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长征】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
于长征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于长征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作品
-
描述:
于长征先生,1962年生于江西南昌,祖籍鄱阳。大学文化,2003年评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09年评为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2012年评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2013年评为教授级高级工
-
公共空间设计:呼唤诗意与自然
-
作者:
张长征
吴莹
来源: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料库
呼唤
诗意
个性化设计
空间设计
城市雕塑
合理因素
广场
城市空间
设计师
公共空间
建筑
责任感
“拿来主义”
-
描述:
,可同时也导致了公共空间设计唯美倾向的产生。城市公共空间的唯美倾向主要表现在:1、侧重于纪念性和展示性,功能单一。2.造价昂贵,为实现作品视觉上的完美,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改造自然。3、突
-
釉里红与陶瓷装饰的探讨
-
作者:
于长征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景德镇
透明釉
还原气氛
元代
釉里红
铜离子
青花
还原焰
着色剂
-
描述:
提起釉里红景德镇大多数人会想起元代的釉里红。元代景德镇窑烧造釉里红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成。铜元素在高温下极不稳定,在高温还原焰中铜离子很容易和其他离子发生反应产生另一种物质,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烧造成功非常困难。元代釉里红初创阶段,由于景德镇窑工们烧造工艺掌握不好,我们以前柴窑烧造的温度落差很大,窑炉里面的温度不均匀,所烧出的釉里红瓷器红色往往不够纯正,图案常有晕散现象,发灰或黑色。这些特征都述说了元代釉里红的原始状态,但这并未影响其艺术价值,每一件元代釉里红瓷器都是价逾黄金的珍宝。
-
花鸟瓷画意蕴
-
作者:
于长征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蕴
花鸟瓷画
-
描述:
在陶瓷艺术作品中,花鸟瓷画是重要的创作题材,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瓷画多以吉利祥瑞为主要意蕴。既继承了古代吉祥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于长征陶瓷艺术作品选
-
作者:
于长征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长征
江西省
大师
陶瓷艺术
工艺美术
-
描述: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于长征陶瓷艺术作品选
-
釉里红的烧成及变化
-
作者:
于长征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釉下装饰
烧成
釉里红
-
描述:
釉里红是陶瓷釉下装饰中最普通运用的手法,其呈色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观赏和艺术效果。一个好的釉里红作品可以让作者兴奋不已,可
-
于长征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于长征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征
秘书长
江西省
景德镇市
大学本科
陶瓷艺术作品
工艺美术
研究所
-
描述:
于长征先生,祖籍江西波阳,1962年生于南昌,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职于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画院副秘书长,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第一段]
-
高温颜色釉在釉下装饰中的运用
-
作者:
于珍
于长征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高温
色釉
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
技巧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景德镇陶瓷艺术,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陶瓷装饰不断出现新技巧,高温颜色釉在釉下装饰中的巧妙运用, 就是其中之一。高温颜色釉瓷是指在釉中掺入不同金属氧化物的着色剂,施在瓷器的坯胎上,再将坯胎放进
-
执法为民生 监督重成效
-
作者:
万长征
来源:
时代主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锦涛
社会建设
执法检查
民生
科学发展观
监督工作
景德镇市
经济发展
人大常委会
重要内容
-
描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西工作时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
-
图解中国文化 艺术卷 先秦-唐 典藏版
-
作者:
张长征
来源: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先秦时代
文化史
通俗读物
中国
艺术史
-
描述:
以时间为序,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简单常识的通俗读物。内容涵盖齐全,是可以让中小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艺术种类和内在精神,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的读物。 中国传统艺术门类繁多,本书没有按照学术研究的艺术史的门类划分,而是提炼了其中六十几个条目,如:青铜器、甲骨文、兵马俑、画像石、石窟、唐三彩、雕塑、唐装、青花、壁画、家具、景泰蓝、园林、篆刻、书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