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主题性雕塑艺术的新探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研讨会
作者: 邵大箴   袁运甫   安远远   吴长江   陈醉   奚静之   王镛   马鸿增   梁江   尚辉   丁方   顾森   翁剑青   吕品田   李晓峰   聂危谷   方宁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主题性   南京大屠杀   遇难   中国美术家协会   纪念馆   雕塑艺术   侵华日军  
描述: 大型纪念碑雕塑,特别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也是我们理论研究者应该关注的现象。首先一点,雕塑家担负重要而巨大的雕塑工程,假如没有政府的委托和支持的话,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还有一点,一件雕塑,尤其是大型的、与建筑相结合的雕塑,它受到种种限制,雕塑家能不能拿到这项工程这是一方面,他还要受到建筑的限制。从世界范围来说,建筑师在设计建筑形象时,往往把雕塑作为一个点缀,这和他的修养、对艺术的认识、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对整个艺术的评判尺度有关系。而好的建筑师,大都能够宽容雕塑家、画家、艺术家,将创作组成一个整体。
主题性雕塑艺术的新探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群雕研讨会
作者: 邵大箴   袁运甫   安远远   吴长江   陈醉   奚静之   王镛   马鸿增   宋伟光   梁江   尚辉   丁方   顾森   翁剑青   吕品田   李晓峰   聂危谷   方宁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教堂   柯布   现代主义   建筑大师   50年代   象征主义   理性主义  
描述: 主题性雕塑艺术的新探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群雕研讨会
江南一盖 传神写心——论盖茂森的人物画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神   画家   江南   人物画   盖茂森  
描述: 最难理解的生物是人,最难画好的是人物画,最难拔尖的画家是人物画家。翻开中国人物画历史,前有顾恺之、张董、周昉、顾闳中的工笔人物,中有石恪、梁楷的大写意人物,后有陈老莲、任伯年的小写意人物。20世纪以来,徐悲鸿、蒋兆和、黄膏、刘文西、方增先、杨之光、周思聪等各自以特色风貌驰名画坛。我们不能不承认,相对于历代山水画、花鸟画
南美的“敦煌壁画”——胡宁娜的艺术新风与个性特质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空间   人物画   美学特点   艺术创作   中国画  
描述: 一当代中国人物画坛出色的女画家屈指可数,其中之一便是江苏的胡宁娜。自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以来,她的作品就不断地出现在各类大展之中;她那以端庄文静为主要特征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风,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从2006年初她参加“中国画画世界”的艺术活动,远赴南美洲采风写生,归国后的创作像是得了“魔法”,恰切地说像是得了什么“灵丹妙药”,猛然呈现出全新的艺术风采,使我和所有见过这批作品的圈
南美的“敦煌壁画”——胡宁娜的艺术新风与个性特质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书画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胡宁娜   个性特质   工笔重彩   艺术   中国人物画   敦煌壁画   南美  
描述: 一当代中国人物画坛出色的女画家屈指可数,其中之一便是江苏的胡宁娜。自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以来,她的作品就不断地出现在各类大展之中,她那以端庄文静为主要特征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风,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从2006年初她参加“中国画·画世界”的艺术活动,远赴南美洲采风写生,归国后的创作像是得了“魔法”,恰切的说像是得了什么“灵丹妙药”,猛
喻继高与江苏工笔花鸟画派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国画创作   中国工笔画   新金陵画派   当代中国   江苏省   艺术成就   工笔花鸟画   傅抱石   发展状态  
描述: 关于喻继高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成就,不少专家学者已作了多方面的评论。我想转换一个视角,即从江苏工笔花鸟画整体发展状态及在当代中国画坛的地位的角度,来确认喻继高的艺术定位。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江苏中国画创作在全国异军突起,实际上逐步形成了两个画派:一个是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以山水画为主,人物画为辅),另一个是以陈之佛为首的江苏工笔花鸟画派。遗憾的是多年来人们多只
论“江苏工笔花鸟画派”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诞辰110周年   艺术成就   工笔花鸟画   江苏   画派  
描述: 2006年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大师陈之佛先生涎辰110周年。多年来,人们对他个人的艺术成就评述甚多,但很少研究他开创新的工笔花鸟画派之重大业绩。时至今日,我将近几年反复思考的几点看法公之于众,提供讨论。这不仅有助于全面评价陈之佛,而且对当前江苏乃至全国花鸟画创作的发展,也许会有一定的启迪。
装饰与意境的和谐融合——王德舜、魏鸿蕴的工笔画形态特色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画形态   传统工笔   文化品格   工笔画   花鸟画   装饰美   特色   装饰性   意境美   和谐  
描述: 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坛上,王德舜、魏鸿蕴伉俪的创作以装饰美与意境美融为一体而别具一格。诚然,装饰美本是传统工笔画技法的固有因素,从线条的组合到色彩的搭配,无不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但我们发现当今有些工笔画存在两种倾向:或一味追求逼真效果而缺乏装饰意趣和情感内涵;或过度追求装饰性而缺乏意象处理和意境情韵。
王西京的“写画”特质与学术思辨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质   陕西省   绘画风格   学术思考   书写性   人物画   中国画   作品   西京   美术家  
描述: 王西京是当代卓有建树的人物画家。他是古都西安人,现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我最早关注他是在1984年,我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不久,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部分就在我馆展出。王西京的《远去的足音》以纪念碑雕塑式的手法,绘写出戊戌变法中壮烈牺牲的六君子英雄形象,令我十分震撼。最近品读他的画册和论文,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认定王西京绘画成就的获得,绘画风格的递变
构境天然 华贵野逸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云南画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能力   以煤代焦   粘结剂   试验情况   高炉用焦   热稳定性   水玻璃   钙镁磷肥   粘土煤球   工艺条件  
描述: 孙建东是继袁晓岑之后,以写意孔雀驰名中国画坛的花鸟画大家。孙建东以孔雀为母题的创作,有三个特色:一是构境天然,气象宏阔,有华贵而野逸之品;二是笔墨灵动,墨彩交融,有灿烂而高雅之致;三是寄情寓兴,诗意盎然,有清新而平实 之韵。 孙建东以“全景孔雀”为切入点,奋力探索云南风格的大花鸟精神。其特色在于从师法造化中获取新的创作灵感,将孔雀雍容华贵、绰约多姿的美丽形态,融入到极具原始生态特质的热带雨林大自然环境之中,古老的大榕树、雾蒙蒙的油棕林、四季盛开的山花野藤,与自由自在的孔雀和谐共处。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