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新春主打 绿意贺岁
作者: 蓝静恩   韩建超   全景   来源: 新材料新装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节   花卉装饰   节日   家居   居室   色彩   格调   富贵竹   气氛   花卉布置  
描述: 春节一到,春天的脚步也渐渐近了。人们习惯在春节之前购买五彩缤纷的花卉布置居室厅堂,花团锦簇地迎接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春节期间,如何用花卉装饰家居, 使家居既有喜庆吉祥的节日暖意, 又有清新自然的格调呢? 春节花卉装饰的主题偏向温馨和喜庆,如果能在其中体现一些神秘感就更加突出气氛了。因此,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花器的使用, 都要以体现温馨、喜庆的节日气氛为目的。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23) 花瑰艺术
作者: 王静   陈秀琴   来源: 新东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偶像   清代   海南省   艺术   冼夫人   自然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   雕塑  
描述: ,从而催生了花瑰艺术。道教南宗五世祖白玉蟾游白石岭寺庙题《山斋夜坐》诗云:"嗅花香人鼻,掬水影浮身,夜焚香坐,空斋一个人。惊焚猿三
传统民俗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作者: 安静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民俗   油画  
描述: 老一辈的油画家有意识地进行本土化创作的尝试,但其程度显然还未达到挖掘应用传统文化元素该有的程度。只有重新重视传统文化,从传统民俗中找到作为创作基础的传统元素,才能使作品具有本土特色和活力,从而建立适合中国绘画的理论依据,这对于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本土化倾向及中国油画的影响力有着深刻的意义。
从巴尔蒂斯的少女系列油画谈雕塑创作
作者: 张静赟   喻鹏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发   绘画形式   精神语言  
描述: 巴尔蒂斯是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他从美术史上的古典大师作品研究入手,再综合个人现实生活经验,创作出了以形象传达神思,借真实描摹心境的艺术。巴尔蒂斯不曾从地覆天翻的社会变动中寻找题材,而是向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少年时期的种种复杂细微的心态——最隐蔽、最神秘的领域进行探究和研究。本文从他笔下的少女系列油画入手分析其绘画形式特征和精神语言,并讨论了其艺术特点对雕塑创作的启发。
探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以何家英为例
作者: 吕静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图   色彩   造型   以形写意   写意性   随类赋彩  
描述: 写意性作为当代工笔人物绘画中的一种艺术理念与审美标准,是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赋予了中国绘画独特的魅力。而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巧妙地将中西方的绘画特点结合起来,表现出了具有时代感的写意特征。
简析工笔花鸟画《盛夏》的创作来源、过程和感受
作者: 王文静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创作来源   创作过程  
描述: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生命这一题材,是历来花鸟画家所备受关注的,是不朽的话题。绘画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何应用规律来进行自己的创作,是每个画家必须考虑的。中国绘画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与中国的哲学紧密相关的。中国画总与中国诗联系在一起,一副好的工笔花鸟画总是诗情画意的结合。
张见作品中的超现实意境与现实情感分析
作者: 杜怡静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现实   现实情感   时空意境   当代探索  
描述: 本文通过对张见的工笔作品的意境分析,发现一方面传统文人环境的消亡,使得我们面对古代语境形式的时候不能以简单的现代抒情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单纯地从形式上嫁接。所以需要艺术家从宏观的古今文人语义和微观个性语言的深度上,探索中国画在时代情境下的发展方向。本文从画面的超现实意境角度出发,分析张见作品中营造的空间构成感,以及元素各自的符号意义,探索当代语境中中国工笔画的新发展。
雕塑与环境空间的构成因素
作者: 张静赟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料   基座   地貌   环境  
描述: 随着城市的发展,更多的雕塑走向街头、广场、园林、绿地等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雕塑家必须具有一定的环境意识。走向室外的雕塑,对环境的要求与环境中众多因素对雕塑的制约,要比室内雕塑复杂得多。无论是城市环境还是自然的景致,都是雕塑家必须接受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往往又不那么如意。各种条件的制约与困扰是常有的事,而雕塑设计的关键就是要把握现有的环境条件,发挥主动性,变不利为有利,再造新环境。这就要在设计前对组成环境的诸要素作全面的了解、深入的研究,然后制订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现代雕塑的基本特征与技法
作者: 张静赟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界   材料   造型   现代雕塑  
描述: 纵观雕塑艺术的历史,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发展到今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造型形式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创作者观念的转变。这些变化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以往艺术家通过绘画与雕塑来再现世界,而摄影术的诞生,对传统的绘画与雕塑产生了冲击,随之而来的电影电视对绘画、雕塑的传统表现方法产生了更大的冲击。画家马蒂斯的一段话从绘画的角度道出了绘画的出路问题:“画家不用再从事于琐细的单体的描写,摄影是为了这个而存在的……它干得更好、更快。以历史的事件来叙述,也不是绘画的事了,人们将在书本里找到。我们对绘画有更高的要求,它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想。”雕塑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处境,必须寻找一个新的领域来闯出它的天地。
莫高窟唐代彩塑的人文情怀对雕塑教学的启示
作者: 马静兵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启示   人文情怀  
描述: 笔者从莫高窟唐代彩塑的人文情怀得到启示,解决当下雕塑造型形象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冲突的问题,注重社会大环境对雕塑艺术的客观影响,以及主观意识形态在雕塑造型形象中的适当表达,最终将理性的结构认知与感性的人文情怀相融合,既发挥造型基础课的作用,又吸取中国传统造像的人文传统,实现雕塑教学的目的,主客观统一、理性与感性相协调。
< 1 2 3 ... 36 37 38 ... 122 123 1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