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静】搜索到相关结果 1655 条
-
浅谈写实油画创作应注意的问题
-
作者:
敖久丽
许静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图
色彩
写实油画
创作
立意
-
描述:
本文认为,立意是写实油画创作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它是作品的精髓和灵魂,构图是一幅好的作品的构架,构架的质量决定作品的质量,色彩是写实油画创作的关键,色彩的准确把握及色彩的创新性表达是作品中很提神的环节,而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决定着油画创作的品位。因此,艺术家要通过写实油画创作培养各方面的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层层解决问题、层层突破问题的有效训练。
-
资汛
-
作者:
吴蔚
王静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异
德加
现代画家
艺术馆
印刷品
资讯
版画
油画
-
描述:
埃德加·德加:一种奇异的美 法国现代画家埃德加·德加以其描绘芭蕾舞者的油画闻名于世,然而他的版画却鲜为人知。2016年3月26日至7月24日,“埃德加·德加:一种奇异的美”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举行,展出约一百二十幅德加罕见的单版画,以及六十件相关的油画、素描、粉彩、速写、印刷品等。德加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尝试制作单版画,在随后的二十年中,这些充满实验性的作品为德加的油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技术基础,德加逐渐探索出通过重复的运动和排列组合来看待女性身体的新途径。
-
风情万种心如莲花:解读兰子的系列油画《春色满园》
-
作者:
霍静波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情
解读
古代希腊
花园
女性主义
绘画创作
莲花
油画
-
描述:
兰子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女性主义题材的绘画创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春色满园》系列是她的近作。兰子的私密花园,是充斥着神秘浓烈东方色彩的伊甸园。那里芭蕉摇曳.荷叶飘香,柔和清凉的月色和孤芳自赏的慵懒的女子或依偎或坐卧,无拘无束地暴露私体,尽情地游玩嬉戏。兰子的花园是东方的勒斯波思岛(注:古代希腊女诗人萨福居住过的地方,是女性的乐园)。画作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兰子的一贯画风,看到女人体、高跟鞋、猫这些兰子的经典符号.但是笔法更成熟、更香艳、更东方、更具神韵。
-
肖恩·斯库利对话丁乙
-
作者:
徐可
王静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机构
博物馆
画家
艺术评论家
哲学家
艺术大师
库利
对话
-
描述:
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是在世的最重要的抽象画家和国际艺术大师。他曾受邀在超过一百五十个世界顶级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展览,作品被永久收藏,并于1989年和1993年两次获得英国“特纳奖”提名。肖恩·斯库利被著名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评论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油画大师之一”,肖恩的五十年回顾展将于年底首次巡回至北京和上海两地,
-
陈勇为的记忆
-
作者:
李静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透支
记忆
代言
油画作品
Vanguard
动画作品
陈勇
-
描述:
对于陈勇为来说,记忆里总有一束光,在这束光的照射下,那个陈旧而聒噪的房间有着不可思议的变化。Vanguard画廊里.陈勇为个展“记忆透支的代言”.展出的是他最新创作的同名动画作品《记忆透支的代言》,以及相关手稿和油画作品。
-
“迷彩”的刘勃麟
-
作者:
李静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摄影
视觉效果
存在本身
艺术家
雕塑
-
描述:
刘勃麟最知名的作品是《城市迷彩》系列。无论是在伦敦皇家骑兵检阅场的古炮前.在已经倒塌的房屋废墟中.还是在那些或单调或缤纷的背景墙前面.当相似的颜色被一层层涂到刘勃麟身上时,几乎乱真的“隐形术”令人称奇。雕塑科班出身的刘勃麟,用观念摄影和行为介入社会.但从艺术家最为擅长并根深蒂固的雕塑意识来看.立体造型的有无与得失.存在本身的真实性与视觉效果的虚无特征,却一直萦绕在脑海。
-
刘建华:地平线
-
作者:
林静荣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建华
陶瓷雕塑
中国当代
符号化语言
艺术语境
地平线
-
描述:
在充满对现实的介入性和符号化语言的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刘建华正沿着一条相反的道路渐行渐远。这个转变从去年他在北京公社的个展“无题”中已经露出端倪。那些扁平的陶瓷雕塑仅保留了器皿和人的面孔的基本轮廓,让任何想要在其中寻找现实关联的企图都变得枉然。
-
城市雕塑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
作者:
信静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现
艺术
环境
城市雕塑
-
描述:
城市雕塑可以调整和改变环境,这就是城市雕塑艺术拥有的魅力和魔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件雕塑艺术品随着摆放场所的变化会具有不同的视觉美感,因为雕塑艺术作品不是孤立的,它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就又会延伸出一种新的含义.
-
当今中国公共艺术小品雕塑浅析
-
作者:
袁静
王诗鑫
薛育佳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纯
高效
西方雕塑
演变
-
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小品雕塑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可观赏性,还应用于组景和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为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变化和明确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可渲染环境气氛。小品雕塑与周围环境合理的结合可以达到提升环境质量的效果,使环境宜人更具感染力。但是当今的设计师却常过度表现自己的作品,强调小品与环境的对比而忽视其间的联系,使作品孤立化。他们重视小品雕塑的美学效应却常忽视其艺术观赏性之外的特殊的社会功能,从而也就无法满足“设计是无言的服务,无声的命令”这一要求。
-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景观设计实践——以南浔浔乌线景观提升为例
-
作者:
张玉静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浔乌线
功能设计
景观提升
-
描述:
文章结合浔乌线的景观提升工程实例针对基地现状和历史条件,提出了景观提升设计理念和本土化、合理性、可持续性、经济性、以人为本等设计原则,并将这些原则在道路交通系统、绿地系统、排水系统、雕塑小品设计、竖向设计等景观功能设计进行了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