矿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碳氢化合物
磨损性
发明
加热炉
氧化气氛
高岭土
混合物
专利
高亮度
给料
-
描述:
介绍了一种在煅烧高岭土颜料时提高亮度并使对降低磨损不利的因素减至最小的方法。高岭土煅烧炉给料与一种在煅烧过程中可氧化的特殊材料混合在高岭土层中提供一种辅助热能。混合物在900℃左右(但不高于1100℃)煅烧,在整个煅烧过程中应有氧化性气氛存在。
-
崆峒山文化
-
作者:
赵汝清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凉市
上天梯
道教文化
绝顶
唐代
马鬃山
崆峒山
传说
建筑群
北宋
-
描述:
崆峒山位于甘肃陇东重镇平凉市西郊12公里处,西距兰州412公里,东距西安309公里,是古丝路鸡头道必经之地,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如北宋郑文宝《萧关议》所言: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
-
用高岭土合成4A沸石
-
作者:
王旭孝
陈永华
来源: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成条件
合成沸石
张家口地区
高岭土资源
人工合成
工艺流程
化学成分
高岭石
高岭土矿
钙交换容量
-
描述:
本文介绍了高岭土法合成4A沸石的机理与工艺流程;利用张家口地区赤城县和宣化县高岭土合成4A沸石的矿物原料特征、合成条件和产品质量特征。这是一篇有关高岭土的应用研究论文,对充分利用高岭土资源、扩大非金属矿物资源开发研究是有益的。
-
IT人在旅途:金秋坝上
-
作者:
泥娃娃
来源:
科学时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成条件
合成沸石
张家口地区
高岭土资源
人工合成
工艺流程
化学成分
高岭石
高岭土矿
钙交换容量
-
描述:
在这个深秋的日子里,我们这几个驴友放下案头沉甸工作,直奔向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坝上草原。坝上,又名木兰围场、塞罕坝,蒙古语:塞罕堪达巴罕色钦(美丽的高岭),位于北京西北近400公里处,距承德175公里。平均海拔1500-1940米,夏
-
对传统视觉中心主义的超越、再超越——杨千艺术的内在学术逻辑
-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糊化
艺术实践
学术
视觉
逻辑
传统
艺术探索
中心主义
-
描述:
杨千以镜中人像的描绘而令人瞩目。那些充满镜头感的画面,浴室水气在玻璃镜中呈现出的雾化或模糊化的描绘手法,是如此地勾人心魄,以至于好评如潮.不仅如此,杨千还将自己艺术探索的触点扩大到活动绘画装置,也开始引起同行和评论界的重视。如何从整体上评价和看待杨千的艺术实践,或者说,在扬千的平面绘画和活动绘画装置这两大类艺术媒介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学术逻辑?[第一段]
-
“确认癖”的自我纠正
-
作者:
高岭
来源: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每个人
行政主管
自我纠正
咨询室
行政工作
沟通
确认
缠绕
当事人
性别
-
描述:
当事人:何蔚性别:女年龄:24岁身分:行政主管症状:确认癖何蔚来到我的咨询室之前,我和她在电话中已经做了一些沟通,她向我说出了几天来一直缠绕她的苦恼——何蔚:我在这个企业做行政工作,行政上的事情虽说都是小事,很
-
千年绝技 圣旨骨酥鱼
-
作者:
高岭
来源:
创富指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种媒体
初中化学
实验
教学设计
-
描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有13亿人口,跟“吃”有关的生意,只要有绝活.能做出特色,卖出创意,永远都有赚不完的钱。最近在河北等地热销的圣旨骨酥鱼.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
胡敏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行为
-
作者:
李爱民
朱燕
代静玉
来源:
矿物岩石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吸附行为
热重分析
高岭土
胡敏酸
X衍射
-
描述:
研究了胡敏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行为,并运用X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分析方法,对复合前后的高岭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洗涤6次后,可获得稳定的胡敏酸高岭土复合体;胡敏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符合Fruendlich吸附模式,Kf为0.857;高岭土胡敏酸复合体的红外光谱出现了明显的C―H振动吸收峰;吸附行为主要表现为化学吸附,发生在铝的表面羟基吸附位上
-
黏土中静压沉桩离心模型
-
作者:
李雨浓
Barry M Lehane
刘清秉
来源:
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桩侧承载力
黏土
静压桩
径向应力
离心模型
-
描述:
采用西澳大学室内鼓轮式离心机,在预先固结的高岭黏土中开展不同离心力场(50g,125g及250g,g为重力加速度)条件下的模型压桩试验、T-bar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分析了模型桩在贯入过程、静置稳定过程中桩身径向应力(σr)的变化规律,并对后期桩体拉伸载荷阶段的径向应力变化值(Δσr)及桩侧摩阻力变化情况行了探讨,揭示了在不同超固结比(OCRs)黏土中静压桩侧摩阻力的演变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种经验公式方法对桩侧摩承载力进行了预测计算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桩过程中桩端相对高度(h/B)对桩身径向应力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影响,桩身不同位置(h/B)的总径向应力对同一贯入深度而言,存在桩侧径向应力退化现象;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提出的经验方法,能有效考虑静力触探锥端阻力(qt)和桩端相对高度(h/B)因素的影响,将其应用于黏土沉桩时桩侧摩阻力的预测,可取得与试验实测结果较吻合的结果.研究成果对软土地区静压桩施工与承载力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