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鸿增】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江苏百年油画的审视与思考——“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观后
-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刘海粟
油画艺术
新世纪
审视与思考
江苏
油画创作
语言特性
颜文梁
中国油画
-
描述:
江苏百年油画的审视与思考——“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观后
-
南美的“敦煌壁画”——胡宁娜的艺术新风与个性特质
-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活动
工笔重彩
创作状态
江苏省
艺术家
优秀作品
中国画
敦煌壁画
艺术个性
胡宁
-
描述:
一胡宁娜是当代中国人物画坛出色的女画家,自一九八四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以来,她的作品就不断地出现在各类大展之中。她那以端庄文静为主要特征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风,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自从二○○六年初她参加“中国画画世界”的艺术活动,远赴南美洲采风写生,
-
璀璨之美,典雅之魂:孙健彬的现代重彩画
-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大众文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胸径
淘汰
增值
盛果期
大规格苗木
果树
收购
果农
有效解决
嫁接
-
描述:
近30年来,中国现代重彩画异军突起,不仅复兴了缺失已久的中国工笔重彩画传统,而且在艺术语言和表现技法方面有新的发展创造。这一趋势,对明清以来崇高清单简约的水墨画一统天下,是一个有力的冲击;从艺术多样化、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则是有益的丰富和补充。 孙健彬是现代重彩画创作队伍中的一员骁将。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中国画系,后赴京城师从著名重彩画家蒋采萍教授。
-
中国艺术市场二十年的反思
-
作者:
马鸿增
马晓刚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国际艺术品市场
人民币
二十年
-
描述:
二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但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市场,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却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艺术市场二十年的反思》,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将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启动、活跃和调整三个阶段?并分别论述了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指出调整阶段行情下挫的主、客观原因,同时认为目前各类艺术品真实、合理的市场价格正在形成。水分基本挤干,这一阶段也是艺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经阶段。文章还从宏观上论述了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艺术市场方兴未艾的标志和完善法律法规等问题。 艺术市场的背后似乎总有一只怪兽隐藏在那里兴风作浪,随着金融动荡的影响,艺术品的价格能狂飙般的升腾;也会骤然降温、一落千丈。最近几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范围金融动荡的波动,国际艺术品市场急剧回落、我国艺术品市场也陷入低谷,它给刚刚兴起的中国油画市场同样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全面看待和评价九十年代的油画市场,唐军的文章谈了个人见解,本刊欢迎读者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各个时代的书画都会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特有的时代风尚。我国古代的服饰也有严格的筹级、场合规定和各种禁忌,不得僭越,绘画中的服饰必...
-
江苏百年油画的审视与思考——《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观后
-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刘海粟
油画艺术
新世纪
审视与思考
江苏
油画创作
语言特性
颜文梁
中国油画
-
描述:
多年来我对油画关注甚少,几乎失去了发言权。不久前举办的《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提供了较为系统地了解江苏油画百年历程的机会。45件回顾性作品,选展了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吴作人、吕斯百、庞薰琴、朱士杰等前辈及历年来江苏画家的获奖作品;207件新作,集中反映了当前创作的整体
-
百年中国水彩画的现实观
-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99年
水彩画
美展
现实观
中国
艺术评论
-
描述:
1999年秋举办的第九届全国美展水彩画、粉画展,以500件展品的宏大气势,将江苏省美术馆全部展厅占领。其中大部分是水彩画。 就我所见所闻,这次画展堪称一百年来中国水彩画发展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全国性大展。它足以表明,水彩画这个外来画种,经过几代中国水彩画家的辛勤劳动,从引进、移植,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已经得到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广泛承认和重视,并且开始与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相提并论。需知,仅在五年前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美展中,水彩画还没有被单列为一个展区展出。世纪之交,愤愤不平的水彩画家们终于实现了夙愿。 水彩画自清代传入中国,开始是英国的水彩风景,而后被临仿在“自鸣钟”上作装饰,再后是用于画“月份牌”;在“新式”美术教育中,水彩画长期被用来培养习画者的基本功,一般多用于对景写生。画得好的写生画,则被视为创作。真正用水彩画的形式进行独立艺术创作的,并不多见。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中叶仍然没太大的改变。 真正自觉地把水彩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以其艺术语言进行艺术创造,大概是在80年代。呼声最高的是世纪同龄人、中国水彩画元老李剑晨教授。他提出,水彩画不能只是一块衬布几枝花果,或全是小桥流水式的小品:应当开拓...
