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对“舞蹈是流动的雕塑”的质疑
作者: 郭勇健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舞蹈   造型艺术   雕塑  
描述: "舞蹈是流动的雕塑",这句话不能看作定义,它是在局部相似的基础上产生的整体类比,这个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有人体姿势.但由于媒介的根本异质,舞蹈姿势与雕塑姿势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其外观甚至完全相反.人体姿势构成雕塑作品的全体,其意义永恒不变,但舞姿只是构成舞蹈作品的元素,不具备独立的价值,其意义常处在变化之中.舞蹈确实是"流动的",却不是"雕塑的".雕塑是再现性艺术,舞蹈是表现性艺术;雕塑是造型艺术;舞蹈是表演艺术.
创造的奥秘-李维祀雕塑艺术研究
作者: 郭勇健撰   来源: 长沙:岳麓书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雕塑理论  
描述: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经历",这是李维祀的一个艺术小传,相当于过渡到李维祀的艺术世界的一道桥梁第二章"作品",着重描述、分析和评价李维祀的主要雕塑作品,兼及他的部分水墨画和部分素描作品。既是评述李维祀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成就,也是探索李维祀的"灵魂性质",即揭示他作为一名雕塑家体验世界的独特方式。第三章"感悟",这是挖掘、研究李维祀的艺术观念。第四章"对话",这是为了呈现现场对话的感觉和展示李维祀本人的风采。第五章"补遗"。
永恒的偶像 关于雕塑
作者: 郭勇健著   来源: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世界)   雕塑(学科:   地点:   美术批评   雕塑  
描述: 本书分为语言、触觉、空间、运动、姿势表情6部分,探讨了有关雕塑艺术的问题。
作为艺术的舞蹈 舞蹈美学引论
作者: 郭勇健著   来源: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   舞蹈美学(学科:  
描述: 本书从舞蹈美学的角度切入对舞蹈艺术的研究,指出舞蹈是流动的雕塑、可视的音乐、无声的戏剧,并论述了舞者与舞蹈的关系。
雕塑作品的运动表现
作者: 郭勇健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动作兼并   运动   瞬间动势   雕塑  
描述: 首先分析了“运动”概念包含的“位移”与“时间性” ,指出前者造成了雕塑表现运动的障碍 ,后者使雕塑的运动表现获得了可能性。其次探讨雕塑艺术表现运动的一般手法“瞬间动势” ,指出这一手法的局限性 ,及其与实际艺术效果之间的矛盾。最后说明雕塑作品实现运动表现的最佳手段 ,即使用“动作兼并”的变形手段 ,在作品中容纳时间性 ,从而真正展示运动过程
《空中之鸟》与雕塑的语言
作者: 郭勇健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量感   语言   体感   质感   存在   雕塑  
描述: 《空中之鸟》以纯粹的形式体现了雕塑的三种语言:体感、量感、质感。雕塑是体感、量感、质感的艺术,这句话用抽象的术语表述出来,也就是,雕塑是"存在"的艺术。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是"变化",雕塑艺术的基本精神是"存在"。
论雕塑艺术的空间问题
作者: 郭勇健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   空间   人本主义   感性空间   对称   雕塑  
描述: 雕塑艺术只有在打破对称的形式 ,摆脱“正面律”的平面观念之后 ,才能产生出最具空间性的圆雕。雕塑空间不同于物理空间 ,它诉诸知觉而且常与人体姿势同时呈现 ,具有“不可入”、“不兼容”、“个体性”等感性特征。雕塑空间关系到实体和虚空、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
< 1
Rss订阅