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陈培】搜索到相关结果 36 条
-
感动"历史转折"--刘万祺、廖凯新作解读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遵义会议
钱绍武
革命历史题材
毛泽东
创作
绘画
纪念馆
历史转折
作品
雕塑
-
描述:
致《雕塑》杂志培一同志: 忽接贵州刘万琪先生来函,寄来为遵义会议纪念馆所创作的《历史转折》群雕照片。我认为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一种成功的探索,相当生动、真实地体现了当时的艰苦环境和战斗气氛,特别是
-
开凿龙门石窟的社会条件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条件
龙门石窟
技术力量
工具条件
政治环境
-
描述:
在北魏自唐代的400年间,龙门石窟以政治的需要,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高超的技术,庞大的专业队伍,先进的工具为支撑,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自唐以降,当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工具、人才、物质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只有政治中心的东移才导致了洛阳龙门石窟结束了大规模开凿。所以,政治需要是决定龙门石窟兴与衰的最重要的原因。
-
论坛随想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论坛
学术问题
学术研讨
考察
学者
主题
专家
发展
政府领导
-
描述:
在中国雕塑界、艺术界颇有影响力的"中国雕塑论坛"已经成功地连续举办了11届,它伴随着中国《雕塑》杂志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在过去的11届论坛中,我们所关注的是将中国当代雕塑置于世界多元化的背景之下
-
钱绍武书法作品 关于《石涛画语录》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家
古代中国人
霍去病
石刻艺术
审美境界
艺术创作
“乐”
祁连山
建筑装饰
雕塑
-
描述:
钱绍武书法作品 关于《石涛画语录》
-
短暂与永恒——国际雕塑创作营活动之我见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办者
现代城市文化
艺术家
组织者
雕塑家
运作模式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城市建设
-
描述:
当今,中国的雕塑事业,特别是城市雕塑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早现出一派城市雕塑“大生产”的热潮,各种各样的展览、创作营活动接连不断,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相继召开,新作、力作屡有问世,雕塑新人层出不穷
-
歌山画水说东雕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
艺术事业
木雕创作
浙江
雕塑艺术
-
描述:
金秋十月,在浙中形胜“歌山画水”之地东阳市举办“2002年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该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国工艺美术
-
歌山画水说东雕—2002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综述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工艺美术学
考古研究所
表现手法
设计观念
陶艺
宜兴市
加拿大
文化热潮
学术研讨会
-
描述:
歌山画水说东雕—2002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综述
-
中国写意雕塑的精神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
形而下
文化价值观
写意精神
形而上
艺术家
雕塑家
苏轼
-
描述:
雕塑是艺术家精神劳动的产物,写意雕塑则更为鲜明地体现雕塑家的精神.写意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就是东方美学观,是一种文化价值观的民族认同.中国写意雕塑的精神是什么呢?形而上也好,形而下也罢,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在写意雕塑方面的体现.
-
雕塑艺术的批评标准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标准
批评
雕塑
-
描述:
本文认为中国的雕塑批评处于刚起步的初始阶段。作者试图从传播、艺术效果、艺术表现、受众心理、物理材料、文化伦理等方面来寻求雕塑批评的标准。
-
我雕故我在——《首届中国职业雕塑家联展》的学术思考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经验
学术思考
艺术家
展览
自由职业者
雕塑家
从业人员
联席会议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什么样的雕塑家才能够称为职业雕塑家?我们认为,凡是从事雕塑创作而且坚持创作,有一定的学术目标追求,能够或善于梳理自己的创作经验,能够影响他人,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并且具有独立的工作室的雕塑家和雕塑教育工作者,都是职业雕塑家,而不是以雕塑技艺糊口、谋生的普通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