-
清纯之美 青春之歌
-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美与时代·中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大展
中国画作品
江苏省国画院
特聘画家
优秀作品奖
美术作品展览
青春之歌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委员会
中国美协
-
描述:
杨健生,1965年6月生于河南省林州市,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入选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绿音》获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山妹子》获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白玉兰》获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红蜻蜓》获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铜奖;《山果》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作品奖并被收藏;《盛夏》、《清香》获西部风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优秀作品;《苗集》获中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大展优秀奖。几年前,我去杭州参观第十届美展的中国画,一幅《霜叶红于二月花》吸引了我。画面以工笔重彩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清纯、质朴、健美的山村牧羊少女形象。它与时下流行的那种妖艳、做作的"美女图"绝然不
-
唐宋雕塑精品——介绍保圣寺、紫金庵的罗汉
-
作者:
鸿增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唐宋雕塑精品——介绍保圣寺、紫金庵的罗汉
-
南美的“敦煌壁画”——胡宁娜的艺术新风与个性特质
-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特质
当代中国
艺术家
美展
中国画
作品
敦煌壁画
工笔重彩人物画
画坛
胡宁
-
描述:
当代中国人物画坛出色的女画家屈指可数,其中之一便是江苏的胡宁娜。自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以来,她的作品就不断出现在各类大展之中;她那以端庄文静为主要特征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风,也早已深入人心。自从2006年初她参加"中国画画世界"的艺术活动,远赴南美洲采风写生,归国后的创作猛然呈现出全新的艺术风采,使我和所有见过这批作品的圈内外人士眼睛一亮。《南美之风》、《南美舞韵》、《狂》、《热舞》、《桑巴鼓声声》……那狂欢的氛围,灵动的旋律,绚丽的色彩,飞扬的线,汇织成一曲曲洋溢着浪漫豪情的,自由倾斜着生命活力的交响乐;它们饱满、炽烈、盛大,如天马行空,狂放不羁,而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这是一种当今人物画坛罕见的,甚至从未见过的绘画形态,是动美、壮美、墨彩之美、充实之美的和谐协奏。
-
萧晖荣的艺术
-
作者:
马鸿增
朱屺瞻
张苑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艺术
著名画家
收藏活动
交流
艺术家
中国画
笔墨
二十世纪
绘画创作
-
描述:
著名画家萧晖荣是前 辈大师喜欢的年轻朋友;是同辈艺友热爱的笔墨 知己;是青年艺术家尊敬的画坛前辈。 萧晖荣从艺四十多年来,所从事的绘画创作,交游与收藏活 动几乎包含了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所有大家、名流。他从交游中聆听 多家的真知灼见,目睹他们构思的苦心,正应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 年书”。指学问一道,与大家、前贤交流的重要性。对于重实践的书画艺 术而言,这交流与观摩尤为可贵。他与前辈师长生层次的“忘年交”式的游 学。又何止“胜读十年书”呢。 萧晖荣先生在艺术圈中所见既多,所交又深,其所涉必广,与画、与 书、与鉴、与论、无不关注。他以花鸟,尤其是梅花为主要创作对象,取 法传统写意,不拘一格。落笔时大都风急雨骤,纵横随意,如“大写 意”,进入收拾阶段便慢下来,边思边画,渐繁渐密,又进入“小 写意”之境,甚至还取用工笔重彩的某些方法,或勾勒,或圈 点,或敷填,不惜数遍。还选用不同的纸笔:白的, 金的,银的,甚至用大金的,最终造成了反 复多彩的缤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